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北大2017

微信实现私人性与公共性动态转化的文本路径——基于12例朋友圈刷屏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3】

吴心怡
2018年01月24日14:55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定性比较结果及分析

根据以上的变量设置及赋值标准,分别对12例朋友圈刷屏事件进行赋值,得到真值表如表三。之后,本研究采用fsQCA2.0软件中的Truth Table Algorithm方法,进行“standard” 分析,得到一致性为1的三种典型路径。再按照这三条路径,回到案例本身,进行微观分析。

根据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关于微信的公共性与私人性问题,缺乏中观层面的研究;其次,本文所设计的每一个解释变量,都可以作为一个维度来分析案例,进而得出某些占比较大的共同特征,比如“比较落差”和“情感升华”,但这些变量并不一定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关键性因素。针对这些问题,QCA软件通过集合运算,为我们进行中观层面的因果分析提供了支持。

(一) 真值表建构及QCA分析结果

本文共有8个变量,在没有冗余变量的前提下,这些变量导致结果发生的具体方式共有2的8次方即256种。每一种组合方式都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覆盖度分数所表征的,正是各种条件的组合方式分别对结果发生的影响程度。

根据软件运行数据可知,朋友圈刷屏事件产生的最典型条件组合分别为:

1.公共议题/个人境遇到公共议题*表达特定诉求*负面性*有比较落差*有情感升华*非商业营销*非反转(覆盖率:33.33%)

2.个人境遇*表达特定诉求*非负面性*无比较落差*无情感升华*悲情*商业营销*反转(覆盖率16.7%)

3.个人境遇*不表达特定诉求*非负面性*有比较落差*有情感升华*悲情*非商业营销*非反转(覆盖率:16.7%)

这三种覆盖率最高的条件组合也说明本次研究的变量设计较好,基本没有冗余变量被剔除。

(二) 案例分析

1.公共议题/个人境遇到公共议题*表达特定诉求*负面性*有比较落差*有情感升华*非商业营销*非反转

符合这一结果的案例有两则:《少年不可欺》和《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

《少年不可欺》一文主要介绍了作者NIKO EDWARDS团队的一个使用气球拍摄地球的创意制作,被优酷土豆和陌陌在伪装合作的情况下剽窃其创意,并且在事后交涉过程中态度恶劣。尽管作者陈述的是个人遭遇,但在文末表示“今天之所以站出来,是因为第一,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第二,我为的是避免以后有更多的青年人被此类人所欺压。不论面对什么,想法与创意永远是需要得到尊重与保护的。如果一个时代的少年,都因为有这样的抄袭任意窃取存在,还有谁敢于创作,还有谁敢来为这个时代去创造、去担当。我们也希望能有法律人士给我们提供帮助,也期待在国家能在有相关方面的立法提供保障。”由个人遭到了被侵权的不公平境遇上升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共议题上。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升华。使读者从对其个人境遇的同情上升到对整个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呼吁。这篇文章揭露了商业领域,缺乏对创意、想法的保护,具有负面性;文章在开篇就采取“比较”的方式进入叙述,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我是NIKO EDWARDS ,相信没有多少人听过我的名字。对,我就是一个19岁的普通少年。但相比之下,优酷跟陌陌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两个大品牌最近做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随后对事件的始末展开详细叙述,配以截图、视频等证据。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尽管有人质疑这是优酷和陌陌在联合炒作,但因证据不足,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少年不可欺》得以形成广泛影响力,和其触及到“青年人成长”、“创意保护”、“互联网行业商业运作”等社会议题密切相关。

《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介绍了罹患癌症的魏则西如何在百度和部队三甲医院的共同合谋下走向死亡。文章通过精细的搜索、确证过程和严密的逻辑,一步步解开百度和三甲医院背后复杂的商业、政治阴谋。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我们如何从魏则西事件中获得警醒,“帮助自己和家人朋友自保”。这篇文章同样具有明显的负面性,直指政府机构的不作为和大的商业集团的唯利是图。“如此谋财害命的治疗,得到了主管医院的纵容,得到了百度竞价排名的助推,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得了癌症、被骗了钱又没了命的病人太可怜、太无助、太冤枉。”个人力量与这些商业、政治力量相比,产生明显落差。文章末尾将情感进一步升华,引发读者强烈的内心触动和情感共鸣:“我是无神论者,但在这件事情上我期待有报应,我希望涉事的所有人,包括医疗监管官员,百度的人,医院的人,康新的人,柯莱达的人,夜里能听到魏则西和其他受害者的哭声。”

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几乎是每一位中国网民介入互联网的必然途径,而在大多数人眼中,北京的部队医院,应当具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高素质医疗工作者。正是对这些普遍共识性认知的颠覆,使魏则西事件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关注。人们在对魏则西表达悲悯、同情的同时,对医疗、互联网行业商业运行规则等公共性话题产生质疑和拷问。

