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复旦2019

人民网《三评》专题评论话语特色研究

王跃
2019年12月26日14:22 |
小字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

网络专题评论是新闻网站强化内容竞争力、提升舆论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以人民网《三评》专题网页的所有文章为研究样本(N=24),分析主流媒体网络专题评论的话语特色,探讨其提升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的方式。研究发现,《三评》系列评论在文本上具有篇幅短小、标题论辩色彩强、大量使用隐喻等特点;在语境层面通过聚焦批评企业问题、建构法治价值认同等方式来引导舆论,进而发挥主流媒体评论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人民网,网络专题评论,舆论引导,话语分析

一、引言

新闻评论向来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重新夺回话语权的重要武器。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非常重视其观点频道的建设,除了刊发《人民日报》推出的重要评论外,还结合自身作为网络媒体的优势,推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网络评论专题,逐步形成了稳重、权威的频道风格。其中《三评》是人民网近年来推出的重点评论专题。

人民网《三评》系列网评的基本模式是针对一个话题,连续刊发三篇评论,从多种角度对评论对象进行解读分析。与以往专题评论相比,该系列评论“一题三评”的意义不仅是评论数量的增加和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在于能够把问题讲得更透彻、把道理讲得更清楚,充分向社会和公众表明媒体对于一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再加上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和网络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三评”系列刊发后往往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引发公众舆论热议,同时很多评论对象中涉及的企业也纷纷作出回应,正视评论中提及的问题,例如《三评算法推荐》发布后仅一天,今日头条公司便发声回应,表态理解人民网评论中的忧虑,“正视不足,勉力前行”(澎湃新闻,2017)。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人民网《三评》作为网络主流媒体专题评论的代表,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坚持用权威理性的声音有效引导舆论,力求为民众利益大力发声、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也因此在舆论争夺战中把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对于主流媒体网络专题评论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图以人民网《三评》为案例,探讨主流媒体网络专题评论的话语特色问题,分析其话语实践如何实现与大众的情感共鸣、发挥舆论影响力,这将有助于为主流媒体提升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提供启示。

二、文献回顾

(一)网络专题评论

网络专题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中,集中围绕某个话题或某一主题、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旨在进行意见表达和意见交流的、以独立页面立体化呈现给受众的评论形态”。(杨娟,2015:88-94)与一般评论相比,它能够对一个话题进行多向度的信息集纳,进而从多角度发表观点探讨问题,有些专题评论还充分利用文字、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对热点问题解读评析。有学者认为,网络专题评论是最能体现网络媒体原创水平的评论板块,也是媒体打造自身品牌、展示原创能力的重要手段(赵振宇,2017:284-285)。

从现有研究来看,相关成果数量较少,且探讨的问题和研究对象比较集中。有研究者以腾讯网的《今日话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栏目的版式与互动特点、内容编辑特色、缺陷和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杨琳,2013)。还有一篇论文进一步以腾讯网、人民网、凤凰网的专题评论为样本进行对比探讨,从页面设置、编辑手法、传受互动、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杜敏,2011)。学术期刊中的研究与之相似,例如探讨腾讯网《今日话题》栏目设置和内容风格的特点(赵莉斯,2015),以凤凰网《自由谈》为案例研究栏目内容、版面、深度的整合传播效果等(徐燕&陈律言,2015)。总体上来看,现有研究的对象较为集中在商业门户网站,对于主流媒体和党政新闻网站的专题评论研究较少;且研究内容较为关注网页的表面特征,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从话语分析角度解释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实践,与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社会实践之关系。

(二)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研究媒体文本的重要方式,对于话语研究者来说,“媒体话语是种具有社会性、机构性的特定形式的实践活动”(梵迪克,2003:180)。从理论上看,话语分析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部分:文本和语境,“文本部分系统地分析新闻话语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结构,语境部分分析的是这些文本结构产生的认知和社会因素、条件、局限性或影响,从而间接地分析了它们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根源。”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实践,牵涉到文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其本质上是具有建构性的,“它有助于再造社会本身(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它也有助于改变社会。”(费尔克拉夫,2003:60)

国内目前有关新闻评论的话语分析研究不断发展,总体上集中于对《人民日报》之类传统媒体的评论,对于网络新闻评论的分析则相对较少。在相关文献检索结果中,引用量最高的是董天策等人(2013)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的新闻短评为对象所做的研究,他们通过较为全面的话语分析,发现主流媒体在坚持权威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与民众“协商式对话”的范式。

