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播勞春燕(宋心蕊 攝)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宋心蕊)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由新浪新聞中心及傳媒頻道承辦,清華大學提供學術支持的專業與責任——中國媒體災難報道研討會召開。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勞春燕在研討會上分享了蘆山地震報道經驗,她表示,媒體人應該秉承專業主義理念,用專業主義標准,提供專業主義信息。
勞春燕透露,蘆山地震發生后,中央電視台立即啟動了直播報道任務,140人的採訪隊伍奔赴前線。但后方留下的團隊則僅有14人,基本為《東方時空》的班底,並確定了“傳播信息,服務救災”的報道核心。在這次地震直播中,勞春燕也以精准得體的主持風格和敬業的工作態度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勞春燕總結出了災難報道的“四個度”:第一是新鮮度,災難報道初期信息匱乏,記者應拓展信息來源,努力從各方取得第一手信息。第二是准確度,災難報道中“准”比“快”重要,后方編輯團隊拿到前方記者發回的消息后,應該經過甄別和過濾,並跟前方求証后再給予報道。第三是精確度,災難發生后相關部門的新聞發布會往往會提供籠統的信息,媒體報道時應關注細節,提供精確數字。第四是清晰度,在大量信息碎片涌入時,應該對素材進行盤點梳理后,再傳播給受眾。
勞春燕認為,新聞是一份需要具備專業主義精神才能做好的職業,尤其在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競爭時更需要提供專業產品,個人專業素養和團隊專業架構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