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1期

因你而真 贴近民生——解析上海纪实频道

朱荣清,王孟广,李万才
2019年01月15日09:4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下称:纪实频道)成立于2002年1月1日,前身《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创办于1993年,是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电视记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自成立以来,制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德兴坊》《十字街头》《壮行罗布泊》《大动迁》《回到祖先的土地》《婆婆妈妈》和《房东蒋先生》等,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国内外一系列的重要奖项。

纪实频道将关注的焦点整合于普通的人、事、物,及他们的情感与命运,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因你而真、传承文化,传播知识”。那么该频道是如何做到栏目形式多样、聚焦热点、内容丰富、紧贴生活,同时又做到了文化传播者、瞭望者、守望者呢?

一、定位清晰:行使责任与担当

纪录片的使命是什么的呢?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其最为根本的使命是记录真实、传承人文、传播知识、关注“人”、解决“人”的相关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承担责任和历史使命。纪实频道在全媒体社会背景下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责任与担当、传承文化、传播知识。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纪实频道,它的口号:传承文化,传播知识。节目理念:对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注、对发展的记录、对历史的思考。节目定位:传承文化、传播知识、记录时代、传达真实的力量。

该频道是以追求人文、勇于担当、服务大众为己任,坚持真实,体现品位。纪实频道不断提升自制能力和整合国产优秀纪录片资源的能力,坚持将主流价值与满足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益。其推进国产纪录片模式、题材、手法及传播的创新,将华语题材纪录片和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传播到世界主流平台。纪实频道以聚焦优势、舍弃劣势为特点,集中团队精力打造《纪录片编辑室》《档案》《往事》《大师》等品牌栏目。引入更多的创作手法和叙事方式,节目形式反映历史、人文、地理、自然、社会题材。

与其它频道不同的是,该频道在选择定位时,就是站在接受者、传播者的双重角度考虑问题,做了大量的分析,数据表明:一二线城市收看纪录片频道的观众有百分之45%,其中大学学历的占86%,71%是26岁以上的观众,37%是月收入过万的,男性占六成。在优酷网看的观众里女性占六成,用腾讯视频看纪录片的男性占六成。而在观看的这些纪录片中点击率较高的内容包括历史、军事、社会等方面。时间大约是每次十分钟,每天三个左右。这说明在中国的电视领域里,不仅仅是只有娱乐性节目受到欢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观众对于这种文化性较高的节目,也有较高的兴趣和观看倾向。而且越是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和大城市里收入高的,高知群体对这方面的需求越大。纪录片在文化经济都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疑是相当具有潜力和商业价值的。而上海正好属于经济飞速发展,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城市,纪实频道在这里起步是一个相当有眼光的决定。

在《纪录片编辑室》之后,积累了一定制作经验和受众基础的上海电视台选择了当时在国内还属于比较空白的专业化频道,更是将目光转向了纪录片这一看起来并不那么“大众”的形式。现如今“大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所以“大众”的圈子就会越来越窄。

纪实频道的宣传口号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它的目标观众是25岁至59岁的人群,这一点可以看出它所面向的观众群体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电视节目的知识趣味有追求并对纪录片这一形式了解并欣赏的人。加上它的选材大部分都非常贴近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尤其贴近上海本地人的一些风俗习惯。像《德兴坊》就是讲述的上海传统民居德兴坊的里面人们生活变化,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关注,这让纪实频道在上星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观众基础,观众的接受度和忠诚度相当不错。

二、探索:适应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专业化频道建设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的专业化频道建设起步较晚,专业化的发展会成为什么样?会向哪方面发展?“每个人经验过的东西都大大超过他理解的东西。然而,影响行为的是经验,而不是理解,在媒介与技术这类集体事物上尤其如此。 ”[1]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运行模式,但是并不能完全掌控频道的发展方向,毕竟还没有太多的制作经验。

未知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无限可能。就如同电视的出现一样,它的出现也是未知的,还伴随着各种猜忌和怀疑,事实证明,“电视改变了我们的感知生活和脑力活动过程。 ”[1]

在电视产业刚出现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小众”的产业,人民的收入水平无法使电视普及到每一家每一户,所以无论是频道数量还是播出内容都非常的贫乏。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电视已经普及到每家每户,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电视频道资源也已经极大丰富,电视频道的数量也大幅增多,从中央到省、市、县级都有电视台,而这些电视台的频道大都是综合频道,内容上大同小异,这就使得这些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变得白热化,导致电视媒体有“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快速转变。面对如此多的频道,如此多的选择空间,观众的注意力就成为了稀缺资源。在人们的生活地区、生活方式、经济情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创造竞争力、维持影响力,这些逐渐变成了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使频道逐步转变为专业化频道便成为了破冰之道。从在专业化频道探索的足迹上来看,专业化频道可以由粗到细、层层递进,分为三个层次:(1)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体育等;(2)分众化频道专业,如财经、历史探险等;(3)小众化电视频道,如高尔夫、法庭等频道[2]。到第三个阶段已经做到了较为细致完善的专业化和细分化,但是从电视媒体发展和具体实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频道专业化道路还面临相当多的问题,远没有到达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的效果。频道的自身定位和受众不清晰、频道设置和内容同质化严重、专业化频道不专业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切实存在和丞待解决的。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电视记录片栏目,其在栏目的设置上真正实现了专业化。没有加入吸睛量很高的电视剧、电视购物等栏目,真正实现了只播出纪录片相关的栏目,靠着清晰的定位,多样的主题,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内容赢得了一大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看似受众面积窄了,实则观众的接受度和忠诚更高,而产出的大量纪录片衍生品也有很好的销量,举办的一些活动包括一些赛事使得片源和影响力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广告的投放也有了针对性,盈利模式更加多样化,而不仅仅只依赖于广告,节目的制作更加自由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