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非法買賣橫行網絡 賣家稱"想要的我都有"--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個人信息非法買賣橫行網絡 賣家稱"想要的我都有"

王鑫昕

2013年04月08日07: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在網吧裡被抓獲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正在跟網友談業務,QQ對話框和保存著業主名單的文件夾還沒來得及關閉。成都市公安局供圖

  成都警方打印的“成都1818樓盤業主名單網”首頁截圖,該網站已被查封。

  因為把樓盤業主的個人信息當商品賣,成都的3個年輕人攤上大事兒了。在成都警方日前破獲的一起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中,3人被抓獲,隨后被取保候審。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個人信息泄露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個人信息買賣的違法行為仍然十分普遍,並尤以互聯網上為甚。

  “出錯率幾乎為0”

  今年1月,一名網友通過微博向華西都市報舉報,有人在網上公然售賣成都市上千樓盤的業主信息,並在網站中公布了上百個業主電話,供客戶試用。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試用名單”中隨機挑選了5名業主的電話,撥打過去后發現5人的信息准確無誤。記者又從網站公布的信息中找到一個“業務”聯系電話。撥通后,記者假稱需要購買樓盤業主信息來做業務推廣,並隨口報出5個樓盤的名稱,詢問是否有相關業主信息售賣。男子查驗后說,所有5個樓盤的業主信息都有,每個樓盤信息售價200元,5個一起買的話,還可以打折,“900元就行”。

  這家域名為“www.1818md.com”的網站目前已被查封。在警方提供的網頁截屏中,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網站首頁欄目分成了“最新樓盤業主名單”、“高端樓盤業主名單”、“別墅樓盤業主名單”等幾類。

  在題為“為什麼選擇我們”的說明欄目中,網站宣稱,每個樓盤都清晰記錄客戶的姓名、電話、住址、單元、棟數、面積和成交價,“出錯率幾乎為0”。

  他們還以自信的語氣寫道:(這些業主)都屬於貴公司的消費群體,顯而易見,一目了然。不關(原文如此,應為“不管”——記者注)是你電話營銷還是通過郵送廣告DM,都精確地達到你們公司廣而告之的效果。

  在這個網站“購物”,不僅有“你在線的時候我們絕對都在線”的咨詢QQ號碼,還能“享受規定期限內無理由全額退款的保証”。

  事實上,從開始做這門生意到被抓獲,“倒霉”的犯罪嫌疑人黃某和彭某總共賺了不到1萬元,最大一筆生意的銷售額也僅1000元。

  辦案民警說,這類生意靠的是“做量”。同一個樓盤的業主名單,他們可以多次銷售。

  按照分工,業主名單掌握在黃某手中,他過去在裝修公司工作的時候積累了大量業主名單。他的朋友彭某則負責網站建設和維護。

  從裝修公司離職之前,黃某僅以此作為開拓業務的資源,並沒有用於銷售牟利。直到他離職后在網上看到有人在銷售業主名單后,他才決定模仿著做同樣的生意。

  他通過與裝修同行交換、網購和向小區保安購買等方式積累了業主名單,最后掌握了成都市范圍內的近2000個樓盤的業主信息。

  每個樓盤的業主名單以一個EXCEL文檔的形式保存在電腦裡,均價是每個樓盤200元。樓盤越新,價格越高。

  警方在嫌疑人的賬戶中發現了多個200元、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等額度的交易記錄,其中多為銷售業主名單所得款項。

  做貴金屬理財業務的廖某看到了那個名為“成都1818樓盤業主名單網”的網站,他聯系到賣方,花了1000元買了5個樓盤的業主名單。這是黃某做的最大的一單“業務”。

  辦案民警說,裝修、售樓、金融等行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信息,同時他們也需要更多的新客戶信息,以此開拓業務。

  在接到華西都市報記者的舉報后,成都市公安局情報處一大隊成立專案組,於今年1月29日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黃某和彭某。在網吧裡被抓獲的時候,他們正在網上談業務,QQ對話框和保存著業主名單的文件夾還沒來得及關閉。

  警方又根據嫌疑人的交待,抓獲了購買業主信息的廖某。他們均涉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大點的城市高端資料都會有”

  事實証明,大量業主對自己個人信息被泄露的事實一無所知。在接到記者求証電話的時候,5位成都業主均表示茫然。

  而在互聯網上,類似的網站還大量存在。記者以“售業主名單”為關鍵詞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發現了不少買賣樓盤業主信息的網絡帖子,還有的可以提供車主信息和高端白領電話及個人信息。發帖人有的留下了QQ號碼,有的則留下了手機號。

  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其中一個帖子中留下的QQ號碼,以購買樓盤業主名單的名義聯系上一位昵稱為“小李”的賣主。這個賣主掌握的個人信息資料,數量之大令人咋舌。

  小李QQ資料地址顯示為杭州,自稱是信托公司的職員,他手頭掌握的個人信息是公司從別處購買的,用於開拓業務,“我現在拿這個賺點小錢而已”。

  在QQ截圖中,記者看到,一個1.81TB容量的存儲器中,保存著1.59TB(約1631GB——記者注)的資料。“市面上所有的資料,我基本都有。”小李留言說。

  廣州業主、杭州業主、長沙業主、2012車主、2013成都資料、2012高爾夫會員、銀行VIP、2012培訓……小李截取了文件夾裡的部分文件名單,發給記者看,証明他掌握資料的完整程度。

  “你想得到的,我基本上都有。”小李說,“信托名單、企業通訊錄、銀行內部通訊錄也都有。銀行內部通訊錄是全國的,上海、北京、杭州、廣東這邊比較全。企業通訊錄有全國的,大城市基本上有。信托客戶四川肯定有,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都有。大點的城市高端資料都會有。”

  樓盤名單的價格按照小區新舊有所區別。按照小李的報價,如果是2012年的小區,每個樓盤的名單300元,如果是2012年之前的,則是200元。如果打包賣,價格是1500元。小李說,光杭州業主名單的文檔文件就有200M了。

  若是購買整個存儲器裡的名單,則要花兩萬元。小李說,他已經賣出去兩個了,“現在有人買我都報1.5萬元,你要的話便宜點給你也沒事”。

  作為試用,他給記者發了兩份名單。一份是某銀行杭州高新支行截至2012年10月31日的通訊錄,裡面囊括了該行從行領導到櫃員的200多個員工名單,內容包括姓名、職務、辦公電話、移動電話和郵箱。

  另一份是浙江杭州某知名地產有限公司2011年通訊錄,裡面有從公司高管到全國各地員工姓名、職務和手機號碼,人數更多達近5000人。

  中國青年報記者分別致電上述名單中某銀行杭州高新支行的行長、杭州某知名地產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綜合管理部負責人,三人均表示號碼信息無誤。他們說,自己並不知曉內部通訊錄被泄露,也不知道從什麼渠道泄露的。

  事實上,像小李這樣在網絡上公開買賣個人信息的現象十分普遍。

  來自公安部的消息說,繼去年連續兩次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並取得重大戰果后,今年初,公安部再次部署指揮北京、上海、江蘇、廣東、重慶等23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第三次集中行動,嚴厲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

  截至3月中旬,全國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26名,破獲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件651起,打掉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實施犯罪的團伙263個,查獲被盜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10億條,破獲綁架、敲詐勒索、暴力追債、電信詐騙、非法調查等犯罪案件上萬起。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