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編者按

  隨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工匠精神”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線。實際上,“培育工匠精神”已經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國家的行動,更是時代的呼喚。
  培育“工匠精神”絕不僅限於物質生產,還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愛崗敬業的品格。要讓藍圖變現實,讓夢想成真,需要一磚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時每刻的努力。無論在哪個崗位上,我們都應該做一名專注的工匠。
  不管你是新聞戰線上的記者編輯,還是影視出版行業的導演制片人,傳媒界同樣在呼喚著“工匠精神”。而近年來那些博得贊譽的作品,也無不閃耀著“工匠精神”的光輝……

 

■媒體評論

·全媒體時代呼喚“新聞工匠”
  有人說,優秀APP的迭代周期為22天,我們在追新求變中,原本被紙媒分割出的閱讀時空,迅速被蘋果手機APP頭上爬滿的小紅點吞沒。因為害怕自己被代謝迭代,各路紙媒匆匆上馬各種APP、微信公眾號。一時間,媒體江湖中,全媒體、融媒體“鮮花如錦”。
  從“筆耕火種”到“機器生產”,再到現在的“多屏互動”,新聞生產的“游戲”規則始終沒變,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如切如琢。隻有這樣,才能把手中的一件新聞打磨得立體。【詳細】

·做新聞首先是門手藝
  做新聞、搞媒體,首先是門手藝。媒體融合的大潮下,“手藝化”趨勢更加明顯。手藝人的祖訓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手藝人最大的忌諱就是不靠譜、活太粗。手藝不精,不願做匠,自己都沒有“規矩”、找不著北,卻時不時唱“引導”、“理想”之類的調調,誰信?媒體融合格局大變,經濟下行換擋減速,都預示著媒體裁員潮越來越近。不靠譜、活太粗,卻動輒“指點江山”的那誰誰,誰要?【詳細】

·文藝也需“工匠精神”
  每年,海量的小說、詩歌、散文出版,電視台播出上萬集電視劇,院線上映數百部電影,但一種浮躁、急功近利的風氣蔓延,真正的經典作品依舊缺乏。而類似IP小說、網絡劇、真人秀等文藝形式,雖然帶來可觀的點擊率、收視率,也支撐起相關產業鏈和巨大利潤,但許多內容卻“游離於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外,有的甚至背道而馳”。
  所以,文化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反映在文化藝術上,就是要為文化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藝術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單純的逐利心理,保持寧缺毋濫的“工匠精神”,完成文化藝術的鳳凰涅槃。【詳細】

·《琅琊榜》貴在工匠精神
  文化領域也要有工匠精神,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這句話讓人感慨良多。一方面,我們迎來了空前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產品豐富多樣,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粗制濫造的文化產品充斥市場,讓人心塞、吐血,防不勝防。
  文化產品不只是普通的消費品,更有公共屬性,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勇於擔當。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就是一種踏實嚴謹、耐心專注、專業敬業,不投機取巧,不急於求成——在文化藝術領域,這種精神彌足珍貴,也不可或缺。 【詳細】

 

我有話要說

評論首頁>>>> 查看所有評論

  

日積月累、精雕細琢,迎來眾人點贊

大眾視角透視"工匠精神"

■《我在故宮修文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部投資150萬、由7人團隊拍攝的紀錄片如此火爆?貼近大眾的平民影像表達、精致的“慢生活”態度以及極致的“工匠精神”內核,這些個性十足的紀錄片元素將《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營造得趣味盎然,其走紅網絡也就不足為奇了。【詳細】

[高冷紀錄片要接地氣] [耐得住寂寞才能出精品]

"舌尖"是怎麼拍出來的

■《舌尖上的中國》
  幾年前,紀錄片"舌尖"也曾火爆媒體與網絡,並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總編導陳曉卿曾透露,為了力求畫面的生動,一個簡單的鏡頭不惜動用三台攝像機來拍攝。為追求影像的品質,還首次使用一系列最新技術設備,盡量做到精益求精。 【詳細】

[攝制組大海撈針找美食] ["舌尖"有節奏有故事]

還有多少英雄可以歸來

■《大聖歸來》
  2015年夏天,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引爆院線,導演田曉鵬說,要找回中國動畫的自信,必須首先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有自我文化認同的底氣。正是這份“初心”,讓整個制作團隊“八年磨一劍”,堅持要做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大英雄”,做一個“全年齡向”的大電影。【詳細】

["自來水"助票房逆襲] [從無到有八年"取經路"]

屬於處女座的劇是如何煉成的

■《琅琊榜》
  獲得收視口碑雙豐收的《琅琊榜》,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擋也擋不住,除了顏值爆表的主演、緊湊精彩的劇情,劇中考究的服飾、傳統禮儀也引來熱議,因細節完美獲贊“屬於處女座的劇”……仿佛在一夜之間,觀眾因為雷劇對國產劇喪失的信心被重拾了。【詳細】

["良心劇"成網絡爆款] [侯鴻亮把作品做成品牌]

《新華字典》怎樣讓差錯率為零

■《新華字典》
  日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獲得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紅色的封面,藍色的字頭,編輯《新華字典》有何不為人所知的匠心?一本《新華字典》的出版需要半年多的時間。要當好辭書編輯,不僅要有工匠精神,還要有專業知識,兩者缺一不可。【詳細】

[11次修訂體現時代變遷] [為何是它破了吉尼斯]

《大國工匠》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央視《大國工匠》系列報道
  央視新聞頻道把鏡頭對准八個領域最普通的工匠藝人,生動具象地講述了他們平凡的人生故事,濃墨重彩地展示了他們非凡的職業絕技,以鮮明的主題弘揚了“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以鮮亮的范例禮贊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勞動精神。【詳細】

[用心講好勞動者的故事] [匠心獨運的新聞策劃]

相隔63年的兩位新聞人

■馮雪鬆15年“尋找方大曾”
  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馮雪鬆用15年的青春,對一位25歲便“消失不見”的人,進行著一場“沒有結局的尋找”。很多人問他,為什麼會用15年去追尋一個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年輕記者?他說,小方是中國戰地記者的先驅、杰出的攝影家,尋找小方,其實也是尋找我們自己。【詳細】

[沒家國情懷成不了大記者] [新聞人的職業精神]

跟風炒作、粗制濫造,難逃慘淡下場

"三低"讓網絡垃圾橫飛

■魚龍混雜的網絡文化產品
  低質生產,粗制濫造降成本、求速成﹔低端模仿,“復制”“粘貼”抓用戶、追流量﹔低俗出位,博眼球、搶頭條。都說新媒體海納百川、百花齊發,而如今,粗制濫造似乎正成為網絡文化產品的代名詞:許多文章似曾相識、大同小異,隻換了個“馬甲”又在不同賬號被推送﹔有的文章標題看似搶眼,讀了之后卻味同嚼蠟……【詳細】

電視節目同質化之痛

■嚴重同質化的電視綜藝節目
  在電視熒屏上,每當一種節目火爆的時候,總有一批跟風興起的模仿者。這種行為迅速消耗著節目的收視賣點,對短期收視率形成了強刺激,其結果是令觀眾在短期內產生審美疲勞,然后心生厭倦。於是,電視人用較短時間就把這類節目“做死”了,然后轉而去做另外一類節目。這種做法,損失的是觀眾對於電視媒體的信任感、滿意度甚至是基本的尊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