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采访,事预则立【3】
第一次出境,小问题也变大困难
李师胜
今年6月上合组织国家青岛峰会召开前,齐鲁晚报派采访队伍远赴其他7个成员国进行前期报道。我被派往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城,对话当地的政府要员、山东籍企业家、山东企业外籍职员、当地市民等,挖掘在俄罗斯的“山东元素”。
我作为记者是第一次出国采访,作为国人也是第一次跨出国门。在另一种文明中,我感受到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同时体会到一些貌似平常的小事,在国外也会变成大问题。我在不断地克服困难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跨国采访的经验与教训。
调整好时差,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时差是每个人都会考虑到的障碍,但是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低估它的影响。在俄罗斯工作期间,5个小时的时差加上高纬度地区的昼长夜短、截稿时间与本国错位等折磨得我疲惫不堪,每天像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
5月8日到5月18日,我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采访。莫斯科纬度较高,天黑时间约为晚10点。从机场赶到市区的住宿酒店时已是当地晚上7点左右。第二天恰是俄罗斯的胜利日,为提前做些采访准备,我在晚饭后趁着余光,探访了当地的一些街巷、广场等,睡觉时是当地时间零点。我的本意是晚睡倒时差,岂料当地凌晨3点半时天已大亮,所住酒店有天窗无窗帘,刺眼的白光直刺眼球;更为意外的是,参加胜利日阅兵的战车这时也轰鸣着从酒店门前驶过。因为未曾到过纬度如此高的地区,我未做任何准备,再也无法入睡。
这只是时差带来的第一次冲击。由于我所在报纸需要在凌晨印刷,报社有截稿时间限制,须在北京时间晚8点即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3点左右完成稿件。9日在莫斯科结束胜利日采访后,需要立刻赶往圣彼得堡。这样,只能在火车上赶稿,赶完稿已是下午4点,早已过了午饭时间。还有一次,采访一名在俄罗斯打拼的山东大姐,为深入了解她的性格、工作、处事方式等,跟着她工作了一整天,等所有的琐事结束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0点。为不耽误第二天采访,我连夜赶完稿件,这时已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左右,窗外已经亮了起来,而距离新的采访任务开始,只剩下5个小时。
交通与语言障碍对记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外出采访常常需要赶时间,而出境采访时,如果对当地语言和交通不熟,时间会变得尤为紧张。因交通、语言问题耽误时间乃至差点误了采访的事时有发生。5月9日下午3点,我从莫斯科乘坐当地的高铁赶往圣彼得堡,虽在地图上定位了火车站,但找不到入口。俄罗斯当地人对英语不擅长,加上基层员工、普通市民的服务意识普遍不强,竟没有人说得清楚车站入口位置,只是用俄语解释,然后比划一下手势。我们在附近耽搁了20分钟,才由路过的列车员带入车站。我们出行前所作的攻略中当然涉及了语言障碍问题,自己也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当亲身体验时,依旧束手无策。当地的打车软件yandex对于我们来说很鸡肋,因为司机打电话沟通时依然语言不通。
面对面采访的一个优势,是记者可以听到最直接准确的表达和原汁原味的语言。但在国外采访时有了翻译这个中介,这两方面都变得难以保证,可能丢失掉很多有用的信息。有时眼神能传达双方的意图,拉近双方的关系。而记者提问时面对的是翻译,受访者回答也要面对翻译,这就失掉了采访中的重要一环——眼神交流,同时记者也无法把受访者的语言与肢体动作相结合,所以最后呈现的稿件中,细节描写变得很少,削弱了可读性。
我们在采访一家鲁企的俄籍员工时,由一名中国员工翻译转述,这名员工讲话太简洁,往往俄方人员说了很长一段话,他几句话就转述完毕。后来另一名在场中国员工觉得有问题,做了补充,才把俄方人员意思较为完整地转述出来。即便是最专业的翻译人员,也难以避免这些问题,仍不能保证采访原汁原味。
在国外,凡所在处皆是新闻。短视频新闻目前仍处风口,齐鲁晚报的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也在着力发展短视频。采访时,我特意携带了云台,多拍了一些采访视频,传给后方编辑,同时学习体会新媒体的报道方式。短视频新闻代入感更强,更能把俄罗斯见闻全角度呈现给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目前主流客户端更多注重个性推荐和资讯的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阐述新闻事件本身。所以我在赴俄采访前,曾专门学习过当地的历史文化。借今怀古,讲述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这也是资讯的呈现方式。我讲述了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的由来等,给新媒体带来不少流量。当然,在此期间我也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当地深入地下的地铁、雄伟精美的教堂等,也可能是公众的关注点,如果用新媒体平台呈现,也会有新闻价值,但是我囿于时间紧张只能作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