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工匠精神”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線。實際上,“培育工匠精神”已經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國家的行動,更是時代的呼喚。
培育“工匠精神”絕不僅限於物質生產,還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愛崗敬業的品格。要讓藍圖變現實,讓夢想成真,需要一磚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時每刻的努力。無論在哪個崗位上,我們都應該做一名專注的工匠。
不管你是新聞戰線上的記者編輯,還是影視出版行業的導演制片人,傳媒界同樣在呼喚著“工匠精神”。而近年來那些博得贊譽的作品,也無不閃耀著“工匠精神”的光輝……
·全媒體時代呼喚“新聞工匠”
有人說,優秀APP的迭代周期為22天,我們在追新求變中,原本被紙媒分割出的閱讀時空,迅速被蘋果手機APP頭上爬滿的小紅點吞沒。因為害怕自己被代謝迭代,各路紙媒匆匆上馬各種APP、微信公眾號。一時間,媒體江湖中,全媒體、融媒體“鮮花如錦”。
從“筆耕火種”到“機器生產”,再到現在的“多屏互動”,新聞生產的“游戲”規則始終沒變,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如切如琢。隻有這樣,才能把手中的一件新聞打磨得立體。【詳細】
·做新聞首先是門手藝
做新聞、搞媒體,首先是門手藝。媒體融合的大潮下,“手藝化”趨勢更加明顯。手藝人的祖訓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手藝人最大的忌諱就是不靠譜、活太粗。手藝不精,不願做匠,自己都沒有“規矩”、找不著北,卻時不時唱“引導”、“理想”之類的調調,誰信?媒體融合格局大變,經濟下行換擋減速,都預示著媒體裁員潮越來越近。不靠譜、活太粗,卻動輒“指點江山”的那誰誰,誰要?【詳細】
·文藝也需“工匠精神”
每年,海量的小說、詩歌、散文出版,電視台播出上萬集電視劇,院線上映數百部電影,但一種浮躁、急功近利的風氣蔓延,真正的經典作品依舊缺乏。而類似IP小說、網絡劇、真人秀等文藝形式,雖然帶來可觀的點擊率、收視率,也支撐起相關產業鏈和巨大利潤,但許多內容卻“游離於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外,有的甚至背道而馳”。
所以,文化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反映在文化藝術上,就是要為文化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藝術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單純的逐利心理,保持寧缺毋濫的“工匠精神”,完成文化藝術的鳳凰涅槃。【詳細】
·《琅琊榜》貴在工匠精神
文化領域也要有工匠精神,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這句話讓人感慨良多。一方面,我們迎來了空前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產品豐富多樣,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粗制濫造的文化產品充斥市場,讓人心塞、吐血,防不勝防。
文化產品不只是普通的消費品,更有公共屬性,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勇於擔當。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就是一種踏實嚴謹、耐心專注、專業敬業,不投機取巧,不急於求成——在文化藝術領域,這種精神彌足珍貴,也不可或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