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楊家將》海報
《忠烈楊家將》於4日在全國上映,片中“七子去六子回”的關鍵劇情和“楊家將”真實的原貌成了不少觀眾“考據”的熱點。年輕觀眾對“楊家將”的故事比較陌生,究竟在史實、演義和電影中分別是怎樣的呢?記者經過查閱大量資料,獨家揭秘這一門忠烈的三種版本。
楊令公:真實的他絕食而亡
史實:歷史上真正的令公楊業本名楊重貴,因對於防御遼國有豐富經驗,被朝廷委任掌管山西一帶的駐防事宜,人稱“楊無敵”。公元986年,宋軍大舉北伐攻遼,楊業、潘美率軍北上,和遼國蕭太后率領的遼軍對抗。主帥潘美與監軍王侁迫令楊業出戰,楊業自知不敵但仍力戰,終被陷於陳家谷口(今山西朔縣南),重傷被俘絕食而亡,年約60歲。
演義:《楊家將》演義中的楊業,人稱“金刀令公楊無敵”,和遼國打仗時被困兩狼山,盼援兵不到突圍未果,至蘇武廟李陵碑前,絕望與飢渴交加,碰碑而死。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楊令公一樣是在李陵碑前碰碑而死。不同的是兵困兩狼山時,他的7個兒子沖進來和他一同殺出。最后死也是死在兒子們面前,算是給了英雄一個安慰。
楊大郎:鎮守邊關時因病去世
史實:楊業娶折氏(“折”被演化成“佘”,其妻也演化成佘太君)為妻,生七子,為楊延朗、楊延浦、楊延順、楊延玉、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長子楊延朗的“朗”字因犯了當時的聖諱,所以更名為楊延昭。歷史上的楊大郎最終在鎮守邊關時因病去世,終年57歲。
演義:《楊家將》演義中的楊大郎叫楊延平。當時遼國皇帝假意要和宋國議和,邀宋太宗趙光義在金沙灘舉行“雙龍會”,意在將宋室一網打盡。楊大郎因長相和宋太宗相像,因此在雙龍會假冒宋太宗,突圍時被亂箭射死。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楊門七子為了救父而集體殺進兩狼山並帶父突圍。楊令公死后,“楊家將”要將他的尸身送回國,為了讓兄弟們有時間逃脫,大郎抱著必死的決心孤身對抗遼軍八十精騎,最終戰死。
楊二郎:連斬遼國18員上將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楊延浦,基本沒留下什麼故事。但在《楊家將》演義中,二郎楊延定也是一員猛將,使八寶赤金槍,曾在陣前連斬遼國18員上將。雙龍會時,他代南清宮八王千歲赴宴而死。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楊二郎和楊大郎一樣,也是為了兄弟們可以逃脫而甘願犧牲的人物——他原本已經走了,但又折了回來,和楊大郎一起對抗遼軍,死在遼國戰馬蹄下。
楊三郎:電影中成最帥氣主角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三郎楊延順默默無聞,但在《楊家將》演義中,被改名為楊延光的他在北遼陣前斬將奪旗,如入無人之境。金沙灘一戰中,被馬踏成泥而死。
電影:到了《忠烈楊家將》裡,周渝民飾演的楊三郎擅使弓箭,頗具現代戰爭中狙擊手的味道。片尾他和遼軍弓箭高手蕭風在蘆葦叢對決的場面,頗有《英雄本色》的神韻,最后死於耶律原的暗算。
楊四郎:歷史上七子唯一殉國者
史實:歷史上的四郎楊延玉,是楊門七子中唯一一個殉國的人。他曾隨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
演義:在《楊家將》中,四郎楊延輝被寫成楊家將中唯一長壽的一位。金沙灘一戰被俘,被遼國招為駙馬。15年后,他過關探母助宋破遼,得以與家團圓。因此在京劇中,《四郎探母》一直都是名篇。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四郎和五郎一起將烽火台點燃,堵死去路與遼軍展開?殺。身受重傷之際,二人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一起將眾多遼軍推落深崖,但兩人也隨之落下。
楊五郎:出家五台山后再度出征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五郎楊延環官拜殿直,而在《楊家將》演義中,他被改名為楊延德。在瓦橋關前單人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在金沙灘一戰中受傷,后皈依佛門,在五台山為僧。但大破天門陣的時候出山,之后也多次出面扶助楊家后代立功。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身為軍醫的五郎和四郎一起將眾多遼軍推落懸崖,不過導演於仁泰並沒有拍出兩人的結局,給觀眾留了一個懸念。
楊六郎:演義和電影基本一致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六郎楊延貴同樣官拜殿直﹔在《楊家將》中,改名為楊延昭的他也是金沙灘一戰中唯一一位返國的楊家將,后來病死在關外﹔
電影:《忠烈楊家將》開篇就安排了一段他和柴郡主的愛情戲。六郎背著楊令公的尸身回國,耶律原一路追殺,六郎最終以楊家回馬槍將其刺死,是影片的點睛之筆。
楊七郎:演義和電影同樣悲壯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七郎楊延彬沒有太多內容,但在《楊家將》演義中,七郎楊延嗣是最具悲劇性的一個人物。因爭帥印擂台上打死太師潘仁美之子,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綁在芭蕉樹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
電影:《忠烈楊家將》中,楊七郎依然很悲情。因為打死潘仁美之子潘豹,這才引發了潘仁美對楊令公一家的報復。兵困兩狼山時,他突圍向潘仁美求援。但潘仁美假稱他是遼軍探子,將其亂箭射殺在城牆下。(記者曾世湘 實習生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