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2期

新媒体语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点思考

宋英梅
2018年01月19日10:15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距离诺依曼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已有四十多年,但对该理论的研究依旧热潮。随着近年新媒体环境的出现和变迁,时代也赋予了这一理论以新的内涵。面对诸如“反沉默螺旋”“双螺旋”等现象以及学界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能否适用的质疑,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该理论并没有消失,它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也没有被减弱,任何“反沉默螺旋”“双螺旋”最终还是会形成“沉默的螺旋”;二是该理论表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媒介现象,其中的“沉默”是一种心理表现,不等于话语权缺失,同时也是一种现象沉默,而非结果。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双螺旋;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45-02

1972年,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首次在《传播学刊》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而后又在1980年对这一理论做了全面概括和介绍。该理论指出:当一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若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大多数人一致,则会大胆表达;若自己的观点只为少数人坚持,则比较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而产生的孤立、恐惧。长此以往,优势意见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劣势意见相对越来越无处发声,形成一个螺旋式过程。

此外,诺依曼提出这一理论是基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德国大选这样一个事实,有学者认为,假说中强调的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该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量,而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变量;多数优势意见所带来的压力应该有问题类型和程度上的不同,毕竟若涉及情感、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任何压力都是无法让人屈服的;这一理论也受到当时的特殊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对适应当今社会也有不小的挑战。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下也适用

对这一理论存疑的地方,有一点就是它所采取的样本是1965和1972年的两次德国大选,却未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下适用。例如,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杜俊飞就认为,“沉默的螺旋”在解释关乎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问题上是有效的,但是对于一些程序性、技术性的问题却未必。还有陈力丹老师也认为诺依曼的理论和研究同她当时受到的纳粹统治是分不开的,这种经历会左右她的判断力,过于强调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忽视极少数人的意见。

针对这些存疑,笔者结合诺依曼在不同国度所做的考察,得出了以下观点:尽管国与国之间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基本的道德是非标准还是一致的。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想象好坏、对错的标准还另有所规。而且这一理论也强调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感性因素占上风。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本就是事实,无须证明人们是选择多数还是少数意见,这种情况,倘若多数意见不正确,人们也不会去一窝蜂遵循。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新现象

面对网络传播媒介具有的受众身份的匿名性、传播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传授双方的平等性等特点,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网络场域中,公民个体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迅速获知公众意见,即使是和大众媒介观点不一致,也不一定会以其观点来代替自己的,这就给沉默的螺旋中所说的“单一气候”的形成带来了困难,所以有学者认为在网络时代或者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存在岌岌可危。

(一)“反沉默螺旋”现象

“反沉默螺旋”现象是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少数派不再因为孤立恐惧选择沉默,而是敢于公开发表言论,和他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使得他们的观点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以此来反证沉默的螺旋。

然而这一观点未必就能说明“沉默的螺旋”理论会不存在。首先,网络虽然是匿名的,但是线下是由真实的人来操纵。每个网民都有固定的ID,网络具有强大的人肉搜索功能,没有几个人敢断言他人无法将自己和现实身份对应起来。另外,新媒体功能强大,但传统媒体的根基不能忽视。一些传统媒体更为理性的言论反而能使群众静心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是一味疯狂表达实际上有些偏见的观点。第三,网络门槛很低,意见表达自由度高,难以形成主导型意见,但是意见领袖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只要他们敢于发声,结果其实是变幻莫测的。

但是,无论是“反沉默螺旋”还是“变幻的螺旋”,其结果都会形成一方优势意见,都会回归“沉默的螺旋”的态势,所以,该理论在现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依旧适用。

(二)“双螺旋”现象

这一理论假设由四川大学人文与新闻学院的高宪春教授首次提出。双螺旋的场域分别指的是,传统大众媒介及权威发声渠道、新兴的自媒体及其他表意平台。前者在群众中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也积极融入网络社会,凭借相当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形成自己的意见优势,弘扬主流价值观,自上而下传播信息,使得受众逐渐认同并接受传统媒体的声音,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后者则是个体凭借新的媒体平台主动参与舆论的形成,积极发表意见,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找到新的渠道,也改变了个体对大众传播的依赖性。这种平台会吸纳更多拥有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促使他们在意见倾向上抱团前行。新媒体语境下的个体或者随后形成的群体多从自我诉求出发来考虑问题,感情色彩相对浓厚,往往以批判和反思的形象出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双螺旋”。

