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人民网品牌形象认知与建设策略分析【3】
三、人民网品牌SWOT模型分析
SWOT是英文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缩写。SWOT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具体指将与品牌形象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品牌建设策略建议。
(一) 特色优势
人民网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也是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旗舰,人民网在新闻宣传和导向管理上与《人民日报》是一个标注、一把尺子、一条底线。“做内容最好的新闻网站”既是人民网的建网之基、立网之本、兴网之魂,也是其品牌形象所在。
1. 内容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丰富内容建设,打造精品报道”是媒体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民网高度重视信息采编、制作、传播的质量水平,积极打造“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品牌理念。
人民网以权威的品牌形象舆论宣传、引领导向。在时政报道中,人民网聚焦高层、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进行时。十九大期间,人民网推出十九大特别报道,“直播新闻”、“代表之声”、“专家解读”、“数读十九大”等众多栏目积极围绕中心,把握基调,全面解读政策亮点、追踪改革成效。
人民网以高度的品牌责任感反映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聚焦民生问题时,《人民热线》推动民生工作进展;《求真》栏目去伪存真,直击谣言;《七问校园“毒跑道”:谁为孩子身体异常负责?》一稿,被网友称“体现人民网的社会担当”;《清华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一文,感动社会万象。人民网急民之急,忧民之忧,追踪热点,激浊扬清,保持定力,不盲从、不跟风,小心求证,还原真相。
人民网以积极的品牌策略设置议程、弘扬振奋民族精神。专题报道中,人民网形式鲜活,亮点纷呈,传播效果突出。香港回归2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建军90周年、十九大召开……人民网结合重大主题宣传,通过专题报道,用感染、鼓舞、激励人心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网以自信的品牌姿态对外传播、沟通世界。外宣报道中,人民网凭借多种外文版本,不断与国际社会增进认知、建立信任,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搭建国际纵深合作平台,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产优质内容。”人民网始终坚持内容建设,提高信息生产质量,才能从庞大的信息场中突围,赢得发展,获得生机。
2. 交互机制——回应社会关切
人民网高度重视交互平台建设,构建了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常规性交互平台和针对突发性、热点新闻搭建的临时性交互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网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通过判断网民上传的信息价值,进行取舍整合,将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或放置于网页的醒目位置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或交给传统媒体《人民日报》进行调查报道,或搭建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以获得反馈,推动问题解决。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创办11年以来,吸引了百万网民参与其中,先后有数十位省级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十九大期间,人民网强国社区、观点栏目分别推出“网友热议十九大”、“十九大回声|网民说”专题,将网友对国家议题、社会民生议题的高度关注积极展现给更多的网媒受众,形成更多的对话与交流。
网民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说明人民网建立了自身作为“讨论国计民生议题的权威阵地”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说明人民网“使网民意见发布合理化、便捷化”交互理念取得了成功。
3. 传播格局——推进融合步伐
人民网能够在网络舆论氛围中发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离不开“上下一体、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新媒体传播规划。人民网副总编辑孙海峰曾表示,人民网正在打造的“四位一体”融合传播格局:通过与《人民日报》融合,秉承中央媒体权威与实力;通过自身内部通融,形成多媒体人民传播矩阵;通过融入全球化,依托全球布局提高国际传播力,助力国家形象提升;通过融合上市,呈现产业发展的宽度和深度。
实践证明,人民网在传播方式上与《人民日报》形成“纸上”和“网上”两个拳头,共同发力,又紧随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深化对网络传播规律的认识,在生产有品质的新闻基础上,打通自有平台和社交平台,通过开辟意见交流和言论发布平台,积极推动信息阅读与转发,实现观点的分享与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人民网不断践行着习总书记的嘱托,以内容为核心,以融合为理念,打造出多语种、多终端、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的传播与营销平台,传递媒体温度,助力品牌传播,实现品牌价值。
(二) 发展瓶颈
1. 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实践
作为传统媒体的门户网站,人民网与其他商业门户网站相比,在新闻采访权、新闻核实能力、采编团队整体素质方面有明显优势,避免了“利益驱动新闻”状况的发生。然而,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人民网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依托,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构建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在移动互联时代牢牢提高市场意识,占据舆论阵地。
2. 信息受众——亟待精准定位
根据前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的北大学生认为人民网缺乏趣味,较死板,可见人民网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不够。另外,人民网没有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展开精确定位,没有对广大受众进行分类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新闻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层、学历层、职业层等不同阅读需求,为人民网的浏览热度带来冲击。
3. 传播技术——亟待纵深应用
近年来,人民网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手段,利用全媒体平台国内外立体化传播。但是在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方面仍有所欠缺,创新能力不足。 人民网由于结构上是市场化运作,但内部仍保留着传统纸媒的行事风格。 这一状况导致在新媒体领域人民网的信息传播优势不明显。例如推送新闻的渠道方面,虽然人民网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用户服务手段,线上线下都有互动渠道,但是在推送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提升空间,其APP、微信版、微博版等平台无论从被关注情况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与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等有一定差距。人民网在VR新闻、智能新闻、无人机、直播等新技术、新应用方面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广泛应用,以及新闻报道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发展,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 发展机遇
1. 互联网发展助力品牌塑造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和更迭速度变得更快,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更大范围地获取资讯。网络使用人数的迅速增加能够为人民网的发展提供受众支持、强化受众基础。同时,网络传播的便捷性能够增强人民网品牌在群体中的传播范围,扩大品牌传播的影响力。除此以外,近年来网络信息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民网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依赖技术进步在新闻行业中取得优势,并且得以利用VR技术、短视频、大数据等多种手段和互动方法进一步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实现整个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2. 政治关注成为新常态
政治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和党的耳目喉舌,人民网在新闻报道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再次显示出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体现出人民网在未来时期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政治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反腐等政治热词受到公民广泛关注,网络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供公民了解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向上反馈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时代,公民对政治新闻的积极性和热情度普遍提升,关注政治事件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网作为权威性高、专业化强、多样化发展的中央新闻网站必然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喜爱。
3. 全球化视野成就新发展
与众多新闻网络化媒体相比,人民网始终以“多语种、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为目标,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彰显其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关怀。人民网积极壮大主流宣传阵地,目前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美国旧金山、韩国首尔、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南非约翰内斯堡、澳大利亚悉尼、法国巴黎、北欧瑞典以及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1个分公司或办事处,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性和全球范围传播影响力,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国新闻际动态,掌握一手国际资讯。尤其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今天,人民网拥有的强大海外资源和已经建立的成熟国际新闻报道体系更能使其在国内外新闻品牌发展中取得巨大优势。
4. 多样化激励吸引新人才
人民网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院校均设立了“人民网奖学金”,并且举办人民网征文比赛,进一步加强人民网与学界的联系与合作,激发优秀高校学生对网络新闻研究和网络问题研究的兴趣。这一举措充分反映出人民网的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有效提高了人民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品牌知名度,也能够以其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人共同加入人民网的建设中,为人民网引进新的高精尖人才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