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回应与收编: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对雷锋叙事的再建构【2】
(二)消极回应,置之不理
2005年-2011年关于雷锋的报道共有16篇,其中与网络质疑无关的报道11篇,与质疑相关的报道5篇。
其间,《人民日报》几乎每年都会在“学雷锋日”之前刊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雷锋》这篇文章,每年只是文章稍有改动和配图有别,其他都保持不变。该文指明“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陈述雷锋的生活轨迹,他的模范事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上质疑说,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拍了那么多的照片,而且还“随身带摄影师”,《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仍然说“张峻、李克孝等提供图文和文史资料”[ ],这些已经不受网民信任的照片相关事宜也被《人民日报》报道出来。根本不理会网络话语。
(三)积极回应,收编话语
2012年之后,《人民日报》对网络上的声音就采取了积极的回应策略。“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提醒人民要注意分辨,开始回应网络质疑。分为三种回应的方式:
1.继续抵抗,迎头而上
网友指出,雷锋小学文化水平,怎么会写出这么长的日记,涉及几千汉字,并且能保证一字不错,因此怀疑《雷锋日记》的真实性,甚至还有网友怀疑《雷锋日记》背后有专门的写作指导班子。但是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依然写道“对于一个原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繁忙的他,这样坚持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解释,反夸赞雷锋小学文化水平坚持写日记的不易与坚持的精神。网友批评雷锋的照片不真实,“白天打着手电筒学《毛选》”,《人民日报》说“站在推土机旁的鞍钢工人雷锋意气风发,端坐车厢读毛选的军人雷锋平和安详”[ ]。《人民日报》对于质疑迎头而上,继续抵抗。
2.迂回策略,另起炉灶
《人民日报》已经认识到雷锋的形象遭遇恶搞、解构,所以采取最多的方法是迂回回应,不继续抵抗,转而再塑雷锋的形象,以希通过新的雷锋形象部分代替雷锋的传统典型形象,让其形象更鲜活。为此,《人民日报》采取了多种策略再塑雷锋形象,继续雷锋叙事的抒写:
(1)开展活动,重述其当代价值
在两会特刊上,《人民日报》首先表达出“雷锋精神不应该也不可能被解构”[ ]的态度,表示雷锋精神应该永远被珍视,传达出延续雷锋叙事的信号。其后开始在报道上大量刊登“与雷锋精神同行”的系列文章,把雷锋精神与当代人民生活、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雷锋帽、雷锋包、雷锋鞋...雷锋形象也在艺术品和服饰穿戴中,被赋予了时尚的含义、时代的精神和个性化的特质”[ ]。开展“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并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研讨会述要,把雷锋精神与当下的实践联系起来,重申雷锋及雷锋精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公民道德论坛的报告围绕雷锋展开
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召开,雷锋一直是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热议中心。在论坛发言中,大家普遍认为雷锋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成为论坛的共识[ ],由此雷锋叙事的再续再次得到官方认可,政府议程严重影响媒介的议程。验证了学者们提出的雷锋精神的政治意义淡化转向道德意义的说法。
(3)在副刊刊登大量与雷锋有关的诗歌、文章
2012年之前,《人民日报》副刊就刊登过与雷锋相关文学作品。2012年尤其多,刊登了陈光标的《怀念雷锋》、石英的《雷锋的微笑》等诗歌。《抒写大爱雷锋(读写人生)——读长篇小说<雷锋>》等文章展现与雷锋相关文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这类文章为突出雷锋媒介议程的显要性和展现雷锋鲜活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举行有关雷锋的征文活动,重唤雷锋记忆
《人民日报》在3月22日和3月31日连续刊登“与雷锋同行”的征文活动启事,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要求[ ],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此次活动。也是为了通过征文的形式重新唤起大家大家对于雷锋的记忆,也能够从大家的征文中获知雷锋形象在民间的理解。
(5)出版文学作品,电视纪录片,还原“真实的雷锋”
传统的雷锋形象单一、刻板,甚至一些故事遭到了网民的质疑,中国出版集团组织策划出版了《雷锋全集》《雷锋》《雷锋精神读本》《雷锋1940—1962》《漫画中华英雄——雷锋》《向雷锋叔叔学习》等系列读物。[ ]出版《雷锋全集》,强调“这些内容全部出自雷锋收集整理,史料真实,内容详实,许多珍贵的资料还是首次面世”[ ];出版长篇小说《雷锋》修订版,强调“对雷锋形象作了某种‘正本清源’”[ ];推出电视片《永远的雷锋》等作品时,强调这些作品“对相关当事人进行采访,还深入军事博物馆、解放军报社图片资料室、全国各地的雷锋纪念馆博物馆等广泛收集档案史料”,“史实考证上一丝不苟,文字上反复推敲”[ ]。这些报道都意在强调这些作品中雷锋形象的真实性和可考究性,从侧面回应网友的质疑,“让一些人从对雷锋,乃至对雷锋精神的怀疑中解脱出来”[ ]。
并且通过首次展出雷锋捐出人生第一笔零用钱等新的史料来转移转移视线,部分代替原来雷锋叙事中的“帮助大娘”、“雨夜救大嫂”等遭到网友质疑的叙事内容。
3.收编话语,为我所用
《雷锋侠》类网络视频所塑造的“非主流”形象[ ]打破了原来官方塑造的正统主流形象,《人民日报》对这些“非主流”形象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收编。
