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所以醫生可能要再謙卑一些,不僅僅是在用他的武藝去証明或者打敗什麼東西。隻有這樣,醫生開始這樣改變,病人也不會再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放在某一位神醫、神丹妙藥或神功上面。這樣才是一個正常的醫生和正常的病人。這樣他們才會有正常的生活,這才是平人。當所有環節的力量都化掉,哪裡還有醫生和病人。
林杰:其實更需要醫生作為家長去教導小孩,或是以兄長或者朋友的心態去關心和幫助病人。讓病人感覺到不孤單、有溫暖,有依靠,才是最重要的。
李辛:在心理學治療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則,醫生不能給病人提供任何具體的建議,只是通過交流,來幫助病人自己澄清他現在的生活,和他的想法以及他最終的需要,最終是讓病人融入他應該有的生活,自己做出選擇,讓生活來治愈他。
林杰:讓生活狀態來治愈他,這是符合時空的狀態,是鮮活的,博大的﹔而讓身體本身來調整他,則隻能算是第二步,它帶有局限性,僅僅是個體的一種掙扎。生活狀態包括他的家庭、他所處的社會,也包括他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強調了各種心態和適應能力。而對於他個體來說,他的身體內部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監控、自我清潔能力,的組合和選擇同樣也是很必要的。
李辛:這些能力絕不僅僅只是在免疫-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和大腦內,也不僅僅是我們所說的五臟、氣血或者經絡,它其實是整個生活。
林杰:身體內部的神隻有與外界溝通,與天地之間靈氣的接通才是最重要的﹔天地之間的正氣進入他的體內的時候,才能相對圓滿地完成他內部的某種調整和調節。
李辛:或者在另一方面,隻有當他自己跟周圍,跟他的家庭、生活、工作、人際都處於相對流通和自然的狀態,他的氣脈才不會有這麼多堵塞。
林杰:每個人的某個臟腑也好,整個身體也好,都有接收的渠道,猶如天線,這個天線一定是開放性的,它才能接收到更好的信息﹔還要有一個選擇性在裡面,隻有做到既有開放性又有選擇性,才能收到他需求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