两支螺旋有着不同的发声渠道、相异的利益诉求,难免会发生碰撞。传统媒体凭借真切的报道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引导公众从感性层面进入理性思考,继而认同事实,将大众媒体的观点无形中嵌入到新媒体平台的受众群中。同样,新媒体受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言论也会反应平民诉求,引发更大的社会认同效应和聚合效应,对大众媒体施加影响。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无论是哪一种螺旋,在本质上依旧是“沉默的螺旋”范畴,况且这两个螺旋始终互动影响,总有一方会战胜另一方,两种螺旋的碰撞聚合又会形成单独的“沉默的螺旋”,若此时反对的声音出现,少数意见继而又会上升为优势意见,如此循环往复,“沉默的螺旋”始终呈现未消而长的态势。

三、“沉默的螺旋”中“沉默”一词的思考

(一)究竟是“现象”沉默还是“结果”沉默

沉默,指的是默而不语,但是不语的原因有多种。从词汇层面看,“沉默”通常表达的是违反规范的行为,一旦这种行为获得社会意义并打上标记,“沉默”就成为由人控制的言语动作,从而获得可被各种副词修饰的实际意义和特征”(Арутюновa 1994:178)。可见,“沉默”表达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行为,蕴含着说话人一时难以表达或不愿意表达、不方便表达或无法表达的多种思想、情感和复杂的心态。

本文仅从新闻传播层面来理解。“沉默的螺旋”强调意见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无论是沉默还是大声疾呼,都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有想法但不表达的心态,不是所谓的“随大流”,也不是没有主见。关于“面对意见分歧,持少数意见的你会不会选择沉默”的社会调查问卷中显示,受众在面对多数意见的压力下选择沉默的原因大多不是因为自己心服口服,而是无奈无法发声而已。这也就说明,沉默只是一种现象,并非结果。

(二)话语权和话语缺失(不能将话语缺失视为沉默)

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资格,葛兰西曾把它上升到宏观层面,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及道德领导来解释,但是本文仅从福柯主张的微观层面来切入,即社会上谁有权说话,谁说的话能够传播出去。

媒体的话语权就是受众出于对个体或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考虑,将自身的一部分利益交由媒体来间接控制(尽管有时候是非自愿的),而这种控制是潜在的,它通过社会的职能部门来完成最终的行为,因为人们并没有给予媒体直接的权力,他只是通过媒介价值和形成的社会舆论影响了社会行为。

那么话语权缺失指的又是什么呢?在诺依曼的理论中,强调的是个人意见的表明,话语权自然就是公民的说话权。通过对比近年来关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及争夺的文章,不难发现,话语缺失实际上指的就是民众享有的说话、发表意见的权力被剥夺,想发声,但是受现实条件遏制而无法大胆表达,遏制因素是外在的客观条件,当然这些限制因素也需要人们不断的斗争才能解除。但是沉默不同,它是一个心理过程,受众不想发生完全是心理作用,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因此不能将话语缺失视为沉默。

四、结 语

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较量日益升级,“沉默的螺旋”理论进入了一个急速旋转的漩涡。但无论是优势意见还是劣势意见,代表的都是民众诉求,都应该得到相关部门或者他人的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促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良性互动,守住大众传媒的传播阵地,积极引导新媒体理性发表建议,使得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推动事件的解决走向一个安全互利共赢的渠道,继而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朱颖,廖振华.当代女性媒介话语权缺失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8):227-230.

[3] 杨倩.“沉默的双螺旋”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2):13-16.

[4] 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9):43-50+54.

[5] 顾金喜.“沉默的螺旋”效应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1):106-111.

[6] 李凤琴.“沉默”的话语意义与交际功能[J].外语学刊,2010(6):56-59.

[7] 王敬红.“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2(3):104-107.

[8] 宋夕,李超.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J].新闻世界,2014 (1):92-93.

[9] 刘新业.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传播特征嬗变[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558-560+565.

[10] 张斌斌.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动摇与转变——基于意见表达的视角[J].管理观察,2016 (2):33-36.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