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周明阳。摄影/人民网 于凯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由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妇联、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女记者眼中的新时代”2017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演讲活动,今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行。经济日报周明阳做了题目为《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的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
我叫周明阳,来自经济日报国际部。
五年前我被免试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专业,为日后从事新闻工作奠定了基础。五年时光飞逝,党和国家的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被很多外国媒体称为奇迹。而作为记者,我得以了解奇迹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在跟随中欧班列调研采访时,我在成都采访了中欧班列成都机务段司机仲俊澜,仲俊澜是中欧班列成都致波兰罗兹段首发专列的值乘司机,因为表现出色,每年的新年首发都是他在值乘。他告诉我因为开行班次和货物数量不断增加。现在每年都有200多人加入中欧班列司机的行列,早些年,中欧班列用的是4800吨牵引力的机车完成牵引任务,如今已经改用9600吨牵引力的大功率机车。中欧班列运能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陆路交通的重要选择方式。伴随着火车的一声声汽笛,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今年5月,我在故宫午门前采访国旗护卫队队员,这支中国最帅的部队深深震撼了我。升旗手杨博跟我同岁,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顺利完成了国庆60周年阅兵,9·3胜利日等重要的升旗任务。杨博告诉我,为了在升旗时把国旗甩出漂亮的扇形,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平日里他不是拿国旗练,而是拿三公斤甚至六公斤重的哑铃片练,一练就是成百上千次。练完之后,他整个右边的身体麻木肿痛,右胳膊根本抬不起来,甚至肿得连衣服都穿不上。正是在这样艰苦的训练下,无论在什么样恶劣的天气条件里,国旗都能在他的手中凌空飞舞。每天清晨伴随着嘹亮的指令声,杨博将手中的五星红旗斜上方45度抛向天空,白色手套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一抹神圣的红色在晨风中飘扬,升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见证着共和国日益繁荣、富强。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刷着朋友圈,看到我在大学时的外教马克晒出自己刚刚拿到手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并且配文写到:“这个身份证比我以前的绿卡可有用多了。”马克来中国已经12年了,深感到在中国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他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我的中国故事》,马克还是个乡村音乐人,来中国后创作了70多首与中国有关的歌曲,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理解和情感,因为贡献突出,2014年马克获得了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国家友谊奖”,日新月异的中国给了马克满满的获得感,他愿意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如今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全新征程。这样一个中国,有更多、更生动、更丰富的故事值得讲述。有许许多多,像仲俊澜、像杨博、像马克一样的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成为这个新时代最耀眼明亮的底色。
作为记者,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叙事方式,向世界发出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