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2期

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2】

姚宗桥
2019年02月27日13:3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逻辑素养:把握书稿总体逻辑架构

研究类社科书稿,都应该有一个逻辑结构,即为什么要提出问题,所提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普遍意义,用什么方法调查和观察客观现象,采取什么方法分析问题,论证的依据是什么,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等等。

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要把握以下逻辑结构要点:1.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这项工作旨在说明前人所做的相关或类似研究情况,以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本研究与以前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区别、改进和创新。2.研究对象的方法和途径的合理性。旨在审定研究观察所取得材料得可靠性,引用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数据安全性,有没有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机密的数据;数据时效性,是否是最新的和最权威的数据,不同时期的数据在统计指标、统计口径、统计时点和时限、覆盖区域(行政区划变动)上是否具有可比性。3.数学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在运用数学模型中有哪些改进的创新,特别是在选取变量和参数方面的创新。因为,工具的选择是取得有效研究成果和提高的研究效率的重要保障。数学模型选择错误或者变量和参数的选择错误一定会导致错误的结论。4.结论运用的规范性。研究者的基本功就是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理论阐述和解释。对同一种数据结果的解释可能会有多种,研究者要基于自己的理论选择最合理的解释,同时排除其他可能性。如果不能排除,一定要说明,以免造成误导。5.政策建议开放性。研究是为决策服务的,研究过程本身不是决策过程。所以,研究者只要提出若干可行的政策预案就完成了研究任务。

四、规范性素养:把握内容呈现方式

内容呈现形式的规范是研究类论文的重要要求。内容呈现形式的简约、规范会使读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研读内容上,而不是为某个公式、表格、图形而百思不得其解,花时间去辨别、猜想作者的真正意思。在这个环节上,编辑主要审查:二是公式表达是否前后一致,图形和表格使用是否统一规范,图形是否得适当和准确反映内容。二是引文、参考文献的呈现的规范性。这里要特别注意,有些研究文稿是不同的研究者分别完成的,事后有没有统稿,造成公式、图形、数表各异。编辑必须给予建议使其规范。三是文字叙述与表格、图形是否对应和一致。特别要注意,文字是对图形和表格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不能一字不差地将图形和表格中的数字叙述一遍。那样做,是对版面资源和读者精力的极大浪费,要尽量避免。有些作者出于让著作更全面、更“好看”或增加篇幅的目的,将无关的内容或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乃至相互矛盾的内容硬是塞进书稿中,从而破坏了全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形成了天然的“瑕疵”。遇到这种情况,编辑要建议作者“忍痛割爱”,删除不成熟的部分,或者要求作者补充完善缺失的内容。

五、美学素养:对装帧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般情况下,这类书籍的内页设计要简约,页眉要清新、简单,不可夸张;天头地脚和切口要留大些,行距和字间距适当加大,留出读者批注的空间。封面、封底、书脊的设计也要简约,使用几何图形和曲线会激发读者的空间想象力,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选择纯黑色、黑红对比、黑白对比等视觉冲击力强烈的封面、封底或套封。因为,对视觉的强烈冲击会影响到对书籍内容的理性和客观思考。

总之,对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的编辑而言,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素养是做好审读工作的基础。提升素质,严把政治关和质量关,是出精品、出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出版事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2]聂震宁.出版人断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