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8期

论移动社交媒介的文化特征【3】

吴兵
2018年10月18日09:2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五、娱乐因子是移动社交媒介文化的黏性剂

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茨曼认为:“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7]印刷文化时代,读者接受的是有序的铅字组合编码,“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7]当前,在人们随时、快速、广泛社交需求的现实条件下,印刷文化所需的分类、推理和判断的理性主义日益势微,利用各类娱乐方式直接为它者释义的偏向愈发明显。首先, 追求快乐和享受是人类的天性,同时它也是“出于对现代史上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与生理焦虑进行宣泄的内在需要。” [8]有助于让平淡的生活更加美丽。微信所以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成长为拥有5亿多用户的移动社交媒介平台,其根本在于它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社会交往、群体宣泄、心理松弛的需求。因此,类似“冰桶挑战”“明星封杀令”以及把拥有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PS成笔记本甚至变成T恤图案等等,都成为人们社交过程中重要的社交话题和相互娱乐的手段;其次,由于社会关系是“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9]而为了维系和建立更多、更广泛的这种有机渠道,人们往往更喜欢用包括各种感官性甚至是身体性的“娱乐元素”来撬动其他人的泪点、笑点、痛点和尖叫点,以赢得人们的关注,增强与其他人社会交往的黏性;第三,社交媒介的自身特性也推动了这种偏向的加速。任何媒介都是通过“技术将一种知识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知识。”[10]作为迄今人类最融合化的媒介,社交媒介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知识转化方式的独特性——超强的元素融合和技术加载能力,使其具有最多样化和融合化的知识转化手段。而在多种知识转化手段中,以图片、视频、动漫和交互式图形无缝融合形成的娱乐“叙事流”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如果仅将“娱乐”作为人们社会交往唯一的媒介文化因子, 那就难免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带有形式化、快餐化、功利化色彩的“眼球效应”,不仅难以实现人们社会精神交往的目的,而且也容易导致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浅薄,长此以往,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文明形态。诚如加拿大媒介技术哲学家麦克卢汉所言,媒介的使用规定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人类的生活规则。移动社交媒介不仅创造了“拟态环境”,而且也将全社会拉入到这个环境的创造群体里。在生活媒介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我们既为社交媒介惊人的文化创造力欣喜,又不能忘记德福勒“文化规范理论”的警言:“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 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1]既希望社交媒介能保持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又希望社交媒介的运用主体在运用他们的过程中,能自觉遵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这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在引领社会文化上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元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2]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5-08/24/c_1116346585.htm.

[4](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5](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6](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美)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