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何蘇六教授--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4期

光影紀年鑄華章 藍皮書裡寫春秋——

訪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何蘇六教授

趙志偉

2013年04月07日15:1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紀錄片是中國傳媒大學(前身為北京廣播學院)幾代人潛心研究的學術領域。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傳媒大學的紀錄片研究一直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擁有一大批紀錄片研究界的權威專家和著名學者,培養了眾多紀錄片優秀人才,蔚為大觀。2010年11月,新建立的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立足國家級重點學科新聞學、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傳播學的學科優勢,整合政界、業界與學界多方資源,汲取、傳承前輩們的文化積澱,以國家高度、學術品格、人文意識為指南,用中國的視角對紀錄片及相關領域進行綜合研究,對中國紀錄片的發展作深層關注和謹慎引領,力求創建具有中國文化特征的紀錄片話語體系,為中國紀錄片的全球影響力拓展進行不懈的努力。本期封面人物有幸邀請到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何蘇六教授,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對紀錄片研究的真知灼見及對中國紀錄片事業和產業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

何蘇六: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首部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主編,2011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光影紀年:中國紀錄影像世紀盛典暨首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大型頒獎典禮的總策劃、總導演,“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首創者,“紀錄片綜合評估系統”首創者。國密蘇裡新聞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百人工程”入選者、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國家廣電總局“十佳百優”理論人才入選者。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主編)、《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2)》(主編)、《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專著)等,總計10余部。紀錄片《母親,別無選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國際青年電視節大獎﹔紀錄片《遷徙的人》獲2007年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最佳長紀錄片獎。先后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六屆國際青年電視節評委會副主席、第20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第11屆長江韜奮獎評委等。

記者:何主任您好,很高興能邀請您來做本期《今傳媒》的封面嘉賓!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基本情況及您擔任主任以來中心取得的主要成就。

何主任:感謝《今傳媒》的誠摯邀請!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紀錄片研究所,2010年11月26日升格為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個直屬科研機構,也是學校重點支持建設的紀錄片機構!紀錄片的研究、創作、人才培養包括與之相關的方面,在中國傳媒大學歷來都有一個好的傳統,時間較長,積累較多,成果顯著,目前活躍在國內紀錄片界的很多大牌導演都是出自傳媒大學,比如《大國崛起》、《故宮》、《舌尖上的中國》、《走向海洋》等紀錄片的創作者。

在2010年11月26日中心成立時,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大力支持。國家層面上開始扶植紀錄片,出台了《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倡導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提高文化軟實力。

近年來,娛樂至上,但娛樂之后留下來的東西很少,反而會給社會或者一代人把一些文化的、傳統的東西稀釋掉,對國民的素養和整個社會文化的氣質構建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開始了對娛樂進行糾偏,防止過度娛樂化,一些媒體、社會文化學者都有這種呼聲。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的著力點就在於通過紀錄片這種文化味較重,相對於那些娛樂節目來講,是嚴肅、嚴謹、科學的文化產品,作為整個文化生態中的組成部分,不要過渡邊緣化,要有他自己的位置,讓喜歡的人能看到好的片子,讓有能力的人能夠有機會創作出好的片子,而且大家可以分享交流!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一方面是歷史上就有對紀錄片一以貫之的理想,另一方面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做一個引領和鼓舞,當時就確定了中心的16字方針“國家高度,學術品格,國際視野,中國風格”。中國傳媒大學的蘇志武校長對中心有很多政策支持,促使中心有個很好的平台。目前,中心涉及到政策研究,給政府部門提供智力支撐,產業研究,行業標准的研究,國際交流,學術論壇,包括高端人才的培養等。特別是一些重大題材的規劃,為國際、國內紀錄片界的交流搭建了一個較好的學術平台,比如,中心成立的第一年推出了3個主要項目,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立足平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匯集了中心很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各方面的資源。2011年出了第一本《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是首部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包括整個紀錄片業態的現狀描述及發展方向,包括國外同行業,是一個全方位的總結。

