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在杂志出版中的应用【2】
二、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
网络语言对杂志信息的传播,尤其在促进新旧媒体融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有了解网络语言的传播规律,才能够更好地去利用它。
(一)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发展演变与时俱进
2017年元旦,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在我国经济经历了迅速发展之后需要转型升级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口号,它好似新年的一股力量,再次唤起了人们的使命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成为2017年广为流行的网络用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随着社会热点的产生、发酵生成并演变,它有时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有时是网民自身心理情感的宣泄和反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不同时期同一语义的网络语言会不断更替,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如从“美眉”到“小姐姐”、从“偶像”到“爱豆”、从“菜鸟”到“小白”等。
(二)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顺应了年轻群体的心理需求
现在大多数网民年龄段集中在80、90后,甚至是00后。由于其独特的个性和创新性,因此能够更快地接受简洁、形象、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并且不断地进行演绎。现实社会往往具有较为严格的等级、阶层之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常常束缚年轻人的表达。但是,在网络社会中,匿名性、互动性、娱乐性能够使他们突破各种各样的限制,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年轻群体个性的彰显提供了空间。不那么正规的、具有创意的、风趣幽默的、含蓄的网络语言正好契合了年轻网民的特点,比如“皮皮虾,我们走”“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等深受年轻网友的喜爱,使用频率颇高。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与热点事件、热点人物、热播影视等密切相关,如“范跑跑”与汶川大地震时范美忠老师先于学生跑出教室有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与女教师的最具情怀辞职信有关。再如,“Metoo” 这一网络词语来源于一场“反性骚扰”运动。2017年10月,美国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针对金牌制作人哈维· 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丑闻进行公开,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藉此唤起社会关注。“Metoo”运动的启发者和支持者“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 ”,被美国《时代》周刊遴选为2017年度人物。而在中国,伴随着2018年新年第一天一女大学生在新浪微博实名举报某知名教授曾对自己以及另外数名女性学生进行过性骚扰,“Metoo”一词在互联网上成为热词,引发人们对“性骚扰”这一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四)网络语言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网络语言之所以会呈现病毒式的传播,往往和社交媒体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流传范围广等特点,能够使网络语言迅速、广泛地得到普及与应用。2018年7月27日,《嘉人》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再说#MeToo︱如果这样,侵犯者会很难过》的文章;《第一财经周刊》2018年04期刊发文章《#MeToo运动如何走向全球》;《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04期发表了《MeToo,过犹不及?》一文,媒体对这一运动的持续关注以及网友的不断转发加速了“Metoo”一词的传播。其次,网民具有求新、求异心理。心理学家认为,新异刺激物之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是和有机体的定向反射有关。它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可以使动物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新的刺激物并根据其意义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对动物的生命与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使有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这种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又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主动认知和使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网民的求新、求异心理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体爆发,快速提升网络语言的传播热度。再次,和网民的从众、模仿心理亦有关系,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更容易制造一个喧嚣的氛围,受众易受到同伴和广大网友的影响,产生更多的从众和模仿行为,从而加剧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传播。
(五)网络语言有各自的生命周期
网络语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产生之后都是如此,其生命力取决于诸多因素。“模因”理论认为,“任何语言部分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就能形成模因。不能形成模因的语言是不会有生命力的。”[3]1976年,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m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使用“模因”这一概念,并且指出,“模因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为了实现自我复制并进而实现传播,其复制特性应具备三个明显特征: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和复制的保真度(copying-fidelity)。”[4]如“潜水”“水军”“粉丝”具有长寿性;“拉链门”“XX门”“房奴”“XX奴”具有多产性;表情符号具有复制的高保真度。有些网络语言产生之后,满足了人们的交际需要,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符合语言“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保真度”要求,人们使用的频率很高,经过时间检验后就会被流传下来。而另一部分网络语言,虽然因为某一网络事件迅速走红,如果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现实交际中,就会逐渐消亡。
(六)网络语言日益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并且逐渐融入现代汉语体系
在知识信息扩大化的社会,网络媒体以迅速、简洁、幽默的形式输出信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要求,舒缓了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无形压力,加之符合人们的从众心理、求新心理,因此会形成一种语言使用的习惯。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的习惯会逐渐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网络语言又会逐渐融入现代汉语的语言体系。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已收录“给力”“宅男”“菜鸟”“草根”“潮女”“达人”“恶搞”“粉丝”“黑客”“人肉搜索”等。这些词语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络语言,并且逐渐进入到较为规范的现代汉语体系中,不断推动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