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1期

光影下的仪式感之美

——电视节目《朗读者》的视听语言分析

邵帅
2019年01月15日09:5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朗读者》于 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在央视播出,通过嘉宾的个人经历和很多经典著作相结合的方式,用最朴实的情感读解文字背后的价值。自开播起就得到热捧、豆瓣评分高达9.5,在笔者看来,《朗读者》吸引观众的原因在于“美”的力量,这其中就离不开其在视听语言方面的精巧设计,本文试图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此节目热播的原因。

一、用精致且典雅舞台的设计表现朗读的仪式感

朗读者的场景舞台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片头场景,书房式的主舞台场景和采访间,三个场景各有其作用,片头场景主要用来拍摄主持人对于节目主题的阐述,主舞台主要用来拍摄朗读,而采访间则主要用来进行主持人与嘉宾的采访拍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理论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震动[1]。节目组对于这三个场景的设计正符合了“陌生化”理论,通过场景的设计,表现出了朗读的仪式感。

(一) 用片头的极简场景设计转换吸引观众注意力

董卿作为主场人在每期节目的开头所单独制作的片头非常重要,它不仅点明了本期节目的主题,而且还起到了一种转换的作用。在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节目组选用了极简的棚拍场景造型来完成这个环节,极简的场景造型让主体非常明确,主体很容易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交流感,在这样的场景设计下,观众更容易去倾听董卿对于本期节目主题的阐述,同时用温暖的文字配上柔美的钢琴曲,让观众的内心从焦躁变回平静,用更加平静的心去倾听,从而形成一种很好的转换效果。

如在《朗读者》第6期的片头,当期的主题是青春,在场景的设计上仅仅用了一盏灯和墙上的影子,在这样的极简场景下,观众很容易的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主持人董卿的讲述上,同时极简的背景也通过光影的对比呈现出了一种对于青春的回忆感,与董卿所讲述的文字相互呼应,在这样的场景设计下,观众很容易被主持人所带动,进而打开自己的心扉,感受朗读的魅力。

(二)用前后的双舞台连接设计表现仪式感

仪式感之美贯穿于《朗读者》的始终。演播室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在面积上稍大一些,作为主舞台主要用于录制主持人开场和嘉宾朗读,而舞台的后部分则是一个相对面积较小更加封闭的访谈室,主要用来录制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访谈,而连接它们的是一条走道,而且有一道门相隔,在这样的设计下,会产生一种故事与文章相结合,以嘉宾的真实故事印证文章精神的效果。 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意愿上的高度一致。开门,步入一个崭新的犹如殿堂一般的环境之中,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绪,开始一段朗读,在这一个个动作之中,充满着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赋予了文章以及朗读人一种庄重之感,让观众更加专注的聆听与感受。

(三) 用典雅大气的主舞台设计带给观众朗读的仪式之美

主舞台部分主要负责录制主持人开场与朗读环节,所以在它的设计上,一定要能表现出朗读的仪式感,在舞台前景的地砖设计上,节目组使用了金色的对称花纹地砖,配以背景的八根罗马柱,呈现出了一种典雅的舞台效果,同时将背景设计为一种书房的感觉,让观众在感受到仪式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温馨,这样的舞台虽然缺少了几分绚丽的效果,却让观众在内心深处有了一份平静,从而会更加专注的来聆听。

(四) 简约的采访间设计拉近与嘉宾的心灵距离

与主舞台典雅大气不同,采访间的设计相对素雅简洁,除了四面简单的金色网格背景作为装饰外,整个房间的最突出的只有一对沙发与一张朴素的茶几,一般的访谈访谈节目往往会让嘉宾与主持人相邻而坐,而在朗读者中则不然,主持人与嘉宾相对而坐让彼此间更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面对着彼此聊天,分享着自己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拉近与嘉宾之间的心灵距离。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