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數說微信

·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截止2016年3月底已經達到7.61億
·60%的微信用戶是15-29歲的年輕人
·微信用戶的活躍高峰是晚10點
·2015年除夕微信紅包收發量為10.1億次,而到中秋節時達到了22億次
·80后用戶是春節發紅包的主力軍
(數據來自媒體報道及2015微信生活白皮書)

 

■專家觀點

·復旦大學教授謝靜:微信給組織和個人帶來新空間
  與MSN等社交媒體曾被諸多企業組織禁用的命運不同,微信如今被廣泛用作組織的媒介,與以往的社交媒體一樣,微信把位於不同空間的人們連接起來,其范圍遠遠超出組織的圍牆。
  當下,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帶來一種新的可能性,把“以人為本”的社會交往滲透到組織邏輯之中,從而給組織和個人都帶來新的空間。只是,這種可能性不會從天而降,需要個體不懈地努力。【詳細】

·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王玲寧: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中有一對重要概念即“前台”和“后台”,前者是人們表演的地方,后者是為前台表演做准備而不讓觀眾看到的地方。如果以個人的現實生活作為前台,那麼有訪問權限設置的微信朋友圈就是相對於個人日常生活的后台,日常生活中不太會展現的那一面有時在微信上可以自由展現,平時不會說的話有時在微信上也可以暢所欲言。在這個意義上,微信朋友圈又成為青年真實情感宣泄、情緒展示的隱秘之地。【詳細】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祥敏:微信群是一把雙刃劍
  微信群在縮減交流成本的同時,也在用標簽把人的身份固化。從學術上看,互聯網是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存在很大爭議。有人用“信息繭房”、“信息巴爾干半島”來形容互聯網上的這種“小眾傳播”,批評它在形成同質群體的同時,也屏蔽了異質群體的相關信息,甚至導致偏見的形成。
  微信(群)形成了一種社群文化或亞文化。但這不僅僅是微信的問題,從更大的范圍看,技術創新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技術和人性始終處於動態博弈之中,需要經過不斷調試,才能達成更好平衡。現階段,微信群的利弊同時存在,但我們可以期待它的進化。【詳細】

 

■媒體評論

·人民日報:別讓手機成為“孤獨手雷”
  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即時化、可聽化、可視化交流,本是要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讓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們在先進的技術面前,反而離親密更遠、離孤獨更近了呢?
  面對面的真情溝通,才是醫治孤獨最好的良藥。沒有這種溝通,通訊技術再發達便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現“手機多忙碌,心就多孤獨”的尷尬。有了這種溝通為基礎,先進的技術就會讓交流更密切,讓心與心貼得更近。【詳細】

·北京日報:微信,怎樣讓我們變得“孤獨”
  不管你承不承認,手機已經綁架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大家的相處方式。“朋友圈裡大家情意綿綿,現實生活中卻很少相見”已經是常態了,而這正是反映出在如今的微信時代,我們生存出現孤獨、精神產生孤獨感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社交工具讓網友變成了朋友,也讓朋友變成了網友。3000多個微信聯系人,4000多個手機聯系人,常聯系的卻很少。我們每參加一場活動,添加微信號、掃微信二維碼成了標准動作,“我微信在線的時候很熱鬧,不在線的時候很孤獨。”這是朋友的生活中的孤獨。【詳細】

 

■我有話要說

評論首頁>>>> 查看所有評論

  

分享到

  不知不覺中,“國民應用”微信已經悄悄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見面交換名片變成了互相添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多年不曾聯系,卻在朋友圈中默默為對方的生活點贊。被自拍刷屏、幫朋友投票……微信有時候也會成為人際交往煩惱來源。小小的應用消弭了人與人之間天南地北的距離,讓聯絡變得越發快捷便利。但是翻開長長的聯系人列表,卻又難免有一種孤單襲上心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際傳播的形態已經被重新解構。

微信交流四大法寶一個都不能少

微信時代青年社交方式

·群,讓人歡喜讓人憂
  微信群突破了時空距離,而且群圈交叉又帶來了人們交往的新的可能性,這是網絡空間基於“熟人社會”建立的一種互動交流的新形態。但隨著加入或是被拉人的群越來越多,很多苦惱也隨之產生。【詳細】
[微信群依賴症能否克服] [在微信群裡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