之后的很多研究也采取与其相似的研究方法,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来探讨不同媒体文本的话语方式,其中文本角度基本上从体裁、词汇、句式、修辞、论证等视角进行分析,而语境角度的分析则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各有差异。例如刘诗敏(2016)聚焦《人民日报》针对环境问题所发表的新闻评论,认为其文本话语体现出主流大报与时俱进的轨迹和稳重、严谨的语体风格,语境上的话语基调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只说好话”到敢于预测风险的变化。牛婧娥(2018)研究了《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和叙事手段,发现该报新闻评论话语是建构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并总结出建构知识,形成社会规范、体现社会价值和形成社会共识三种建构方式。本文同样采取梵迪克确立的“文本-语境”话语分析范式,并结合简单的内容分析量化方法开展研究,注意文本实践、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考虑话语实践中存在的具体现实性问题。

三、研究发现

(一)文本分析

1.文章短小精悍

分析发现,人民网《三评》文章的篇幅较小,全体研究样本(N=24)的平均字数约为1136字,其中最长的也不过1423字。此外,文章的段落也呈现较为均匀的分布,研究样本中最长的文章有9个自然段,所有评论文章的平均自然段数量为7。短小精悍是该评论文本的基本特点,这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

 

图1 人民网三评文章字数分析

图2 人民网三评文章段落数量分析

人民网《三评》文章作为一种专业新闻评论,不同于意见领袖评论和草根评论,它是由媒体从业人员、特约评论员等撰写的专业性、深刻性较强的新闻评论作品。在观点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专业评论员为了增强评论说服力、兼顾各方利益关切往往选择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但是如果为了使论点更加全面、论据更加丰富而“长篇大论”,其传播效果往往会打折扣。这是因为“太长的不想看”已经成为电子阅读的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网民的阅读方式正向“浅阅读”变迁,快速浏览、快速消化成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吴燕&张彩霞,2008),因此《三评》采用的“分而食之”的话语策略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较短篇幅内对于观点的重复和强调也更加符合受众的信息认知和接受模式。

2.标题论辩色彩强

新闻评论的标题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其分类标准也纷繁复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新闻评论标题是“对论题范围、主要观点、情感诉求等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戴成法,2017:170),对于观点的呈现方式可以成为划分不同标题的参考标准。赵振宇(2017:210-215)根据新闻评论标题论及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立论型、阐释型、论辩型、比喻型和述评型。虽然这种类型划分也存在一定问题,但相对其他标准来说,这种划分的不同类型界限较为清晰、概括性也更全面,因此,本文对样本标题的分类以此为依据。

 

图3 人民网三评标题类型比例

图4 人民网三评标题修辞方式比例

研究发现,论辩型标题占总体样本(N=24)的62%,是人民网《三评》文章标题的主要类型。以尖锐而鲜明的语言直接否定欲要辨明、批驳的观点或行为是论辩型标题的显著特征,例如《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直截了当地批驳算法推荐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倾向。在一些样本中,此类标题还会呈现出同一个主题下句式相同的排比效果,例如三评“直播答题”的三个标题分别是:《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别拿创新幌子跨越“底线”》《别让铜臭气息误导“游戏”》,用否定副词“别”构成三个结构相同的否定句,从不同角度对于直播答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语气强势的匡正。此外,立论型也占较大比例,与论辩型相反,它表现为对于支持和倡导的论点的正面论述,例如《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监管鼓励并举,满足美好期待》等。卢新宁(2018)认为主流媒体“要有定义事件、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设置议程能力”,《三评》中的立论型标题往往体现出主流媒体对于问题的定性和所倡导的社会共识。

从标题的修辞使用情况来看,判断是最主要的方式,占总体样本的一半,这与评论标题的一般功能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反问修辞所占比例达到33%,有两个话题的评论标题还统一采用了反问句式,如三评国民素质的标题分别为《中国人就是没素质吗?》、《文明传承断档了吗?》《素质能管出来吗?》,三评浮夸自大文风的标题与之类似,分别是《文章不会写了吗?》、《中国人不自信了吗?》《文风是小事吗?》。与平铺直叙的否定句或肯定句甚至一般问句相比,这些简短精炼而又答案明确的反问句在气势和力量上更胜一筹,其中的论辩色彩也更容易让受众感受到评论的立场和态度。

