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基于新闻报道和公众观点的话语分析

潘雯智 中国传媒大学

2019年04月28日10:12  来源:对外传播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的合作倡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和解读,世界公众对其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的推行现状,增强政治互信,并最终提升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外新闻报道、公众讨论进行分析,探究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倾向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的舆情,为了解“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效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鲜有关注国外公众的意见。此外,部分研究仅从理论出发或缺少大量数据,不能完全展现国外媒体的舆情现状。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国家地区间的关系不断发展与变化,媒体与公众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也同样不断改变,对“一带一路”舆情的研究要不断跟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语料库技术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收集与加工大规模真实话语和语篇获取客观、准确的语言知识从而研究话语特征与语篇形态。首先选取“律商联讯”(LexisNexis)学术数据库中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律商联讯数据库是目前比较全面理想的新闻数据库,可全文访问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报纸、通讯和广播稿等。本研究以“One Belt One Road”或“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两个“一带一路”倡议的译名为检索词,时间跨度为2016年9月13日至2018年6月8日,去除掉高度相似文本,最终获取到500篇英语文章。同时收集推特(Twitter)上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本。推特是一家美国社交网络及微型博客服务网站,是全球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是反映国外公众实时看法和意见的平台。本研究使用历史推文抓取(GetOldTweets)软件,以“One Belt One Road”为检索词,抓取到2000条英语热门推文,时间跨度为2018年4月16日至2018年6月11日,清除掉转载推文和无意义文本后,共得到1754条有效文本。本研究使用“语境(ConText)软件来进行词频排序、主题提炼和情感词分析,并通过情感力量2.3(SentiStrength)软件,得出文本中各情绪的占比。

三、研究结果

(一)律商联讯

1.高频词和关键词。高频词统计是最基本的统计手段,高频词也是十分重要的数据类型。前十五个高频词排序如下(见表1),“中国”“路”“带”“中国的”“倡议”等源于“一带一路”译名,提及次数最多。“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国家”一词被多次提及。“贸易”“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等词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积极发展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更加密切的贸易网络。其中的两个地点名,“亚洲”表明亚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是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中心,被频繁提及。此外,“世界”的多次出现,展现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

高频词可以看出该话题的主要讨论对象,而关键词往往更能反映出话题的特有焦点。本研究采用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统计方法,即某个词在该数据库中出现的频率高,但在其他数据库中很少出现,则认为其具有很好的类别区分能力。OBOR、BRI是“一带一路”英语译名的缩写,所以在关键词排名中靠前。另外还可以发现,关键词中有多个国家名出现。新加坡、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东盟和独联体国家的代表,又长期与中国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获得极大重视;澳大利亚和日本虽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由于两国对全球贸易版图的重要影响,以及“亲美”态度,外媒也会关注它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他的出现代表了美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实践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先生”一词则是因为伴随相关人士的名称不断出现,体现了新闻对政治等领域中个人表现的关注。“银行”“商业”仍然是经济合作中的关键词,而“合作”“成长”两个积极意义的词汇,表现出外媒报道关注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经济等各领域的推动作用。

2.主题模型。本研究使用语境软件对数据库进行主题建模,以每个话题10个单词进行主题提炼(见表3)。通过分析关键词并阅读与每个主题最相关的原文内容,对排名前三的主题分别总结如下:

主题一,“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国家影响力较大,澳大利亚对此倡议的态度成为国际关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及其与美国关系的考虑,目前仍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然而很多澳方企业都对其中的巨大商机、基础设施网络等感兴趣。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官员积极寻求让本地区与中国对接,《北领地新闻报》发文称,“国家安全委员会拒绝了中国的提议,对北领地来说是有害的”。同时,中方也在积极呼吁澳方放下偏见,用更友好的姿态和更大的互惠前景吸引其加入,这一事件成为外媒的主要报道对象。主题二,新加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方合作下获得大量投资、市场,经济得到增长。新加坡作为早期就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一直与中国保持高度友好的合作关系。《海峡时报》称,“在新加坡上市、在东盟地区有业务的公司今年生意兴隆,中国的‘一带一路’将带来更多机遇”。新加坡媒体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会,并正面报道当地政府、企业与中方的深度合作。主题三,“一带一路”倡议着眼全球贸易布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尽管主题三没有具体的主体,但关注点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上。此外,与该主题最相关的报道,主要来自于新加坡媒体,如《海峡时报》《新加坡商业时报》等,新加坡成为最积极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伟大影响的国家之一。

3.情感分析。除了媒体报道的关注点,报道中的情感偏向也值得研究。通过语境软件,凡是在其语料库中被标记的词语都可以区分出积极、消极、中性或皆有。结果显示(见表4),排名前10的词语都是褒义或中性,“合作”“机会”“支持”“利益”“安全”“交易”都关注到“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等领域带来的良好影响。此外,“力量”“中心”“影响”尽管被定性为中性词,但可以看出其关注点是“一带一路”倡议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在情感力量的结果中,一半以上(52.20%)的内容都呈现中立,不带明显的情感偏向。仅有消极情绪的(20.79%)比仅有积极情绪的(18.75%)略多,拥有复合情感的仅有8.26%。

