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4期

打造有自媒体基因的传统出版

金萌萌
2018年05月17日13:5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众媒时代,付费阅读的主流发展为内涵型、知识化,形式偏向为人们节省时间的服务型。这基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中产阶层的崛起,知识焦虑催生了知识服务。传统出版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深耕专业,注重赋能,融合发展,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走一条有自媒体基因的传统出版之路。

关键词:自媒体;中产阶层;传统出版;赋能;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127-02

一、引 言

近年来,纸媒出版一直是被唱衰的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似乎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蜕变。从“读书时代”“读图时代”,到如今的“读屏时代”,纸媒在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真的会被新媒体取代,答案是否定的。科技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阅读的方式变了,这种形式的变化必然引发内容的变化。但如能从中发现新的需求、总结新的规律,调整出版策略,传统出版会有另一番天地。

二、自媒体引发的新趋势

当下,一部手机几乎能满足所有的阅读需求,文字、视频、音频,评论、互动、笔记、点赞。众媒时代,阅读是个全民参与、多元媒介并进的过程。近两年,野蛮生长的自媒体可以说是新阅读方面的急先锋,其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传统出版有很重要的启示。

(一)强者越强、头部机构化

从自媒体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声称将取替传统出版,以个性化、大众化、时效性的方式彻底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然而近两年,自媒体的日子并不好过。诸多调研机构的研究发现自媒体引以为傲的阅读量正在消失。2016到2017年,多数公号的阅读量爆跌,截至2017年底很多大号的阅读量已跌至3%。

前期的野蛮生长导致内容过剩,自媒体还未冲击传统出版,便迎来了自身的大洗盘。不突出的公号或停或艰难维持,而罗辑思维、混沌研习社这样的头部大V反而融资成功,走上企业化、机构化的道路。事实证明,无论何种阅读方式,有价值的内容永远是核心,而参透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精准、个性化地呈现才能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音频化普及、主打知识化

成功的自媒体都有其套路,音频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如得到App的所有专栏、精品课和“每天听本书”都以音频方式呈现,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一边做事一边听,有效利用碎片时间。且文本和图文区在音频菜单的下方,方便用户查找资料,复习重点。

而知识化是其另一大特点。本年度,自媒体开始进入论文搜引,未来职称论文的发表除了期刊和报纸,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喜马拉雅等音频网站不再主打相声或小说听书,各类经管、人际学、心理学课程占据首屏推送。而一直靠网红作秀的直播平台,也纷纷推出知识、技能、教育类内容,催生出荔枝微课、知乎Live等知识类直播平台。

(三)付费常态化、社群经济凸显

几年前,传统出版人曾断言数字出版短期内不可能有大作为,因为国人已经习惯了网上免费的东西,没有付费的习惯。然而今天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加入了付费订阅,得到App、知乎Live、喜马拉雅FM……以得到App的“五分钟商学院”专栏为例,订阅单价199元,2018年初累计订阅数八万余,仅这一项估值就高达一千六百万左右。

而用户花钱不仅能听课,还能其他用户一起交流,主讲人会关注讨论区,挑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正课中予以解答,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参与感、互动性的社群。有些社群还进行线下活动,衍生出一个平等、活跃、可扩展人脉的社交组织。罗辑思维的“罗友”以及其催生出的吴晓波频道、混沌研习社等,都有这种用户自组织、自成长的模式。社群影响力的壮大,也使用户的忠诚度更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