3.论证大量应用隐喻

隐喻(metaphor)是指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比喻来理解体验某另一种事物的方法。隐喻不仅是一种文学修饰表达,而且是存在于所有话语中的、与叙事一样用来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正如学者所说,“当我们通过一个特定的隐喻来表示事物时,我们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建构我们的现实。”(费尔克拉夫,2003:181)

在新闻评论的生产实践中,如果认为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就是生产观点,那么“观点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隐喻智慧”(刘涛,2016)。评论作为一种说理的话语,将特定的经验领域、观点道理隐喻化,是构建现实的有效手段。人民网《三评》文本中大量使用隐喻作为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是衬托事态严重性,引起读者关注。例如在《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中,作者采用了“解‘游戏之毒’”这样的隐喻,文章首先说明这是一款全民性、现象级的游戏,又指出在网络上这款游戏因其对人有较大的诱惑力又被一些人称为“毒药”“农药”,接着顺势引出解“游戏之毒”应该引起全民的思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以鸦片为代表的毒品是近代民族屈辱史的开端,毒品的危害性不仅是个人层面的,更上升为侵害民众体质、腐蚀民族精神的更宏大层面。在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中,毒品也一直是必须严厉打击、不能有任何妥协的对象。将一款游戏隐喻为毒药,事实上直接指出了游戏监管不力所致危害的严重性和采取措施治理的紧迫性。

二是提高表达形象性和生动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喻是一种逻辑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隐喻虽然是其中逻辑性较为隐晦的修辞格,但是有共同文化背景理解基础的喻体却能够强化评论的逻辑性,加深受众对理性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吴庚振,2006:47-65)。例如在《人民网三评“网售处方药”》中,作者给出了这样的隐喻:“唐僧肉”放在面前,“妖怪”们不理智,任由违规违法行为野蛮生长也就不足为奇。在这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通俗意象“唐僧肉”被拿来用做喻体,网售处方药背后的巨大利益显而易见,而“妖怪”也体现出对于一些医药电商滥售处方药的明确反对态度。

三是增强说理的权威性,强化读者认可。这主要表现在隐喻的习惯性用词上,例如作者在《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中写道: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推进器、晴雨表之类的喻体实际上在传统媒体报刊中都比较常见,尤其是官方媒体社论、政论、公文等正式权威的文本,这些有特色的词语一定程度上也逐渐成为了主流媒体话语的一个特色标志。再加上这些隐喻是对发展、民意、社会、道德等宏大概念本体的阐释,更加凸显出主流媒体权威性的符号象征。而对于引导社会舆论来说,权威性其实是主流媒体的独特法宝,充分利用好新闻传播的权威性,有利于分散新媒体空间内的舆论负能量(骆正林,2012)。

(二)语境分析

1.批评指向:以科技企业问题为主

表1 人民网《三评》评论对象统计表

评论生产的前提是选题及其价值取向的确定,一般来说,这种价值取向包括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指新闻评论中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以及新闻规律,后者则是评论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效果。(赵振宇,2017:107-108)从话语研究的视角来看,“新闻价值是专业从业人员共同认定以及新闻媒体面对的公众间接认同的有关事件和话语是否值得报道的观念”,媒体评论什么、以何种立场和态度评论都体现出其价值立场,因此评论实际上是“通过媒体反映了社会话语再制作中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梵迪克,2003:124)

研究发现,《三评》的选题非常关注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例如网络游戏导致的未成年人沉迷问题、算法推荐造成的信息茧房和阻碍创新问题、“新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本垄断问题等。选题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不是转瞬即逝的热点本身,而是由事件所引发涉及更深层面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通病、顽疾以及社会治理、国家发展等更具有时间长度的话题,而且评论角度大多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多问题能够引发舆论的持续关注。

从评论对象来看,除了“浮夸自大文风”和“国民素质”两个话题没有“点名批评”对象以外,人民网《三评》的其他选题基本都涉及一定的具体科技企业(见表1)。《三评》所采取的的批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于出现相同问题的企业集中点名批评,例如在《三评直播答题》中,花椒直播百万赢家、微信头脑王者、搜狗答题助手等具体网络提供商先后在评论中出现,或者揭示这些直播平台出现的严重问题,或者以监管部门整治处罚相关企业作为所提供解决方案的论据;二是先针对有突出问题的单一企业进行评论,进而指出相关行业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逐层递进。较为典型的是《三评百度已死》,一评中重点揭示百度有意建成圈养用户、压榨利润的封闭围栏;二评通过分析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更进一步指出百度事件背后暴露出的互联网巨头当前发展面临的集体问题;三评则上升到互联网企业与时代进步、民族复兴的关系层面。

