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5期

文博类节目的创新路径探析

——以《国家宝藏》为例

李  川,田  烨,房新宁
2018年06月28日14:2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2017年12月底,一部云集国内9家顶级博物馆和27件镇馆之宝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开播前两期,移动端播放超过2000万次[1],豆瓣评分高达9.4。《国家宝藏》将厚重悠远的历史背景进行个性化解构。采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现文物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价值,节奏轻快、视角新颖。让一个个束之高阁的文物走下神坛。不单有历史故事和人文侧面的展现,更有文物工作者的坚持与情怀,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娱乐价值和人文视角的完美融合,精良的舞台影像配备从众多综艺类节目突围。

关键词:文博栏目;《国家宝藏》;类型拓展;跨界协作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86-02

一、类型拓展,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千年中华文明,浩如银河,璨如繁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博物馆,正是赓续中华文明、传承民族精神的大学。这些大学,正在打开大门、拆掉围墙,融入寻常百姓生活,让普罗大众和它们在一眼万年间,记起历史沧桑,见证岁月留痕,挽留文明根脉。传统文博类节目,多侧重于文物的鉴别同时展示其物质价值。文物的真伪,市值几何成为节目的主线。长期此类信息的侵入,形成了受众对文博类节目的刻板印象,严重限制了受众的思考范畴。刻板印象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模式。它是人们对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或行为特征、属性等固定化的认识,在社会互动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成员的行为反应[2]。

《国家宝藏》打破了这种惯性思维,旨在告知受众,文物不仅是人类和环境的见证,其器型、材质、工艺都是其外壳,最核心的内在底蕴实质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标识。受众在亲近文物的同时,感悟中华文明的民族底气、民族品格、基因本色,体悟到了文物存在的真正价值。

首播中国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千里江山图》,当其徐徐展开,受众仿佛置身于宋徽宗心中的山水天下。随着小剧场的演绎,艺术全才亡国之君宋徽宗,被世人唾骂的奸臣蔡京,神秘的十八岁天才少年王希孟,这些遥远而陌生的历史人物,在寥寥数语的题跋文字中“活”了过来,变得有血有肉,近在咫尺。而其引发的讨论,从“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艺术水准,到历经沧桑依然色彩明丽的高超颜料技艺;从天才少年作者气吞山河的胆略和魄力,到文艺君主中国文人的理想主义情怀。现代哲思与古典情怀完美融合。

二、科技创新造就呈现优化

近年来,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大型综艺节目的核心元素之一。数字特效、VR技术、LED巨型环幕、计算机生成影像(CGI)等技术的成熟运用,使以往的艺术构想成为现实。兼顾内容的同时,呈现视觉奇观,打造现场式感知和沉浸式体验已经成为高水准综艺节目的共同追求。

《国家宝藏》节目顺应趋势,打造了适合互联网、移动终端参与传播的舞台效果及震撼视听感官的节目形式。从前期宣传海报,主题曲MV,到第一期节目成片,该档节目展示了作为“纪录片式综艺”节目的超高制作水准。舞台主屏幕采用了长43米,高7米的巨型环屏,为流程性环节营造出了强烈的仪式感,为故事演绎环节提供了浸入式体验支持。当《千里江山图》缓缓打开,平铺在巨型环屏上,山峦层叠,绿水掩映,让人恍惚,让人神醉,站在舞台中央,仿佛已是画中人。

此外,《国家宝藏》首次在综艺节目中采用冰屏这一新型屏幕组件作为辅助硬件。该屏幕与传统的P3,P4屏幕相比,拥有85%的通透性,并且重量要轻60%。能够在舞台上实现各个维度间的快速移动和位置变化。从而呈现内外、前后、虚实等多位立体空间变幻的视觉影像。节目开场的时候,“001号讲解员”国内知名演员张国立在陈述开场白时,9根冰屏柱前后交错而立,形成环绕之势,用红色的背景衬托出9大博物馆浮现的立体LOGO,既有效的区隔了舞台,又形成视觉核心区域。

第三,《国家宝藏》采用了3D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柜体实景中,形成半空影像,并且根据各位嘉宾的讲解随时变换文物展示角度。在介绍中国历史上工艺最复杂的御用瓷器——各种釉彩大瓶"瓷母"的历史背景及烧制工艺时,3D全息影像对釉彩大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这种形式将历史感与科技感交融,在视觉上的形成强烈冲击,具有纵深感和现场感。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