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互文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问题探究
——以《朗读者》节目为例
摘要:近两年,文化类综艺节目相继火爆荧幕,引发全民热议。不过,在其火爆的背后亦呈现出很多问题。本文以央视今年热播的《朗读者》节目为例,分析“语-图”互文模式下文化类综艺节目所呈现出的问题及该类型节目“叫好不叫座”的根源。
关键词:《朗读者》;“语-图”互文;文化类综艺节目
在视觉文化为主宰的时代,文学想要重新焕发生机,必然要借助电子媒体进行相互匹配与补充。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文化+综艺”的形式为大众传递一定文化信息的电视节目,其本质上是以文字语言为中心的文学与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影像之间的一种“联姻”——即“语-图”互文。“所谓‘语-图’互文研究,就是将语言和图像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本,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普遍性模式。”这种“联姻”虽给该类型节目带来了极大的成功,相反也制约了节目的发展,让其只能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清流”,却很难成为“主流”。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呈现的问题——以《朗读者》节目为例
《朗读者》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经典美文,实现文学与电视图像的完美结合。
在笔者写作的《语-图互文阅读模式的建构及文化意义》一文中提到“读文”模式的特征为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考、个性化的审美教育功能,“读图”模式的特征为形象直观性、娱乐性与泛娱乐化。“读文”与“读图”各自的特征决定了两者“联姻”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具有难以协调的问题。
(一)过度娱乐化
文学本身是严肃的,而电视本身是娱乐的。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文学在图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娱乐化。因此,就出现了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了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打着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选秀娱乐之实,并借用明星名人的光环效应博眼球,植入娱乐元素,最终陷入过度娱乐化的陷阱。“在这种消费欲望下,娱乐化甚至‘泛娱乐化’兴起,图像、视频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的舞台。”
董卿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朗读者》侧重的是“者”,挖掘名人或者普通人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们听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濮存昕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徐静蕾讲述她与奶奶的祖孙情……这些感人的故事在征服观众的同时,让观众也不禁思考,这档文化综艺“清流”怎么走的还是“故事”“煽情”的老套路?看完节目后,观众记住的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不是文学、文字本身,好文章成为点缀,故事盖过了文学的风头,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二)深度阅读的缺失
文学的美感与永恒性在于它的深度。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作家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它是有思想深度的,需要读者慢慢思索,静静品味。传统的文字阅读可以让读者在对字与字、词与词的解码中建立起与文学的情感联系,达到对文学独特的自我解读,文学的价值在读者的深度阅读中得以体现。这是一种更为纯粹的鉴赏行为,不掺杂任何的感官享受或功利需求。
而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节目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普通大众接受并喜爱这个节目,如何让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做到“高而不冷”,这就要有一定的贴近性,太深奥的文学不适合表现在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电视图像上。例如《朗读者》关于读本的挑选,总导演田梅说:“(文学团成员)从各个渠道找书,哪怕是中小学生课本里,我们想寻找那些普及度高但未必生僻的文章。”
由此可见,文学的图像化过程是一个去深度化的过程。所以,以《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以普及文化为初衷,但受限于媒介自身的特性难以表现文学的深度性。
(三)受众理性思辨的缺失
文学图像化确实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产生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读图”更满足于浅层的感官享受和低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在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辨的表现上则显得苍白无力,一个后果就是培养了观众的被动思维,消解了观众的个性。文学本身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个人活动,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选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进行阅读,阅读主体享有最大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而传媒时代的读者却越来越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媒体的支配和诱导,主体的自我意识消失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消失了,丧失了基本的思考、批判的精神。
例如《朗读者》,节目组非常善于调动观众情绪,利用观众情绪来达到节目效果:观众什么时候该开心、什么时候该流泪、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感动、什么时候该报以掌声,这一切都在节目组的设计当中。观众沉浸在节目组营造的氛围里,在该哭的地方哭了,在该笑的地方笑了,节目组的目的就达到了,观众的情绪也得以纾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