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5期

网络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影响【3】

张海晏  李建伟
2019年06月19日08:2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网络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一)容易使部分未成年人产生暴力倾向,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传播的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倾向,这些倾向总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而形成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如前文所述,大多数的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信息,长期接触暴力信息的儿童,其潜意识深处也会刻上“暴力”的烙印。长期受网络暴力影响的儿童与青少年内心往往有着很强烈的攻击性,攻击性促使他们的共情能力被削弱,情感被严重隔离。他们的行为轻则对家庭成员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阻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建构;重则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调查显示,47%的未成年犯在小学阶段就曾受到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21】,而网络游戏是他们获取暴力信息重要的途径。此外,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比较差,他们使用的多为较为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客观理性,因此容易混淆社会的实际情况与媒介的实际情况;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人格障碍: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重则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三种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是自大,自恋,对现实稍不满意就会暴怒;网络游戏中唯我独尊,征战沙场的英雄主义使得他们变得自大而又自恋。网络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无所不能的,而在现实之中,他们又是无能为力的,反复对比之下会更加激化他们的自卑和痛苦的心理,巨大的反差使得他们难以承受内心的落寞,而人格障碍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逐步形成的。

(二)容易影响未成年人自我认同的构建。

网络暴力信息会使得儿童或者青少年的心智更加空虚,“空心病”年龄范围呈低龄化。 “空心病”是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北大新生中,有30%的学生厌学,有40%的学生认为人生空虚没有意义【22】。徐凯文在提到“空心病”的最大症状是快感丧失,孤独,部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空心病”与抑郁症类似,但是按照抑郁症的疗法却并不管用。“空心病”的成因是因为大学生这类群体出现自我认同的危机。自我认同的构建是21世纪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其包含自我理解与自我实现两部分。自我理解即对自己内在潜力与能力的觉察;自我实现即实现自己宏观的目标,是内心对“客我”(社会化自我)的定位。受“空心病”影响的学生自我认同感较低,与内心深处的联结不够紧密。与内在自我联结度的不够导致了与客观世界的情感隔离,这也是绝大多数患“空心病”的大学生内心孤独的根本原因。“空心”使得当代大学生无法感悟生命的意义。从大的环境下来讲,“生命意义”的困惑不仅仅存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许多中小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未成年人把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投射到游戏中,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显示他们的强大,但是虚幻并不能代替现实;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使他们迷失自我,形成浮夸的“自我”,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青年时期自我认同的构建起到阻碍作用。如果说,当代中国的价值虚无主义是“空心病”形成的社会基础,那么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则使得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空虚,进一步丧失与内在自我的联结。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内心充斥着迷茫和无力,势必影响着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人格的发展,进入大学后患“空心病”的几率更大。

(三)促使未成年人“心灵麻醉”,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 , 现代大众媒介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23】。从微观上分析,遭受网络暴力信息袭扰的青少年精神萎靡,无心学习:他们注意力不在课堂而在网络。注意力的分散致使他们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最终会促成他们形成厌学心理。中国的基础教育向来注重个体的学习成绩,分数的多寡决定了个体在成年早期所在平台的高低。

从宏观上分析,他们会逐步地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是成功者必备的素养之一,社会的转型需要先进思想的推动,只有把零散、碎片化的精神信条加以整合,进一步形成思想上的结晶,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我们党一直在各级学校中宣传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在于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决定着几十年后民族文化发展的厚度。而网络游戏中暴力信息使他们只关注现实中的冲突而不着眼于长久,当下正需要越来越多的儿童与青少年去了解中国,关心世界,未成年人正确的的人格培养关乎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四)极易影响未成年人人际关系的构建

社会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客体关系流派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客体关系理论同样着重讨论自体人格的变化和成长;人们的核心人格是在幼年时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而形成的,但是人格始终处在不断的变换和发展之中,我们在后天与人交往中会发展出新的人格。在家庭中,家长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源;个体在迈入学校之后,同伴则是与其互动最多的客体【24】。被暴力信息所吸引的未成年人在与父母同伴之间互动中会表现出鲜明的攻击性特征:事与愿违,他们便会把他们自己的攻击性投射给外界,投射于与之相关密切的人和物或者社会团体。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对与之互动频繁的客体是充满仇恨和敌视感的。“客体关系之母”克莱茵曾经提出“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指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广泛的应用在人际交往中【21】。如果个体内心对他人充满着攻击和敌意,那么他们的潜意识会诱导他人做出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来伤害自己。他们内心的这种仇恨和敌视部分则来源于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因此,带有攻击性的行为特征势必影响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