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5期

党报的经济报道如何更接地气【3】

李芳
2017年07月11日14:06 |
小字号

五、“多呈现”——要让经济报道动起来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做到接地气,就要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要善于用群众的语言进行经济报道,语言要鲜活、生动,不能使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要把抽象的经济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做到详略得当,长话短说。前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经济现象,各级党报都及时进行了报道和引导,特别是像一些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幽默语言如“蒜你狠”“豆你玩”“贵羊羊”等新鲜词汇的运用,增强了报道的效果。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有可视性。党报虽然没有电视及网络媒体那样具有可视性,但也要注意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要善于使用数字、图片、表格、漫画等表现形式,把枯燥的数字、生僻的专业术语写得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如环境治理是一篇大文章,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许多专业知识对普通读者来说确实晦涩难懂,2017年1月9日,《河南日报》刊发特刊,通过数字、图表、照片等方式对环境治理方案进行全方位解读,非常直观,使读者一目了然。

党报的经济报道要有故事性。相对于社会新闻来说,经济报道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故事性、可读性,大多是干巴巴的数字和冷冰冰的图表。但也应该看到,经济活动也是人的活动,经济报道要想吸引读者,必须注重特性,选好切入点,以经济生活中鲜活的“人”或“事”为载体来表述,数字对于经济报道是重要的,但数字后面的故事更吸引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表现形式演绎经济事件,使抽象的经济事件具象化,才会使枯燥的数字灵动起来。增强经济报道的故事性要注意抓准形象,写富有特色的细节,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地气是大地的力量,大地的气息。“接地气”就是要接地中之气,就是要适应特定的环境,广泛接触实际、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缤纷多姿的市场经济像千万根彩色的丝线,党报工作者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放低姿态、放下架子、脚踏实地,跟广大群众紧密联系起来,采写真实可信的新闻,捕捉“新闻背后的新闻”,寻找那些更需要关注、更有看点的细节和线索,才能编织出精美的图案。走进基层“接地气”,能够延伸新闻触角,让采访对象、普通百姓与你没有距离感,把你当成自家人,跟你说心里话。党报工作者只有不辞辛劳沉下去、耐得住清苦寂寞,通过基层的艰苦历练,才能培养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的本领。只有来自基层、来自一线、来自实践、接地气的经济报道,才能血肉丰满、鲜活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本.用亮点提振信心[J].新闻爱好者,2015(9).

[2]丁柏铨.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6(7).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