第二件,是紀錄片評估體系的建設。中國紀錄片要進行產業化、規范化的發展,進行國際化的交流,就要有一個標准,因此中心就研發了國內首套紀錄片評估系統,系統包括作品的評估,包括商業、學術、主流產品﹔人的評估,不同的崗位包括導演、攝影、制片人﹔機構的評估,包括生產能力、營銷能力、傳播能力等。這套評估體系,第一填補了行業空白,對整個行業提供了標准和規范﹔第二可操作性強,目前從各方面反饋回來的信息看,都對評估體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不過目前是試運營階段,國內的各大機構包括國外的一些知名紀錄片制作機構也都在用這套體系作為測試工具。

第三件大事,就是“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的設立、評選和頒獎,其中參評的作品也是用這套評估體系來評的,事實証明效果很好。“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也是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所做的開創性成果之一,去年是第一屆,對一百年的中國紀錄片做了一個梳理。去年的關鍵詞是致敬,致敬的意思就是對紀錄片人、紀錄片行業,讓社會更多的人知曉,讓媒體更多地關注,所以在大會上用一種庄嚴的,有儀式感的形態來展現,是去年紀錄片和文化界的一個焦點!這三件事對中國紀錄片界做了一個研究方面的補充,在有些方面建立了一個標杆,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獲得了比較高的評價。

記者:據悉,“皮書”一詞,最早源於政府部門對某個專門問題的特定報告。現在普遍認為,“皮書”是專家學者或科研院校專業人員發表對現實或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某一方面的理解和認知,其看法和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目前在我國,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皮書”系列,業已成為圖書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品牌。2011年,您主編的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后,引起極大反響,您怎麼看?這本皮書有何特色?

何主任:2011年是第一部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用了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連續五年的調研數據,較全面地收集了國內研究紀錄片生產傳播營銷機構的數據,對這些數據整理歸納分析之后,對中國紀錄片業態有一個比較客觀全面的描述,藍皮書裡面包括很多的產業報告,院線情況等方面,第一次對中國紀錄片做了一個全面的盤點梳理,有人評價它是中國紀錄片的“Google(谷歌)地圖”。

之前一些相關的書只是碎片式的,現在是一個全面的描述分析,許多紀錄片業界人士感覺它適時、適用,並且有很多啟發。這本藍皮書,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如“格局”、“布局”、“開局”等,“格局”是指整個中國紀錄片的格局,“布局”指在新時期裡中國紀錄片從各方面,高端的政策,中端的管理部門包括國家電視台,低端的生產機構等,對新的布局展開了應對之策。

此外,我們也提出了一些預測,把2011年定位新的“開局”之年,很嚴謹地來探討紀錄片的現狀、走向和未來,有學理性,有現實價值,也有實用價值。

記者:2012年11月底,您主編的第二本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2)》出版后,再次引起業界廣泛關注,這次又有哪些新的亮點?

何主任:2012年的紀錄片藍皮書比第一年做得更加扎實!2011年的一些預測在2012年不少都已經實現,2012年有很多大的紀錄片事件,對紀錄片的發展來講有一個很好的呼應,國家的扶植政策,《舌尖上的中國》事件、紀錄片頻道社會化的創作等,新的機制和理念對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我們2012年的紀錄片藍皮書也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概述,“制造”、“營造”、“打造”、“創造”,對中國紀錄片的生產規模、形態作了研究,對紀錄片發展環境作了分析,包括紀錄片傳播,跨文化傳播的現狀和環境分析,也對於在新的多媒體、新媒體、媒介融合環境下,紀錄片在生產傳播以及產業化方面等帶來的新現象作了一些分析,這也是一個新的亮點。今年的藍皮書中,多了很多專門化的產業報告,新媒體、民間紀錄片、城市電視台的,院線的包括紀實頻道、國外一些紀錄片機構的生產和經營模式等,紀錄片業界人士看過之后認為很有參考價值,很實用,既體現了中心核心的研究成果,也吸納了一些業界、學界,包括國外一些智慧來共同打造中國紀錄片發展的新思路。有兩個新增的專題:少數民族紀錄片專題研究,對國內主要少數民族的紀錄片作了一個盤點﹔國外紀錄片文化政策專題研究,包括法國、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的紀錄片政策,這也是今年藍皮書另外一個重要特色。

記者:2011年12月,由國家廣電總局支持,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光影紀年:中國紀錄影像世紀盛典暨首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聲勢浩大。作為盛典的總策劃、總導演,您能簡單闡述一下嗎?