《人民日报》指出,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除了把这些形式多样化了以外,更重要的是把雷锋的形象也向多元化、网民能接受的方向发展。还说雷锋善交朋友,爱照相,同样还会“策”妹子[ ]。这些与网络上指出的“雷锋与王佩玲的朦胧爱情”相符合。在评述电影《雷锋在1959》的过程中,电影中塑造的雷锋偶尔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 ],这些都成为被赞扬的情节。还提到了微电影《雷锋侠》,认为它“唤醒了网民对雷锋时代道德、品质、精神的温情记忆”[ ],把雷锋侠与蜘蛛侠、钢铁侠等美国英雄相对照,证明其合理性。网络上的一些“非主流”的雷锋形象慢慢为《人民日报》所承认,即慢慢被官方话语所收编。
四、结论
(一)网民的狂欢
网民在对雷锋形象解构的时候,有一惯的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内容不乏调侃与戏谑。与父辈文化,即主流文化价值,形成对抗的关系。
并且网友对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存在对抗式解读的现象。如新华网刊登的一篇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文章《当事人还原真实的雷锋:受条件所限有些照片是摆拍》,新华网的报道意在回应“雷锋为何会有皮夹克?雷锋实际收入究竟有多少?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照片?”这些问题。结果这篇报道放在天涯社区就全然变味了,天涯更名为《当事人还原真实雷锋:工资挺高 有摄影师跟拍》意在调侃官方这种牵强的解释。不止这篇帖子有这种现象,中华论坛上阅读量最高的一篇帖子《严厉驳斥说雷锋是假的谎言(有图有真相)》也是如此:
“有些汉奸网特污蔑雷锋的事迹是假的,还有点人说雷锋其实没做那么多好事,比如雷锋雨天送回家的哪个大娘,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哪怕就是在全国人民大张旗鼓的宣传雷锋事迹的时候,这个老大娘也像不知道有人送过她一样,从来没有站出来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她就是哪个老大娘,我要说,这都是汉奸网特的污蔑,因为我看到了一些照片,说明雷锋事迹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是他做过的!
比如,雷锋送老大娘的时候,就有当时的照片佐证,因为当时正好有个摄影记者路过,看到雷锋送老大娘,碰巧就拍了下来,并一路跟拍到雷锋把老大娘一直送到家里。
雷锋代表入伍新兵讲话,忆苦思甜的情节,也有当时的照片佐证,因为当时正好有个摄影记者路过,看到雷锋在忆苦思甜,碰巧就拍了下来。”[ ]
为了调侃和防止不被删帖,网友做出了种种“反抗”的举动,这种对抗式的解读亦是如此。
2016年共青团中央进驻知乎,在“关于雷锋的故事有哪些是不真实的?”这个问题下发布了闫光宇的文章,回应关于雷锋的九大谣言,收获了12000多个赞,但是“北风”在他的答案中贴出了“请 @共青团中央 审阅”字样,并且在文中最后表示“雷锋的故事,有的只是故事而已。关于他的事迹有真实的部分,但也有虚构。”再一次显示了网民对主流价值的反抗。
(二)官方的回应
《人民日报》最初对网络话语置之不理,2012年开始积极回应,主要采取了正面对抗、迎头而上,侧面迂回、另起炉灶,收编话语这三种回应策略。
一部分回应继续按照以传统的方式塑造雷锋形象;一部分采取迂回策略,要么涉及到相关的问题避而不谈,要么就用新的史料、新的“雷锋故事”代替原来的被质疑的雷锋叙事;一些回应收编网络话语,部分承认网络话语,并力证其合理性。鲜有直接正面与网络话语冲突的情况,显示了《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慎重与保守。
2005年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出现过对雷锋形象的怀疑、解构现象,但是直到2012年《人民日报》才开始积极回应网络话语,这其中有诸多因素:
首先,2012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距离毛主席1962年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口号50周年,在周年纪念之时再提雷锋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其次,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雷锋从具有政治意义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向具有道德意义的“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的形象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理论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随之发生改变。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如何与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成为雷锋精神继续发展要解决的新问题,这也促成新一轮的形象再塑。
再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国民素质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车轮,道德滑坡现象严重。2011年出现“小月月事件”、“扶老人反被冤”等影响重大的新闻,无一不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人民日报》渴望通过雷锋这一道德偶像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
最后,网络上出现质疑、解构雷锋现象已久,《人民日报》作为政府的喉舌和耳目,有理由回应新媒体的话语,续写雷锋叙事。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官方仍然抓住雷锋这一英雄形象,再续典型人物的辉煌。在这之中我们能窥见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斡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