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余慧琴:以梦为马书为缰

黄琳
2018年06月11日13:2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余慧琴: 以梦为马书为缰

90后

从事策划编辑3年

  用编辑的身份去重新认识每一位曾用文字深深打动我的作家,以这样的方式与他们重新相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 余慧琴

  2014年11月,“90后”的余慧琴进入浙江人民出版社实习,2015年6月毕业后正式入职,如今在社工作正好3年。

  3年中,余慧琴主要策划文学板块的图书。在阿娅童书系列的编辑出版中,她和作家建立起了共同成长,风雨与共的友谊;在《新诗百年诗抄》的制作和出版中,她逐渐清晰做一名编辑的意义;在策划名家精读系列“且读”书系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出版方向和梦想。

  和作家共同成长

  十分荣耀

  2016年,余慧琴策划了两本童书,一本是《剪纸童话》,另一本是《哎呀,熊孩子!》。

  《哎呀,熊孩子!》写的原是几个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故事。经过策划,余慧琴把这本书的内容侧重在小学一二年级;之后出版了《哎呀,闯祸了!》《哎呀,不要不要!》,分别讲述了四五年级、五六年级的故事,一本书经过重新策划、写作,变成了3本书,一个系列。

  《哎呀,熊孩子!》的作者是浙江衢州鹿鸣小学语文教师阿娅。虽然这是一本只有几万字的童书,但余慧琴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作者的潜力。“我知道童书市场很大,在和作者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一直鼓励她继续创作,到今年4月,我们已经出版了阿娅6本童书,销售达10多万册了。”余慧琴笑着说。

  “我们看重阿娅的潜力,作为一名从事20多年教学的一线教师,她了解孩子、懂孩子。她写的童书,真实、有活力、贴近孩子,孩子们读了之后都非常喜欢。”余慧琴回忆起让她印象深刻的一幕:6月2日,我们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举办了一场“阿娅:我的童书写作”的分享活动。会后,有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姑娘走过来对我们说,她的孩子非常喜欢阿娅的书,每天都要背着两本去上学,母亲劝说太重了,别带着,但孩子怎么都不同意。“老师您的书,她每本都读了不下十遍。”母亲这样说。

  小姑娘怯生生的把一个信封袋递给阿娅,阿娅打开一看,是小姑娘自己画的一幅画,画的正是哎呀系列的熊孩子钱卡拉。

  今年,出版社带着阿娅进入校园、新华书店演讲,接下来还会安排去各大书展演讲。余慧琴说:“和阿娅合作的3年,我们共同成长,风雨与共。我知道,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能和一个作家建立这样的友谊,我觉得就是一名编辑无可代替的荣誉。”

  与名家重新相识

  多么美好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探索,余慧琴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出版方向。“我学的是中文专业,自己的兴趣也在这一块。2017年年底我策划了一套‘且读’书系,它是一套名家精读系列。”余慧琴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今年6月中旬,第一辑9位作家的10部作品都将出版。

  除了4位公版作家,其他都是余慧琴一位一位签下的,包括余光中、赵丽宏、张晓风、林清玄等。预计到2018年年底,浙江人民社还将推出10个品种。

  余慧琴说:“我是读这些作家的书长大的,做这套书就是我成为一名编辑的梦想:用编辑的身份去重新认识每一位曾用文字深深打动我的作家,以这样的方式与他们重新相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在做这套书的约稿过程中,最让余慧琴难忘的是和余光中的通信往来。

  2017年3月,余慧琴因想得到《新诗百年诗抄》里余光中《当我死时》的诗歌手稿,尝试拨通了先生任教的台湾高雄中山大学院办电话,得到了余光中助理的邮箱,她给先生写了一封很长的信。

  她在信中表达了几个期望,除了求赐诗歌手稿,还有想要出版先生作品的希冀。没想到很快收到先生的信,夸她信写得好,并同意授权出版他的两部作品。2017年12月8日,余慧琴收到由九歌出版社转发来的余光中的信,同意浙江人民社所编选的《散文精读·余光中》《诗歌精读·余光中》两册书的目录。

  6天后,余慧琴看到了余光中去世的新闻。“我坐在办公室的楼道口,泪如雨下。我太难过了,先生实在给我太多的信任和支持。他让我的‘且读’起了头,他让我知道,只要我诚心诚意,名家也并非遥不可及。”

  余光中给余慧琴的最后一封邮件的最后一句话是:“或许小鱼只是给我们开了个玩笑,我们却当真了。”

  余慧琴动情地说:“我多么希望,先生也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我多么希望有机会当面向他致谢,向他请教。我与他之间,不仅仅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更是作者和编辑的关系,我多想他看得见这两本书,多希望他知道,他当初对我的‘无来由的信任’是值得的、是美妙的。”

  “且读”书系封面用的都是吴冠中的画作,这也是余光中给余慧琴的灵感,她在编他的《诗歌精读·余光中》时,看到余光中写给吴冠中的一首诗,从而想到的一个封面设计方案。

  “‘且读’我会做下去,它是我做编辑的一个美梦,这里的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是我少年时、上学时读过的,我用书的方式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好像这样我就真的能和他们联系在一起似的。我总想象一两年后,我把‘且读’一本一本的放在我的书架上,这不就是我成为一名编辑的理由和荣光吗!”余慧琴话语坚定,眼里闪着光。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