(二)推特

1.高频词和关键词。用同样的方法,本研究抓取推特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并进行分析。首先是排名前15的高频词(见表5),“世界”“贸易”“基础设施”“经济”“国家”和律商联讯的结果一样,可见贸易经济是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关注,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认可。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地区互通框架的代表,同时影响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成为推特用户讨论的重点。

推特的关键词呈现出和律商联讯不太一样的结果(见表6)。“投资”“商业”“资金”仍然是围绕经济领域的讨论。排名第三的“政策”体现出推特用户会关注政策方面,包括“部长”的出现,也是因为公众讨论了很多有关政治、领导人的话题。同时由于部分国外媒体和个人使用“One Belt One Road Policy”的错误译名,也导致其出现频繁。“聚焦”“加入”“带领”等动词的出现,语气较为强烈,说明用户讨论“一带一路”倡议时,关注到它的引导性。“发展”“国际性”“力量”等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可见其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好处。“风险”作为一个负面词汇,它的出现表明用户存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会给世界格局带来威胁的担忧。“区块链”是近年来的大热科技话题,媒体报道称,在金融互联互通、企业“走出去”等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等领域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日本”一词表明国际社会对日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表现和中日关系的关注。

2.主题模型。由于推特上讨论的自发性与即时性,话题并不十分显著与集中(见表7)。主题一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上各项结果中都可以发现,贸易和基础设施出现频率极高,“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方面的成果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和认可。主题二围绕两个南亚国家对待“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中国与巴基斯坦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友好合作,但近邻印度仍然态度模糊。2018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后的首次峰会。印度尽管签署了《青岛宣言》,但仍未明确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印、印巴问题依然存在,成为社交平台上讨论的热点。主题三则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亚洲和世界影响。中国是亚洲大国,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亚洲国家占绝大多数,所以推特用户对“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影响力的讨论也最为热烈。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加之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以推特为代表的西方社交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不断升温。

3.情感分析。分析推特文本中排名前10的情感词发现(见表8),“风险”排在首位,虽然是唯一的消极词,但是出现频率之高表明推特用户一定程度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会给其他国家的安全或地位带来威胁,这也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表现之一。但和律商联讯数据一样,绝大多数词语是积极情绪,共同出现的有“力量”“交易”“安全”“支持”“利益”“机会”“合作”,可以说合作机遇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识。很多人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加上“有雄心的”这一形容词,表明对该倡议长远规划的认可。不过,尽管词库将其定义为积极,西方人在使用它时也有“野心勃勃”的含义。对文本总体情感进行统计后发现,尽管是在个人社交平台,推特用户就“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话题发言时,半数以上(51.03%)是没有明显情感偏向的,仅有消极情绪的占20.53%,仅有积极情绪的占19.83%,持复合情感的占8.61%。

四、讨论

总体来看,无论是国外媒体还是社交平台,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是比较客观的,主流声音也是积极多于消极。首先,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领域的表现高度重视,“投资”“基础设施”“商业”“贸易”等词不断出现,“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合作共赢、经济融合的成效明显。其次,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一带一路”倡议表达不同态度,中国和各国的关系也成为讨论热点。亚洲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参与者,从积极参与的巴基斯坦、新加坡,再到还未加入的日本、印度,国家之间的合作或博弈成为外媒讨论的焦点。此外,澳大利亚、美国在其中的表现也被不断提及。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更多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通,但国外在政治层面的讨论较多。最后,在情感倾向上,律商联讯和推特的分布结构十分类似,半数以上媒体和个人在讨论“一带一路”倡议及相关问题时客观中立,约五分之一的文本体现单方面的情绪,且持有消极情绪的略高于积极,如何让这部分完全持消极看法的人消除误解,如何让更积极的声音进入外国媒体,仍需要我国对外传播工作者的努力和研究。

律商联讯和推特的文本有两点不同。第一,推特上“风险”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在更为自由私人的社交平台上,用户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和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会对“一带一路”倡议有误解和偏见,这表明一般群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仍然有偏差。第二,推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看法,因此能够关注到话题的最新动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区块链等,都是当下的热门话题,通过研究推特数据,可以了解到用户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时的讨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为了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由于我国的不断努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领域为代表的显著成果和互赢格局,已经让国外媒体和民众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客观积极评价占据主流。然而要在媒体和民众之间形成完全的共识,并非一日之功。对外传播要掌握主动权,针对已经基本取得国外认可的经济领域贡献,要继续加强传播,以互惠共赢的美好前景吸引更多国家的合作和加入;针对国外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会造成威胁的错误看法,要有的放矢地解释交流,以更友好开放的姿态呼吁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专门化和差异化的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要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获得更广泛的政治互信和互惠合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详细】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