何主任:這個盛典2011年是第一屆,主要是致敬,要讓社會、媒體、領導,其他社會各界人士對紀錄片界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了解這個社會尤其是紀錄片在各個歷史時期產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文獻書寫歷史的作用,引領社會,喚醒凝聚民心,在不同時期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就用了一個比較有象征性和儀式感的大型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走紅地毯,大家都很感慨,匯集了500多位中國紀錄片同仁,在這樣一個場合這是空前的。2011年是中國紀錄片百年盛典,回顧紀錄片百年來的風雨歷程,大家都很感慨,有一種自豪感,同時也讓社會其他各界的人感受到紀錄片人及紀錄片本身特殊的品質、精神和文化氣質,效果非常好,我們設立了9個學院獎,獲得者包括最早的延安電影團,荷蘭的紀錄片大師伊文思(他對中國的紀錄片創作在很長時期都起到了關鍵作用),紀錄片的創作前輩陳漢元先生、劉效禮將軍,中央電視台高峰副台長,中國教育電視台康寧台長,紀錄片界名氣很大的導演康健寧先生,國內第一個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的總監應啟明先生,紀錄片教育家朱羽君先生,從各個方面對中國紀錄片百年作了一個梳理。

記者:剛剛過去的2012年,同樣在人民大會堂,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落下帷幕,是否意味著“光影紀年”已經成為紀錄片界的年度盛典,今后將每年舉辦一次?您有何期待?這將對中國紀錄片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何主任:會成為年度性的學院獎項,每年舉行。中國紀錄片本身比較弱,和國際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資源沒有整合。以后我們會把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很多的研究成果,比如說紀錄片藍皮書、紀錄片評估體系這些成果,或者中心做得很多課題,更多地植入到“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的評審、頒獎晚會過程中,把很多可持續性的、有生命力的、有國際理念的、有學術品格的東西植入進來,對整個中國紀錄片的多元化、國際化、規范化、產業化、學術化進行全方位的關注、跟蹤、推進或者是引領,這樣對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化,提升紀錄片的生產能力、傳播能力,包括產業化都會有一個推進。而且,以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也會慢慢延伸出來一些實質性的交流平台,包括論壇、觀摩展映交流活動、高端培訓等,這些需要堅守方向,把住自己的資源,同時也會開創一些新的平台,都將會對中國紀錄片發展有一個正面的影響。

記者:請您談談第二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盛典,與第一屆有何不同?

何主任:這一屆核心是對年度作品的評獎,對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期間的作品作了全面的盤點和梳理,與第一屆相比,核心內容構成已經轉移,主要是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形式上和第一屆一樣走紅地毯,但第二屆的核心詞是尊重,整台晚會都體現了尊重,每個參賽作品都打在了晚會現場播放的大屏幕上,讓大家都能有機會走人民大會堂的紅地毯,讓大家能彼此問候、致意、分享。第二部分,是對過去20年的中國紀錄片,即1993年至2012年的回顧和梳理。第一屆是對中國紀錄片一百年的回顧,對近20的紀錄片梳理得不夠細,所以今年特別設立了這麼一個單元,對近20年的紀錄片做了仔細的盤點,評出了5個特別貢獻獎,《大國崛起》的總導演任學安、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張以慶、蔣樾,張麗玲一直關注在日本留學的華人留學生,她的《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做得也很好,我們選了這5個有價值、有代表性的紀錄片人。第三部分,做了一個世界紀錄片新趨勢的發布,從技術語言、手段、形態以及新媒體環境下的紀錄片發展態勢。第四部分,是具體的年度作品評獎,設置了11個獎項,最佳長紀錄片、短紀錄片、微紀錄片獎,最佳國際傳播獎、中國題材(國際制作)獎,最佳新人獎,最佳大學生作品獎,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及評委會大獎。參評單位很踴躍,評獎的辦法也很嚴謹,評審的過程中,嚴格按照中心研發的紀錄片評估體系,摒棄了以往的經驗性的非嚴謹科學的評價方式,按照體系的指標參數為依據,採取了回避制度,利益相關者尤其是有媒體生產機構參評的機構人員不得作為評委。評審程序是客觀公正的,嚴格按照學術的標准來評,最后的結果大家也都很滿意,感覺和其它機構評出的作品不一樣。

記者:您是如何想到創辦“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以下簡稱“學院獎”)的?作為創辦者,您的理想是什麼?

