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5期

党报的经济报道如何更接地气【2】

李芳
2017年07月11日14:06 |
小字号

三、“念真经”——经济报道“接地气”的关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党报追求的目标。经济报道的真实性要求,需党报在经济报道中要“念真经”。对每一个经济数据、每一条经济政策、每一则经济故事都要合乎客观实际,真实准确。“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报经济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标尺。”[1]党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进行经济报道时,要想把经济报道做得鲜活,最关键的是要把握经济报道的真实性,提高经济报道的权威性。

经济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党报的经济报道要深入实际。党报工作者要深入生产现场、消费现场、工作现场,把最真实的经济活动写出来,把最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传达给读者。对经济活动现场的场景、气氛的报道,要写出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特定环境,增强经济报道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报道,在传达经济信息的同时,增强经济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报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以此来增强经济新闻的真实性。

经济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做到“三贴近”。党报工作者要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在基层,采写真实可信的新闻,捕捉“新闻背后的新闻”,报道那些群众关注的有生活细节的看点,有故事情节的线索。党报的经济报道要“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实际生活、接触普通群众,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党报的经济报道接地气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求党报工作者走基层、开阔视野提升高度,增强跟广大群众的亲近感,以普通的群众身份,深入现场。只有进行细致入微的采访,掌握大量的鲜活内容,才能跳出空洞的窠臼,写出有深度、有分量、有价值的经济新闻,才能改变“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的被动局面。只有深入一线,俯下身、弯下腰,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经济报道才能有底蕴、有风采、有看头;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报道才能有价值、有内容、有分量;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道理,经济报道才会有特色、有个性,为群众喜闻乐见,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四、“铺热点”——让经济报道“接地气”有温度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关注热点问题。经济报道要善于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经济问题进行热点追踪报道,沉到市场抓活鱼,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经济社会矛盾,及时跟进,回应群众的关切。要正确把握和认识经济生活,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跟踪进行宣传报道,如2016年,温州房屋2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为了回应社会关切,《河南日报》在4月20日及时刊登了《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了怎么办》的文章,进行释疑解惑,使经济新闻成为社会经济新闻,让读者在读经济报道时,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和图表,而是丰富的经济信息和鲜活实用的政策解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关注重点问题。党报关注的经济工作重点,常常是和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房地产调控、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就业问题、户籍改革等既是与民生有关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公共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经济活动。党报经济报道要把这些重点作为报道的着力点,时刻关注这些重大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而在报道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就要避免陷入数字堆砌、政策图解、会议报告的怪圈,不能只见数字不见行为;不能只见结果,不见过程;不能只有大道理,没有信息含量;不能只侧重企业兴衰和产品的价格、市场,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为经济报道而报道。“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新闻舆论引导……应当是引导者和被引导者之间存在真诚的精神交往和顺畅的心灵沟通的舆论引导。”[2]2016年一段时间,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扬,2016年9月,《河南日报》及时刊发了《郑州出台房地产新政》,对有效抑制房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无论是报道的内容还是报道的方法、手段,都要发挥好党报的导向作用,使党报的观察思考给读者以启迪,使他们从党报鲜活的典型报道中获得生活的经验。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关注难点问题。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难点问题,诸如经济领域中存在的群体性诉讼、涉及面较广的经济纠纷等,一些重大经济问题、重要经济现象、重点经济人物及一些难点问题往往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党报要“接地气”,就要把这些难点问题作为经济报道的重要方面,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报道经济生活动态或趋向,为群众的经济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揭露、批评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提出经济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探索,为群众的经济活动提供借鉴;关注经济事件,报道经济人物,为群众生活提供帮助,为群众树立榜样和典范。经济报道既要反映经济领域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消费观念,又要引导人们正确从事经济活动、合理消费;既要关注群众最关心的油盐酱醋茶、“米袋子”“菜篮子”等,又要反映和抨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乱提价、假冒伪劣产(商)品等;既要大力宣传经济生活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又要敢于揭露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弘扬社会正气。党报通过对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经济活动进行解读和阐释,能够加深群众对这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激发群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热情。如农村扶贫易地搬迁是农民群众非常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2017年1月16日,《河南日报》以“易地扶贫搬迁迈向小康第一步”为题刊发专版,对解决这一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难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思路、推进措施和落实手段,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必要而生动的解读,受到群众的欢迎。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