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2期

论政务微博的议题建构特征与话语表达方式

——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2012-2016)为例

杨  丽,沈嘉达,黄  琪
2018年01月19日10:0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2012-2016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文本”的视角来探讨其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发现:四年来,“你好,明天”栏目体现出:关注民生百态,记录社会历史;传达中央政令,担任媒体领袖;发声转型中国,直面敏感批评;引导公民思考,传递积极正能量的议题建构特征和坚持权威的“官方舆论”立场;开放沟通、对话协商的思维方式;观点鲜明,敢于追问、质疑;情理交融,较为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方式。

关键词:公共领域;话语权;人民日报;议题建构;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络媒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规模发展态势,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经济等功能与作用,为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中国公众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已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传播平台。

从公民社会的角度看,以微博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思想观点交流与传播,表达人们的利益诉求,是当下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新格局,也是网络问政的重要实践平台,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面对这种新形势、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和“互联网+”的新政策,各大传统媒体,包括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抢占微博平台,发布新闻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忘把握其引导舆论的“先天优势”,使其“中心话语权”不被弱化。

目前,超过90%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专门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才队伍。其中,《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是公共领域的一个亮点,为官方主流媒体融入微博树立了一个典范。

有研究者认为,“自下而上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在传统媒体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加大了中国社会的风险,也加大了舆论引导、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构建社会共识的难度。[1]”然而,也有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2]。“不管将来媒介格局如何变化,国家办的主流媒体占据主流地位的状态恐怕不会有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家长治久安,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讲,都需要主流媒体引导整个社会舆论。[3]”因此,在相当长的未来的网络化社会中,传统主流媒体仍会占据着相当大分量的话语权。

基于上述视角,本文以2012.7~2016.7的《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分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以其勾勒出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环境新态势下,明确可持续发展方向,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增强话语影响力,参与互联网治理,服务中国社会转型升级。

二、数据的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一)抽样与样本

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则能够充分代表我党的“上位”话语,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指导性;而且作为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联系全国民众和各级党政组织的信息渠道,其话语还建构着公众的“下位”话语[4]。

截至到2016年7月31日23︰59分,《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共发布了63654条微博,粉丝4756万,在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的微博和社会公众中具有普遍的、巨大的、重要的影响力。

数据的搜集途径主要是从其“你好,明天”栏目(以下简称“@你好,明天”)的公开内容中获得。以“你好,明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了2012年7月23日至2016年7月23日之间的所有数据,有效样本共1455条。

(二)关键变量与类目建构

根据前述之研究问题,研究变量为:“议题选择”“关涉主体”“表达方式”和“影响力”。

1.议题的选择和分布

本文将“@你好,明天”中评论的议题主要分为:“国际事务”“时政军事”“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法治公平”“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社会民生”和“其他”十个方面。在1455篇样本中,“社会民生”类和“时政军事”类分别以390篇和340篇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

2.关涉主体的选择和分布

关涉主体指的是在“@你好,明天”中评述的行为主体。本文设计这一变量的类目如下:(1)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2)党和国家领导人;(3)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官员);(4)国际社会/组织;(5)中国共产党(包括党员);(6)中国社会(以整个国家/社会为主体);(7)企事业单位(包括媒体);(8)社会组织;(9)普通公民;(10)名人明星;(11)港澳台;(12)其他主体。每一个组织均包括其从业人员或相关人员;如果出现了多个评述主体,则选择占主导或核心地位的关涉主体。

其中,“政府部门”(共347篇,占总样本24.33%)和“普通公民”(共256篇,占总样本17.59%)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

3.话语表达的方式和调性

调性指的是评述的感情色彩。本文根据“@你好,明天”内容的关联主体的行为,将其评述口吻基本分为如下三种:(1)正面/肯定/积极的,共639篇,占总样本的43.92%;(2)反面/否定/消极的,共427篇,占总样本的29.35%;(3)中性/无法判断的(无明显感情色彩或“两面说理”等),共389篇,占总样本的26.73%。

4.内容的影响力

(1)“传播度”,指微博阅读数。据“@人民日报”网页上显示,共计有10.2亿次阅读“@你好,明天”栏目;(2)“互动度”,指微博互动量,包括被转、被评论、被赞、讨论量等。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每条微博的平均被转发量、被评论量、被赞量均在1000次以上,其中平均被赞量在4000次以上;(3)“服务度”,指微博发博总数、原创发博数等。从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上线后的第二天23︰56分开始设立“@你好,明天”,固定每日一更,截至到2016年7月23日23︰38分,在四周年里,共发布有效微博1455篇(仅有7天未更新),且均为“原创微博”。更新的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23︰30~00︰15之间,与其栏目主旨相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