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在數字電影中的延展與審思

劉韜  鄭海昊

2016年02月24日14:25  來源:視聽
 

摘要:隨著數字技術的持續升溫,“數字電影”已經不再是一個新生事物,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將其視為技術變革的必然產物。數字電影的視效魅力不斷打破人類的邏輯局限,然而,與此相對應的美學理論卻發展遲緩。本文意圖從接受美學的角度透析數字電影本體,分析、歸納其美學特征,為數字時代影像美學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數字電影﹔接受美學﹔數字技術﹔電影美學

1967年,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了“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tic)的概念。在他看來,美學的實踐分為生產、流通和接受,而接受正是美學實踐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其核心在於從受眾的心理感受出發去構思,從接受的角度出發去創作。這個概念一經問世,各種藝術門類紛紛以此作為創作或評價作品的標准。

一、接受美學與電影結緣

從20世紀開始,數字技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整個世界,並按照摩爾定律成指數發展。現如今,數字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重構了各大藝術門類。其中,影響最深刻、形式最鮮明的一類藝術即為電影。由數字技術為其披上的華麗外衣使得傳統電影脫胎換骨,擁有了“72變”。以21世紀數字電影為參考,電影中無數令人驚嘆的超時空視覺奇觀和虛擬場景都在彰顯著數字影像在技術上的日益成熟。然而,即便電影有數字技術加身,卻仍然無法逃脫接受美學的審視。但是,隨著電影的革新,接受美學也在不斷地演進相關理論,對數字電影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接受美學在數字電影中的延展

數字電影依靠技術手段將觀眾置於360度全息環繞的逼真影像世界,巴贊提出的“影像本體論”已經被數字電影中由數字技術所創造出的虛擬人物和場景顛覆了。如果說以前的電影是通過審美主體的過往審美經驗而對審美客體的二次創作的話,那麼現在的數字電影則通過審美客體以審美主體從未體驗過的思維與場景對審美主體進行“養成式”的再鍛煉,即為“養成式”的接受美學。

(一)“養成式”接受美學產生的過程

“養成式”的接受,是在數字電影播放的過程中,觀眾伴隨著數字影片中虛擬環境和與客觀世界可能相悖的理念的滲透,逐漸認可了這種假設基點,並漸漸養成了用這種方式去看待影片發展的能力,最后甚至能夠用養成的接受心理去評判影像世界中的善惡真偽。這個“養成式”的審美過程極富魅力,因為它幫助觀眾實現了“自我實現”的最高層次的感受,即“感受到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顫栗、欣快、滿足、超然的情緒體驗”,這種感受即為“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

(二)“養成式”接受美學對電影元素的影響

1.突破時間的局限

在“養成式”接受中,時間上的突破最習以為常,也最容易被觀眾接納。如果說傳統的電影由於技術上的局限,讓電影創作者在影片主題的選擇過程當中無法觸及到過去時的電影或將來時的電影,那麼,數字電影創作者則可以突破時間的局限,讓觀眾盡情地暢游在想象的時間中。

2.重構地域的界限

在“養成式”接受中,地域上的限制也無法成為數字電影創作的阻礙。數字技術的介入,讓電影創作者能夠使用各種數字化手段,用二維或者三維的方式重新構建想象空間。無論是地球上的各異形態,還是外星球未被探索的神秘領域,甚至就像《盜夢空間》當中的“視錯空間”,電影創作者都能夠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展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從未有過的對於空間的解構。

3.存在即合理

“養成式”培養還有一個霸王條款,即“存在即合理”。在數字電影當中,通過數字技術,電影創作者所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虛擬場景、虛擬時空,隻要在正確的邏輯下、合理的接受范圍內,即為合理。如現實生活中無法想象的人與妖生活在一個村落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故事,在電影《捉妖記》中卻由“存在即合理”的養成式的培養方法讓觀眾能夠認同,並按照這樣的邏輯,與影片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樂。

