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2期

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姚宗桥
2019年02月27日13:3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研究类社科研究成果的出版对党和政府决策、权力机关立法和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这类出版物的品质,笔者根据多年审读书稿和指导编辑审读工作的实践,总结提炼出研究类社科书稿审读编辑应该具备的五项基本素养,即准确把握和辨明文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政治素养,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素养,把握书稿总体逻辑架构的逻辑素养,把握内容呈现方式的规范性素养,对装帧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美学素养。

关键词:研究类;社科书稿;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2

研究类社科书稿是指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关系国计民生领域为对象的调查、观察和统计分析(含大数据分析)形成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的出版对党和政府决策、权力机关立法和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的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养。

一、 政治素养:准确把握和辨明文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作为编辑,审读研究类社科书稿的第一要务是统揽书稿全局和思想脉络,迅速提炼其主题思想,准确把握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是否正确,预判书稿出版后的社会效果。判断标准就是:是否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是否符合“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要求。在实际审稿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所谓“研究成果”会以相对隐晦的形式、以“创新”等的面目出现,实质上与中央大政方针大相径庭。对此,编辑一定要善于学习,准确领会党中央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有经验的老编辑或请示上级领导。对于那些主题思想不清楚甚至混乱书稿要明确地指出来,以帮助作者改进书稿的写作质量、提升其思想层次。例如,作者在审读题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书稿时发现,这部书稿研究的内容是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的经济社会文化融合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再贫困”问题属于政治敏感问题,“人口城市再贫困”中央尚无定论,该书公开出版后其社会效果难以预料。研究无禁区,出版有纪律。因此,建议作者将书名改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经济和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研究角度从负性的“贫困”转为中性的“经济和社会融合”,文内提法也做出相应改变。

二、哲学素养: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观察和研究世界一切事物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类社科成果,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在对现实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的基础上的理性分析。因此,这类研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编辑判断一部书稿是否值得出版,首先要看它研究的对象是否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否对改进和改善人民生活福祉和推进社会进步有意义。其次,要看研究课题是否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和历史地研究和分析问题,而不是割裂的、局部的、片面的、静止地看待问题。第三,研究课题是否正确地处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等范畴。运用这些理论思维模式研究客观事物,就构成了我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清晰脉络,就能产生正确的思路,形成正确的方法,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研究就是思路混乱不堪的、方法不得当的,也就必然不会得到正确的结论。例如,审读一项关于评价脱贫攻坚效果的研究课题报告,不仅要看扶贫对象的货币收入增加幅度指标,而且要看他们是否具有稳定的就业、孩子是否就学等指标;不仅好看住房改善指标,还要看他们的环境卫生状况、饮用水、医疗条件等方面改善指标;不仅要看发了多少宣传手册、刷了多少条标语,更要看扶贫对象掌握了多少致富技能;不仅要看帮助多少因病致贫群众脱贫,还要看对当地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农民的健康素养提升幅度和健康习惯的养成率是否得到提升,等等。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