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1期

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3】

2018年01月21日07:43 | 来源:● 李明德 刘婵君 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服务:从个性化到多渠道,可靠性始终是优质信息服务的关键指标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兴起,也是“智媒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年青一代的用户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基于个人兴趣来展开信息内容消费行为。这种兴趣导向的用户内容偏好成为算法推荐的重要发展动力,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基于算法推荐的个性化新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逐年攀升,根据企鹅智酷《2016年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的调查,天天快报人均使用时长从2015年到2016年增速达到了283%。

  虽然个性化信息推送能够帮助用户在纷繁复杂的多元化信息中快速取舍信息,但是算法技术的发展水平与用户的主观多变性,仍然制约了个性化推送的匹配精准度与用户满意度。而更为重要的阻滞因素,来自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质量问题。社交媒体自身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以情感为导向的主观信息比中立严肃的客观报道更能引起共鸣。因此,在个性化信息推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为迎合目标用户口味而改变原内容、增加倾向性的信息异化行为存在。这些现象,都对“逆转新闻”的出现与“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75.8%的中国网民表示,看到过新闻的反转,并感到惊讶与不可思议;71%的美国人也表示,时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捏造杜撰的政治新闻,这极大地妨碍了他们对事件来龙去脉的了解,甚至正在造成社会混乱?。

  一味地以推送用户感兴趣信息为行动准则而罔顾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最终消耗的,只能是用户对媒体的信任。企鹅智酷2017年新媒体发展报告表明,56.1%的自媒体用户对自媒体内容质量表示了担忧?。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调查也显示,美国人对于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缺乏信任,只有5%的美国人对从社交媒体上获得的信息内容表示出较高的信任,这个数字几乎与2016年(4%)完全相同;这种信任程度远远低于他们对来自国家和地方新闻机构、家人以及朋友的信息信任度?。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帮助自己尽可能还原事件的真实原貌。相较于2013年的15%和2016年的18%,2017年有26%的美国人选择通过两个或更多的社交网络来获取信息,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可见,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程序如何完善,在渠道多样化的泛媒体生态中,决定媒体生死存亡的基础性因素,仍然是新闻的真实性。也许基于兴趣的信息推送能够带来一时的眼球效应,然而伴随信息源广度的不断扩张,可靠性最终仍会是用户衡量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结 语

  更新迭代是我们无法阻挡的社会规律,只不过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媒体推陈出新的时间周期明显缩短。当我们还在欣喜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带来的精神愉悦时,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又将我们带入新一轮身体重构与家庭革命之中。在人机共生、人机协同甚至人机合一的未来社会,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可能性,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本文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管中窥豹”式的解读,真实的新媒体体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无论怎样,对于人类而言,坚守并不断提升独有的人情味、判断力和创新性,是我们掌握未来社会主导权的关键支撑。

  (作者李明德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婵君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讲师)

  注释:

  ①Lee Rainie. About 6 in 10 young adults in U.S. primarily use online streaming to watch TV.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09/13/about-6-in-10-young-adults-in-u-s-primarily-use-online-streaming-to-watch-tv/

  ②④企鹅智酷:《读懂这些数字,读懂中国媒体的未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11-16/doc-ifynvxeh5338667.shtml

  ③Kristen Bialik and Katerina Eva Matsa. Key trends in social and digital news media.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10/04/key-trends-in-social-and-digital-news-media/

  ⑤Amy Mitchell,Galen Stocking and Katerina Eva Matsa. Long-Form Reading Shows Signs of Life in Our Mobile News World.http://www.journalism.org/2016/05/05/long-form-reading-shows-signs-of-life-in-our-mobile-news-world/

  ⑥Xiaoqun Zhan and Louisa Ha. Mobile news consumption and political news interest: A time budget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Journalism and & Media Studies,2016,5(2):277-295.

  ⑦Lun Zhang, Lu Zheng, Tai-Quan Peng. Structurally embedded news consumption on mobile news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2017 ,53(4):1242-1253.

  ⑧Kristine Lu. Growth in mobile news use driven by older adults.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06/12/growth-in-mobile-news-use-driven-by-older-adults/

  ⑨中国社科院&腾讯网:《生活在此处——社交网络赋能报告》。https://wenku.baidu.com/view/9bc1221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7.html

  ⑩孙伟平:《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BBC分析的365个职业,发现最不可能被机器淘汰的都有哪些? http://www.sohu.com/a/200792088_796286

  Michael Barthel, Amy Mitchell and Jesse Holcomb. Many Americans Believe Fake News Is Sowing Confusion.http://www.journalism.org/2016/12/15/many-americans-believe-fake-news-is-sowing-confusion/

  Elisa Shearer and Jeffrey Gottfried. News Us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2017. http://www.journalism.org/2017/09/07/news-use-across-social-media-platforms-2017/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