(三)“養成式”接受美學對“接受美學”理論的延展

1.觀眾“接受心理”的審美邊界可不斷拓寬

接受心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將既往的生活經驗基於自己的內心,最后成為由經驗所獲得的一種接受的程度性。觀眾的接受心理往往比想象中的更容易改變,更容易重新定位,甚至可以通過說教的方式對觀眾接受心理的邊界不斷拓展。在電影《超體》中,其主要的特效供應商是工業光魔(RodeoFX),它設計了由各種可移動設備發出的多彩射線、Lucy的x射線視力,以及台北市的數字繪景延伸和CG背景擴展,模擬了各種自動化的CG武器,這些數字合成的畫面讓觀眾目不暇接。當女主角與整個世界的全物質進行了無縫鏈接,那種時空的交錯感、邏輯的超脫性、視覺的爆炸力,讓觀眾驚訝不已。但是,觀眾們卻忘記最為核心的要素,即原本這些在你的心中是不合理的,而一次次的“養成”,是否讓你最終接受了創作者的所有意圖呢?

2.觀眾“接受心理”的審美期待有章可循

所謂的“審美期待”是指當我們對一件藝術作品進行審美體驗時,觀眾對作品有進一步的想象空間和進一步的探索欲望。如果這些期待能讓創作者提前知曉,那麼創作者將會為藝術作品畫上點睛一筆。比如在電影《捉妖記》中所有的妖都以外形可愛、動作靈活的角色形象出現。在這種大環境的“養成”下,觀眾就有一種審美期待,期待影片的主要角色也應該是善良、可愛、靈動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通過形象的前期設定,可以預料到觀眾審美期待中已有的形象范圍。這也說明,觀眾的審美期待是可預知的,觀眾對於電影的期待有章可循。

3.觀眾“接受心理”的審美想象無極限

每當一部經典的電影問世,有一個領域是特別值得關注的,即觀眾的觀后評價。在各種各樣的影評當中,我們發現,觀眾往往能夠在有限的電影中發揮出無限的想象空間,而這些想象都是原電影沒有直接示意他們的。不可否認,這些影評也構成了數字電影產業鏈中非常堅實的一環,有了這些極具想象力的影評,電影創作者才能不斷地去探索數字電影的發展趨勢,開發電影續集,甚至是電影的衍生產品。

三、“養成式”接受美學在數字電影中的審思

(一)“養成式”並非最佳接受心理模式

“養成式”接受美學畢竟含有一定的“引導、教育”的意味,並不是一種最佳的接受心理模式。隻能認為這是在探尋數字時代裡數字電影未來接受心理模式研究的一個過渡階段。因此“養成式”只是探究數字電影接受美學理論中一個間接的領域,也是數字技術發展至今比較可行的一種認知方法。

(二)“養成式”應演進為“互動式”接受美學

數字技術提供了很多智慧形式的存在,比如,智慧校園、智慧城市等。在智慧電影的前提下,“養成式”已經成為一種固有的傳統理念,而真正的接受則應該是一種相互的接受、相互的影響與改變。在“互動式”的接受美學中,電影與觀眾之間將會相互觸發,相互啟迪,當人們的腦電波隨著電影進行高速運轉之后,通過數字技術進行掃描人的主觀情感,進而可以影響到電影內容的發展趨勢。 也許到那個時候,一部電影對於每個人來說,將會是不同的電影版本,就像現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賈寶玉一樣。

(三)以觀眾為主體是接受美學發展的核心

迄今為止,電影已經發展了百余年,無論是原始的技術,還是現在不斷拓展的數字技術,觀眾永遠都是電影創作的主體,也是接受美學發展的核心。在研究接受美學的時候,一定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時刻牢記電影是為了群眾而發展的,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有了觀眾,電影才有存活和生機勃勃的土壤,因為所有的創意與靈感究其根源,都是源於生活,源於人民。

參考文獻:

1. [德]姚斯,[美] 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2.彭吉象.影視美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隱在的讀者[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本文系2016年陝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基於社會網絡分析重構高等在線教育傳播模式”階段性成果。

(作者均系西安郵電大學講師)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推薦閱讀

慶祝建黨95周年 走進黨報歷史長廊
  回首過去的95年,我們的黨披荊斬棘、開拓進取,我們的黨風雨無阻、成就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風華正茂,筆耕不輟,砥礪前行。以人民日報為首的黨報正是95年征程的見証者和記錄者……【詳細】慶祝建黨95周年 走進黨報歷史長廊   回首過去的95年,我們的黨披荊斬棘、開拓進取,我們的黨風雨無阻、成就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風華正茂,筆耕不輟,砥礪前行。以人民日報為首的黨報正是95年征程的見証者和記錄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