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截止2016年3月底已經達到7.61億
·60%的微信用戶是15-29歲的年輕人
·微信用戶的活躍高峰是晚10點
·2015年除夕微信紅包收發量為10.1億次,而到中秋節時達到了22億次
·80后用戶是春節發紅包的主力軍
(數據來自媒體報道及2015微信生活白皮書)
·復旦大學教授謝靜:微信給組織和個人帶來新空間
與MSN等社交媒體曾被諸多企業組織禁用的命運不同,微信如今被廣泛用作組織的媒介,與以往的社交媒體一樣,微信把位於不同空間的人們連接起來,其范圍遠遠超出組織的圍牆。
當下,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帶來一種新的可能性,把“以人為本”的社會交往滲透到組織邏輯之中,從而給組織和個人都帶來新的空間。只是,這種可能性不會從天而降,需要個體不懈地努力。【詳細】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王玲寧: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中有一對重要概念即“前台”和“后台”,前者是人們表演的地方,后者是為前台表演做准備而不讓觀眾看到的地方。如果以個人的現實生活作為前台,那麼有訪問權限設置的微信朋友圈就是相對於個人日常生活的后台,日常生活中不太會展現的那一面有時在微信上可以自由展現,平時不會說的話有時在微信上也可以暢所欲言。在這個意義上,微信朋友圈又成為青年真實情感宣泄、情緒展示的隱秘之地。【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祥敏:微信群是一把雙刃劍
微信群在縮減交流成本的同時,也在用標簽把人的身份固化。從學術上看,互聯網是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存在很大爭議。有人用“信息繭房”、“信息巴爾干半島”來形容互聯網上的這種“小眾傳播”,批評它在形成同質群體的同時,也屏蔽了異質群體的相關信息,甚至導致偏見的形成。
微信(群)形成了一種社群文化或亞文化。但這不僅僅是微信的問題,從更大的范圍看,技術創新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技術和人性始終處於動態博弈之中,需要經過不斷調試,才能達成更好平衡。現階段,微信群的利弊同時存在,但我們可以期待它的進化。【詳細】
·人民日報:別讓手機成為“孤獨手雷”
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即時化、可聽化、可視化交流,本是要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讓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們在先進的技術面前,反而離親密更遠、離孤獨更近了呢?
面對面的真情溝通,才是醫治孤獨最好的良藥。沒有這種溝通,通訊技術再發達便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現“手機多忙碌,心就多孤獨”的尷尬。有了這種溝通為基礎,先進的技術就會讓交流更密切,讓心與心貼得更近。【詳細】
·北京日報:微信,怎樣讓我們變得“孤獨”
不管你承不承認,手機已經綁架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大家的相處方式。“朋友圈裡大家情意綿綿,現實生活中卻很少相見”已經是常態了,而這正是反映出在如今的微信時代,我們生存出現孤獨、精神產生孤獨感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社交工具讓網友變成了朋友,也讓朋友變成了網友。3000多個微信聯系人,4000多個手機聯系人,常聯系的卻很少。我們每參加一場活動,添加微信號、掃微信二維碼成了標准動作,“我微信在線的時候很熱鬧,不在線的時候很孤獨。”這是朋友的生活中的孤獨。【詳細】
不知不覺中,“國民應用”微信已經悄悄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見面交換名片變成了互相添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多年不曾聯系,卻在朋友圈中默默為對方的生活點贊。被自拍刷屏、幫朋友投票……微信有時候也會成為人際交往煩惱來源。小小的應用消弭了人與人之間天南地北的距離,讓聯絡變得越發快捷便利。但是翻開長長的聯系人列表,卻又難免有一種孤單襲上心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際傳播的形態已經被重新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