何主任:“學院獎”的初衷,其實是我自己心中很久的願望。參加過很多國際評獎,也當過很多評委、電影節的主席,相比之下,國內的評獎比較單一,有的時候沒有一定的標准,國際的多元化可以借鑒,而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是一個學術科研機構,應該有一個學術的標准來對中國紀錄片做一個全方位的價值判斷,有必要在中國紀錄片的評獎中有一脈是以學術為主導的評獎。我們認為,這種評獎更接近紀錄片本性、紀錄片美學價值,更有利於紀錄片的良性發展、國際交流、跨文化傳播。用中心首創的紀錄片評價體系對中國紀錄片做一個梳理,這是最主要的初衷,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評獎活動讓中國紀錄片人有另外一個交流的平台,彼此間真誠的、藝術化、無功利的交流,找到一個方向性的東西,對紀錄片行業做一個吹鼓手,讓其他人對紀錄片投入更多的心力。紀錄片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文化產業,從產業的角度來說,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對文化的積澱,社會文化氣質的塑造,國民素養的提升,都有一個很好的幫助作用。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此時代背景下,包括成立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編年度性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創辦“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您做的所有努力都與紀錄片有關,都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密不可分。在這過程中,您做了很多前人所未作的貢獻,覺得成就如何?

何主任:還是讓業界、媒體、學界去評吧,自己努力在做一些有開創性的、填補空白,有現實意義的工作,做了一些前瞻性的東西,整體來講或者是從效果來講、同行的口碑來講,做得還可以。當然,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上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比如創作方面,中心也一直在計劃要有自己的作品,這也是2013年做的很重要的一塊,要做一些標志性的作品出來。此外,“學院獎”的品牌推廣、影響力方面,也想做得更加專業化,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品牌,這需要更加專業的營銷團隊,學術內涵、標准我們沒有問題,品牌的營銷推廣方面需要更多的心力來做,要做得更加細致一些。

記者:在文化強國戰略中,紀錄片能夠源源不斷發展的生命力在哪裡?

何主任:紀錄片主要有記錄、文獻的功能,本身就是記錄現實,現實本身就是紛繁多彩,不斷在變化延伸的,題材源源不斷。而且,紀錄片的品性也和現實一樣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情,紀錄片記錄一個過程的時候也一樣,它有無限的魅力,它有傳承文化的功能,有極具跨文化傳播的功能,文化折扣率最低,是跨文化傳播交流最好的一個產品、一個載體。如果經營的好,也是具有商業價值的文化產品,它的產業鏈、營銷模式、生命周期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舌尖上的中國》所帶來的轟動,包括國際上有一些紀錄片傳播機構、營銷機構的成功,說明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實踐的過程中對紀錄片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記者:除了以上大手筆的濃墨重彩,近二十余年來,您在日常教學、科研、創作、行政及多種國內外學術交流、社會活動方面等,也都細心勾勒,博學多能,取得碩果累累,有學生評價您是,“詩人氣質導演風范,領袖才華學者型男”。您成功的經驗能否跟讀者分享一下?