对于科技企业的树靶式批判,发挥了主流媒体监视环境和联系社会的功能(张原,2010)。人民网《三评》的选题聚焦信息科技发展的现状,及时关切互联网世界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多角度评论的方式引导读者理性探讨,同时为相关企业敲响警钟,为政府和立法执法部门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达到获取社会认可、引导舆论走向的目的。换种说法,即是“利用话语,通过符码的特别使用,而把某些有关话语主题的特定意义置于优势地位,形成舆论、扩大舆论、矫正舆论。”(格雷姆·伯顿,2007:319)

2.价值判断:建构法治认同

本次研究发现,人民网《三评》试图通过在热点事件的分析中构建法治话语来唤醒受众法律意识乃至促进社会法治化共识的形成,并以此引导舆论的发展。这种法治化思维是《三评》系列中各种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论点。

表2 人民网三评提及法律法规统计表

总结来看,人民网《三评》系列评论在建构社会法治认同过程中有三种角色,与之相伴的法治话语阐释方式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立法督促者,倡导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评论对象较多涉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科学技术,很多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堵上”立法漏洞成为法治化思维的首要考虑,例如在《三评算法推荐》中,鉴于精密算法和智能信息平台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作者强调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避免算法走向创新的方面。

二是执法监督者,要求加强执法力度,按照法律法规处理既有问题。例如《三评直播答题》指出“开展直播业务需要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然而现有的直播平台并非都具备完整资质”,对此,作者希望作为监管者的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对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的投机者依法依规予以严厉制裁。此前两者均涉及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名称(见表2),可见评论者对于法律问题具备较高的专业性,而专业性话语对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受众的信任度都有所裨益。

最后,守法呼吁者,不断呼唤企业和民众的法律意识。例如评论观点认为新经济要想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明确资本走向,扎牢法治围栏……以法治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才能让资本有效助推经济发展”,又有评论指出“忽视底线、生命线的企业,即便能够取得一时成功,但长久来看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三评》始终坚持法治化解决思维,或者从正面不断强调法治对于企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或者从反面直接指出突破法治底线的极大危害。类似“明确发展边界,知悉法律底线,了解伦理要求,掌握突破尺度”这样的大原则是《三评》对企业承担起遵纪守法社会责任的基本诉求。对于身为普通公民的大多数读者,评论注重将向大众普及法治观念贯穿到其论点当中,法治意识不断被建构为民众的普遍常识。例如在《三评国民素质》中,作者认为除了对美德的提倡,更重要的是要自觉依法行事,“提高文明素质,管一时靠惩戒,管一世靠涵养法治意识”。可以说“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是系列专题评论对于普通民众的显性诉求。

总而言之,法治话语是《三评》专题评论中解决问题方案的重要手段。新闻评论和法治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法治话语是评论建构法治认同的渠道,新闻评论通过“认知、身份、利益、价值取向认同”等阐释路径,形成了法治认同的基础(尚媛媛,2015:121-134)。

3.作者群与时间:话语生产的不规律

文本生产作为话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话语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梵迪克(2003:123)认为新闻制作受到五个认知因素的控制,其中第五项是制作语境的认知模式,“包括新闻收集日常规范,交稿最后期限和互动限制等常识性知识和具体情况”。评论文本的制作与之相似,评论文本生产和发布情况能够体现出媒体对于评论专题的策略和规划,进而反映评论员对于总体语境认知的模式。

本次分析发现,《三评》的作者群体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即“同一署名作者——不同署名作者”的走向,且后者所占比例更高(见图5)。2017年文本中,“理观”和“羽生”分别完成了《三评王者荣耀》和《三评算法推荐》的全部6篇文章。此后,一直到2019年7月作者是不署名的“人民网特约评论员”评论发布之前,在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这段时间内,三评的作者都是署名的不同作者,即一个三评主题下的3篇文章分别由不同的作者完成,而且除了“又观”在两个不同主题下各有一篇文章外,其他的评论均由不同作者署名。如果不同署名意味着不同作者的话,可以认为人民网《三评》背后有一个较大的评论作者群,从最初的“单枪匹马走天下”到之后评论共同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三评》成了人民网评论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评论持续不断的原创动力,而且有利于评论角度的丰富性和观点的多样化。

