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评论特征分析【2】
(三)个体自主的开放性
人们都追求自由,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的无奈,我们的自由都是相对的。网络新闻媒体确实有很大程度的自由。他们不管是在对新闻信息的采用上还是在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上都是比较随意、轻松、自主的。受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自由公开表达言论,每个受众群体都是自由的、平等的。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是比较单一的,而新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与传统媒体相比,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主体,受众群体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他们通过同其他的信息进行对比、斟酌、讨论,从而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诞生了一批从微博大v姚晨、韩寒到崔永元、咪蒙等意见领袖。这也证明了受众在阅读信息时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评论中也有不差于专家的独到见解,吸纳众多的意见和见解可以使受众群体更好地理解事实,看到事物的本质方面。这种媒介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使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
(四)传受双方的平等性
传统媒体的受众,无论是报纸、杂志读者、广播听众或电视观众,受众只能被动参与,,更不用说有一个平等的交流。但是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这种被动局面,受众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新闻媒体机构以平等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活,以受众的所思所想为着眼点,去衡量新闻事件价值。受众不需要担心“把关人”(包括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限制,也不用担心自己想说的话被“把关人”过滤掉,他们可以自己将自己的话语发表在网络上,如果发表的信息被认可,引起关注的话,他们的信息可以同专家的意见一样引起全民讨论。
在微博、论坛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没有阻碍的,人们可以跟随自己的想法去参与自己喜欢的事件、话题,在了解他人不同意见和评论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信息传递上新媒体平台为网络新闻评论提供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不受时间、空间、现实条件的制约,真正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平等性。
社会网络与社会现实不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全球性媒介。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这样一个大平台,访问不同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交换观点和想法。将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的不同完全抛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受你的真实生活状态的影响,因而在发表评论时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任何人只要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表达自己,那么他的言语就会进入公众视野。网络汇集各方面的声音,形成强大的“优势意见”,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工作应有的发展趋势
(一) 新闻评论的质量向高层次转变
网络全球化大背景下,新媒体网络迅速发展,一个新闻事件通过媒体的报道以及社交媒体的加入会很快被处于网络另一端的受众知晓,一个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会在几秒的时间内被粉丝点赞、评论和转发,这些评论者的言论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能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看法。而新闻评论者知识水平与立场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新闻评论的质量也会不同,甚至是一些过于偏激和不文明的言论时常夹杂于这些新闻评论当中。这就迫切需要新闻评论者提高自身素养,提供积极向上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闻评论。
(二)网络新闻评论积极提升舆论引导力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不仅仅是来自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更多的是依赖于人手一部的手机媒体,新闻评论者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的群体,这样一群年轻人作为有头脑的信息富裕者理应积极提升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网络上出现的诋毁扭曲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等模范人物的恶意行为消解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削弱了党的队伍建设形象。因此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有志青年,应该懂得明辨是非善恶,提升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
(三)网络新闻评论向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转变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且公开的发表观点和言论,但这种自由必须是相对的[3],全体社会成员应努力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新闻评论环境。边看视频边参与弹幕的讨论,鱼龙混杂的聊天信息将自己的评论淹没,在不受监管毫无畏惧的心理机制下,评论呈现出了泛娱乐化以及不文明的现象,这阻碍了良好的网络新闻评论环境的形成,因此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推进网络新闻评论向更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转变。
三、结语
新闻评论是反映人民心声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进行舆论引导的着力点,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公众在不断讨论交流中无限接近新闻事实真相。成为社会公众的“减压阀”,推动新闻评论的质量向高层次转变,引导舆论,推进网络评论向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转变,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代强,李旭曜.我国网络新闻评论综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7)(上半月).
[2]殷瑜.网络新闻评论的现状及前瞻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
[3]王睿莹.浅谈新闻评论的特性[J].新闻传播,2017(16).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