2.个人境遇*表达特定诉求*非负面性*无比较落差*无情感升华*悲情*商业营销*反转

符合这一条件的案例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文章以父亲的口吻,介绍他如何在孩子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竭尽全力筹钱、办各种手续,挽救孩子的生命。文章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强烈的父爱。虽是个人境遇,但表达了筹集资金,挽救孩子生命的迫切诉求。该文不是揭黑报道,也没有比较落差和情感升华,是典型的悲情路线。

该事件后经历了反转,被确证为“带血营销”:是当事人与商业公司合作下的营销事件。从网民中筹集的善款被全部退还。一个月后,罗一笑因病去世。

相对于其他案例,罗尔事件比较特殊,虽然讲述个人经历、表达个体情感,没有上升到公共议题。但关于亲情和爱的情感渲染,却可直接触及每个人内心深处。用以挽救幼小生命的对社会“良善”的诉求,易得到回应和接力转发。这是该事件获得广泛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3.个人境遇*不表达特定诉求*非负面性*比较落差*情感升华*悲情*非商业营销*非反转

符合这一条件的案例是《我是范雨素》。主人公范雨素用白描的手法为读者呈现了她像“不忍卒读的一本书”一样的生命。命运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

文章介绍了她贫穷的、苦难重重的家庭,善良的母亲为她及整个家庭注入了生存下去的力量;她的婚姻也很不幸,自己带着两个女儿在北京生活;在富人家做育儿嫂,以旁观者的眼光描述了雇主、情妇和他们孩子之间的生活状态。文章还介绍了北京城中村“皮村”村民的生活情态。

该文的总体基调是,尽管命运不济,境遇坎坷,但范雨素仍然相信善良、有理想、有艺术情怀,努力过好生活。文章没有表达特定诉求,也没有直接揭露社会阴暗面;但是文中范雨素对自己的家庭、亲人遭遇的厄运等的介绍,符合悲情基调。

文章也出现了主人公的女儿和雇主的孩子之间的比较落差。文末进行了情感升华:“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通过这些文字,倡导人们要心怀善念,多做善行。

8B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12例朋友圈刷屏现象进行中观层面的因果分析,在8个变量的各种组合中得出三种解释力强的典型路径,同时回到案例中,对《少年不可欺》、《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我是范雨素》四个案例进行微观解析。

《少年不可欺》从一个少年的遭遇,上升到青年人在社会中的成长环境,以及国家在创意保护方面的立法等公共性议题上;《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一文,通过魏则西的悲惨遭遇,揭露了百度公司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以及部队医院复杂的利益勾连和对患者的哄骗,个人生命在这些强大的商业、政治力量中显得微不足道。这两个案例的公共议题属性都比较强,涉及到的话题与公众利益相关。人们通过积极参与事件,表达公共诉求,希望能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形成压力,进而让相关部门和各方力量行动起来,谋求改变;《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典型特征是诉诸于人性最普遍、最根本的亲情来形成感染力;《我是范雨素》虽然全文都在讲述范雨素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在文末揭示了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促进社会良善发展的信念。此外,范雨素个人人生经历被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展现。其中不乏“北京黑户”、“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资源分配不公”、“农村征地维权”等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范雨素》以一种个人民族志的方式,通过个人故事实现了对社会文化的描述和解释。通过以上归纳分析发现,QCA运算形成的三条路径及其代表案例,确有其各自的典型特征,可作为后续研究中对微信文本进行演绎分析的理论视角和框架。

此外,软件在基于真值表的运算,得出经典路径的同时,还做出了必要蕴含项的推介(required prime implicants: sublimation*~reverse)——情感升华、非反转,二者是“和”的关系。这一基于中观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为我们分析宏观问题提供了立足点。具体来看,多数文本的“情感升华”,都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展现个人境遇,从个人境遇上升到一种更普遍的思想、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情感升华”是微信实现私人性向公共性动态转化的重要的文本路径。在文本的发布、发酵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被事件主体的个人遭遇所吸引,另一方面又对文本展现的共通性因素有切身的感受和共鸣。因此,越来越多的个体、组织、机构,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行为,合力建构传播事件,形成大规模影响力。

本研究除关注文本因素外,还关注了“营销”、“反转”等传播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事件是否能形成较大影响力方面并不起重要作用。“非反转”甚至是“必要蕴含项的推介”之一。这一结论与之前对网络大规模参与事件的研究结论有一定颠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明。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QCA方法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并不成熟;本文也是笔者对QCA研究方法的初次学习和尝试,所以只对其进行了简易的操作,运行出最核心的结果。对于QCA方法的理论基础、各个操作步骤的原理、运算过程和运算结果的阐释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学习、讨论和钻研。以此为基础,也可以对本研究选取的视角和案例,进行更深入地挖掘。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