从专题定位角度来看,保持集体创作为专题评论赋予更多主流媒体自身的价值观和集体符号色彩,评论观点的权威性因而得以保证,避免出现较多个人关怀为中心的“书生论政”。至于最新一期中出现的“同一不署名作者”,即“人民网特约评论员”的称谓变化是否形成新的趋势或者意味着作者群体新的变化,还有待后续的观察。

图5 人民网三评作者署名类别统计

图6 人民网三评发布时间与发布数量统计(具体解释见下文)

转向时间维度,《三评》系列的发布时间较不规律。从目前已有的8个话题的文章发布时间来看,最常见的情况是连续三天在人民网分别发布一评、二评和三评(见图6,标注“1”的较粗蓝色竖线即表示连续三天以每天一篇评论的速率发布)。但也有的是同一天统一发布,例如“三评网售处方药”在一天内集中发布(见图6标注“3”的较细蓝色竖线),此外还有隔一天再发布第三评、一天发布两评等特殊情况。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转发同样存在以上情况,有的集中整合发布,有的分别发布。从《三评》发布的时间间隔上来看,不稳定性同样突出,最短的只有1个月,最长的则有近5个月之久,平均发布间隔则大约为3个月,相对其他商业网站新闻评论专题周更乃至日更的速度不免显得过长。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三评》的制作管理上,人民网目前并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时间表和相应规范。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应时而使”,在热点出现后才“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从前面分析过的选题来看,除了“百度已死”具有较强的新闻时效性以外,大部分话题并不是“应时之作”,而是人民网主动发掘并设置的议题,例如《三评网售处方药》就是人民网对20家购药APP售卖处方药的情况进行调查报道之后发布的评论作品,又或者是人民网对社会上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所做的评论,例如《三评国民素质》即属于此类。

网络专题评论只有保持较为稳定的更新频率和发布规律,才更有可能被用户接受并记住,形成一定的“忠实读者”,进而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因此,人民网《三评》的策划和评论作者团队有必要进一步规范三评系列的生产和发布,建立评论定时生产和发布机制,谋求更好的品牌效应和传播效果。

四、结语

避免泛泛而谈的“书生论政”,做到言之有物的“老成谋国”,用更宽广视野打造“大评论”——这是人民网对于《三评》系列专题评论的定位。本研究分别从文本和语境层面分析了人民网《三评》的话语特色,发现其评论专题话语实践的特点基本符合所做定位。系列评论文本在篇幅、标题、修辞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而通过聚焦批评企业问题、建构法治价值认同等话语方式来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从而发挥主流媒体评论“老成谋国”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影响。在归纳总结话语特点后,本文还主要从传播效果角度简要阐释了其优点或不足,针对作者群与发布时间等话语实践中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四力”日益重要。新闻评论是有观点有立场的信息,是弘扬主流价值、引导主流舆论的载体,主流媒体应更加重视自身评论内容的建设,提高评论质量和水平,牢牢把握新时代舆论话语权。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今日头条回应“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正视不足,勉力前行[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01874,2017-09-21.

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32-136+144.

杨娟. 网络与新媒体评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第3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

杨琳.网络评论专题“今日话题”特色与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

杜敏.“网络评论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赵莉斯.网络评论专题的编辑与策划——以“今日话题”为例[J].新闻世界,2015(03):39-41.

徐燕,陈律言.网络新闻专题评论的整合效果——以凤凰网《自由谈》为例[J].新闻世界,2015(01):80-81.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35(09):81-91.

牛婧娥.意义、认同与舆论引导:《人民日报》新闻评论话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刘诗敏.主流媒体针对环境问题的新闻评论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16.

卢新宁.提升“四力”,打造大评论[J].新闻战线,2018(21):2-3.

戴成法.新闻评论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170.

刘涛.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J].新闻大学,2016(06):100-108+150-151.

吴庚振.喻巧而理至:比喻在新闻评论中的应用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6.

骆正林.传统媒体是引导舆论的权威机构[J].新闻爱好者,2012(04):1-4.

张原.价值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评论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解释[J].编辑之友, 2010(08):68-70.

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9. 转引自 张原.价值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评论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解释[J].编辑之友,2010(08):68-70.

尚媛媛.新闻评论构建法治认同的作用机制与表现.[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责编:段佩伶(实习)、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