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人大2017

网络环境下“大妈”负面形象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效应【2】

韦国峰、张冬梅、李英红、谢军、卢茜
2018年01月24日11:0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2、事实逻辑变量

(1)事件属性

从我们案例的情况来看,“广东女孩扶大妈被讹”因为事件本身是关于“大妈”的负面事件,极有可能产生负面化的大妈形象;而“5万大妈同跳广场舞成功挑战吉尼斯纪录事件”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关于“大妈”群体的负面化信息,然而微博上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嘲笑和谩骂,称“跳个广场舞,丢脸丢到国外了”。因此,研究大妈负面形象的产生,需要考虑事件自身的属性,即事件本身是否为负面,它也可能会对大妈形象的认知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事件属性为负面是指:事件主体在具体案例中的行为不被主流道德、法律法规等体系所接受和允许的,赋值为1;如果主体在事件中的行为可以被主流道德、法律法规体系所接受、认可和允许,或者并不包含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属性,而是呈现出中性的特征,则赋值为0。从研究所选取的案例来看,有53.8%的案例事件中大妈的形象呈现出“负面化”属性。

(2)情感互文

集体记忆是社会公众对于一起事件共同构建的回忆。集体记忆“连续论”认为,事件发生后,公众集体记忆会暂时“潜伏”,当有新的类似事件发生时,关于事件的记忆会被唤醒,“与过去联结”(陈振华,2016),过去构建的认知会对当下事件的判断造成影响。所以当一件案例发生时,公众对于该类案例的既有社会认知会影响他们对当下案例的评价,这种情况称为情感互文。当“大妈事件”发生时,若在此之前存在类似事件,会引起公众关于该类事件的情绪再现,进而影响对当下事件的态度。因此,就情感互文角度,本研究将其划分为“之前有类似事件发生”和“独立发生,之前无相关事件”。

“之前有类似事件发生”指的是事件在情节、性质上与曾经发生的案例有共同之处,如“大妈在高速公路绿化带跳广场舞”案例发生前有“大妈因交通摩擦爬上对方车顶跳广场舞”发生,赋值为1;反之则为“独立发生,之前无相关事件”,赋值为0。综观案例的统计数据,有69.2%的“大妈”事件在情节、性质上与曾经发生的案例有共同之处。

(3)关涉主体是否发声回应

研究大妈负面形象的产生,从关涉主体自身来看,是否主动发声回应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变量。此前就有学者提出,话语缺失是导致媒体形象多为负面的重要原因(Koskinen,2012)。无论是在专业化的各类媒介中,还是在非业态的网络新媒体中,“大妈”们都无法在其中形成自我主导的话语权,其形象在被他者构建后,逐渐成为了被社会公众集体围观、“审判”的对象(赵光怀,2015)。一方面,关涉主体是否发声回应,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进而影响公众对事实的认知;另一方面,关涉主体是否通过一定渠道(例如报纸、电视、微博等)发声或回应,进行自我话语表达,会影响公众对其形象的认知。因此,大妈群体是否发声回应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变量。

如若关涉主体主动发声回应,或者通过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被动发声回应等,赋值为1;如果关涉主体既没有主动发声回应,也没有通过接受媒体采访被动发声回应,则赋值为0。对应到研究中,会发现有69.2%的案例中关涉的“大妈”主体都没有主动或被动发声、处于失语状态。

3、社会因素变量

(1)社会冲突关联点

社会冲突关联点指的就是大妈事件与当时的某些社会问题是否有相关联的地方。赵光怀(2015)认为在中国当今社会现实语境中,“大妈”这种社会现象的形成,其中隐含着社会伦理与社会秩序中的诸多矛盾。如在文献综述中提到的,大妈在炒金中挥金如土与青年群体生活的窘迫形成了鲜明对照。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妈事件中,事件背后是否隐含着一定的社会冲突对于大妈负面形象的出现与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在具体的赋值中,通过对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分析来判断相关事件是否存在社会冲突关联点,如果主流媒体评论中分析了事件背后的社会冲突则赋值为1,若评论内容仅局限于事件本身并没有进行对背后问题的讨论则赋值为0。在本次研究中,涉及社会冲突关联点的案例占比为38.5%。

(2)观点是否多元

对于大妈事件本身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多元程度会对最后负面形象是否产生有所影响。刘银姣(2014)认为,在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中,各个认知主体竞相发声,热烈讨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多种声音相互交织,导致同一当事人被建构出多重身份范畴。所以我们认为相关观点是否多元对于大妈负面形象的出现与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衡量观点是否多元,使用微博爬虫工具,查看在对于相关事件的评论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占比程度,如果对于相关事件的评论中没有一种观点占比超过50%则赋值为1,如果有一种观点占比超过了50%则赋值为0。

从案例的统计数据来看,有53.8%的案例中没有形成多元化观点的表达场域,在关于这些事件的评论中存在一种处于“绝对优势”的观点引领意见的表达。

(四)结果变量的设计

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为“大妈”负面形象的形成,因此在具体案例中,案例中把“大妈形象是否为负面”作为结果变量。具体而言,以微博平台上关于具体事件的舆论作为衡量“大妈”负面形象是否出现的一个指标:通过微博爬虫及相关舆情研究、分析工具,查看相关事件中关于大妈负面性舆论的占比程度如何。

若在具体案例中,微博平台上关于大妈的负面性舆论占比达到2/3,则认为“大妈”负面形象形成,赋值为1;若在微博平台中,关于具体案例的负面性舆论占比不足2/3,则认为“大妈”负面形象没有形成,赋值为0。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