何主任:很簡單,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是自己的原則。首先,做事的格局要大一些,從大一點的格局去思考、去做,可能事情會更有意義一些。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的事,特別是大的事情也不多,要在一個大的格局上去設計,做有價值的事情。其次,要創新性地去做一些事情,沒有人去做的事情要開創性地去做,這樣才會有人關注,有影響力,做起事來才會有激情。第三,要做有現實意義的事情,真正有大的影響的不是小眾的事情。現實是這個行業,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有號召力和影響力,才能有人來呼應,這也是特別重要的。第四,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做得很勉強,想象力就會差一點,狀態也會受影響,所以還是做喜歡做的事情。我比較喜歡階段性地做一些事情,一個階段做一個事情,就會特別投入地去做。當然,弦也不是一直繃在那裡,有時候也要鬆下來,繃緊的時候全力以赴去做,有的時候也會很休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太忙亂,比較從容。因為對做的事情心裡比較有數,包括它的出發點、過程以及結果、后續的影響等,都在自己的設計當中,所以做起來比較從容。最后,要特別感謝領導、朋友、同仁及自己的團隊鼎力相助和支持,個人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

記者:其實,您的運氣也不錯,早在攻讀碩士學位時,您的紀錄片作品《母親,別無選擇》就已經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國際青年電視節大獎”,起點很高。您怎麼看?

何主任:自己還是比較幸運,有些好的機會。當我認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會特別專注,我會全力以赴,調動各方面去實現它,包括學生時代的作品,那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之前我連攝影機就沒有摸過,更不要說編輯機房,都沒有碰過,都是一個人一邊摸索一邊學習,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自己通宵學習摸索,通過這部片子學會了技術語言的東西。以前沒學過電視、電影,和同學比,自己是少數,非科班出身,讀研究生的幾年我花的心力,看的書要比他們多,加上自己的人文素養還不錯,對做紀錄片來講這一點是最難得的,對人的人文關懷,對人的共通問題的思考,對人性的關懷,這些對做紀錄片尤其是國際交流很重要。總之,有一些運氣,但是了解背后這些之后,就不光是運氣了。

記者:多年來,在大學生群體中,由您擔任評委會主席的影像大賽“半夏的紀念”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給很多對紀錄片懷抱夢想的年輕學子搭建了一個初試身手的平台。作為這項活動的主要負責人,能談談您的感受嗎?

何主任:這個平台經營了快十年了,是國內大學生中有影響的一個品牌和平台,也是我投入、用心較多的一個活動。我也會把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的一些新聞氣質,紀錄片的氣質帶到大學生作品的評選當中,這個過程中也要塑造一些價值,這些價值和電視與新聞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是契合的,和學科文化的氣質是契合的,所以我會經常與其他的評委和老師們探討如何打造一個特殊的學生活動和平台。這個活動緣起SARS期間,注定有一定的責任在其中。我自己的創作課當中也會讓學生把這個平台當成一個夢幻般的理想平台,鼓勵學生去參加、獲獎,要把這個品牌打造得有光環,神聖化一些。

我自己輔導學生作品的時候,按照一個大學生作品的概念去打造,要有專業素養,有新聞紀錄片氣質,有社會責任,這些方面有著一個很好的引導,對培養一個學生,培養一個傳媒人才,培養一個記者,或者一個紀錄片導演,都是可以結合起來的,這一塊自己花得心力也是很多的,裡面的作品越來越好。我們每年都會請國外的評委,有一定的國際化水准,對中國學生的作品,對“半夏的紀念”參評的作品,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是我們做得最成功的一個標志。

記者:毫無疑問,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是一個悠久而年輕的學術機構。作為中心主任,今年有何計劃?除了常規的“光影紀年”盛典、藍皮書發布等,還會有什麼驚喜送給大家?

何主任:常規的項目中也是會有創新,新的內涵植入的。2013年,我們會比較用力地推行紀錄片評估體系的運行,在運行中體現價值。此外,中心網站的建設,數據庫的建設會大力推進。在創作方面,力爭推出令社會各界滿意的由中心監制的作品。

記者:2013年,新的展望,新的期待,請您對《今傳媒》說幾句話。

何主任:陝西是個特別有文化的地方,歷史給予那片土地、那裡的人們特別的恩賜,注定那裡的學術刊物關注和思考的東西較有分量!《今傳媒》能關注紀錄片,說明雜志的品格之高,有自己難得的核心價值和學術品格,希望堅守,不要輕易改變氣質!最后,謝謝關注紀錄片!

(作者簡介:趙志偉,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傳媒、影視藝術研究。)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