·紅包,舊民俗煥發新活力
  互聯網紅包開始形成一種新民俗,就像一些外媒所言,中國的傳統紅包習俗進入“數字化時代”。“紅包熱”的背后,形成了以微信為代表的小世界網絡。中國的人際網絡與技術網絡具有同構性,表現為一種小世界網絡,諸如以熟人的熟人關系來認識生人,由此構成更復雜的關系網。 【詳細】
[互聯網+紅包新年俗新年味] ["乞討"紅包惹人煩] ["發紅包看照片"為何少有人叫好]

·表情圖片,無表情不聊天
  網絡世界的交流不同於現實世界的溝通,面對面的交流更加真實,有豐富的表情、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肢體語言等非語言因素的存在,說謊比起網絡世界難多了。在網絡聊天時,人們普遍會隱藏自己的欲望,並不想在網絡中徹底還原現實的談話場景。但是,當我們希望借助表情符號來隱藏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所發送的表情,有時卻替代了現實聊天中的肢體語言,“出賣”我們的心。【詳細】
[你會為聊天表情"買單"嗎?] ["表情帝"輩出的時代] [網絡表情,懂的人自然懂]

·朋友圈,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當前,微信用戶已經突破6億,每一個用戶的“朋友圈”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上千人。按照“六度人脈”理論,你的“朋友圈”或許裝著整個世界,人人都可能是你的“朋友”。“朋友圈”也是對社會生活的一種折射。網絡並不完全是虛擬空間,微信“朋友圈”也是人際關系在網絡上的呈現。【詳細】
[揭秘朋友圈"屏蔽"那點事兒] [朋友圈天天在過"愚人節"] [誰動了你的"朋友圈"]

互聯網時代改變人際傳播

微信人際傳播模式研究

·網絡人際傳播呈現新形態
  人際傳播的范疇包括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下的人際傳播,能進行面對面談話,擁有書信等人際交流的工具,通過電子介質進行的網絡人際傳播具備著傳播主體的匿名性、傳播受眾的擴展性、傳播內容的廣泛性、傳播渠道的平台化以及傳播效果的增值性。隨著人際傳播一步步的發展,網絡環境形成了對傳統民間人際傳播巨大的擠壓,越來越多的人們採取社交平台的交流方式,使得人際傳播呈現著新的形態和特點,更加豐富著人際傳播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傳播的內涵。【詳細】

·微信紅包的人際傳播影響
  微信紅包作為社交媒體功能首先滿足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的較為基本的社交需求,而其多元化特征也可以進一步使傳受雙方感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從而達到自我實現。在雙方不斷從社交中達到實現的過程中,人際關系得以鞏固和發展。當本不相識的用戶通過微信紅包維系從而建立聯系時,可以說微信紅包拓寬了人際關系。
  但是微信紅包在使用中也會對人際關系產生負面的惡化作用。如果將紅包作為人際傳播中的主要手段且忽略了深層互動時,微信紅包便使得傳播向淺層靠攏,長久必然會疏遠人際關系。而由於微信紅包的泛娛樂化傾向,如今人們樂於向好友通過各種手段索要紅包。當這種行為逐漸增多在交際中經常出現時,會給對方留下“精明”“貪財”等負面印象,最終造成對人格認知的偏差,很可能使得對方不再願意交流,從而拒絕和排斥關系的延續和深入。【詳細】

·移動互聯時代的"點贊之交"
  在網絡語境下,“贊”被賦予更復雜的含義,是受眾對某事物的態度,這種態度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帶有諷刺意味。與傳統網絡人際傳播方式相比,將態度表達符號化更加簡單便利,這就出現了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終端和網絡的新型人際傳播現象——“點贊之交”。
  在微信朋友圈中,人與人之間通過“點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人際傳播,“點贊”將意義的傳達符號化,雖然使交往更加有效率,但同時減弱了現實交往,造成部分強關系的弱化﹔此外,態度表達的過分簡化,不論欣賞還是諷刺,內容可信與否全部“一贊了之”,這種積極參與但缺乏思考的意見表達則會導致受眾批判性降低,從而可能走向非理性的網絡民粹主義。【詳細】

·逐漸滋生的“微信依賴症”
  在互聯網邏輯的牽引下,媒介的社交化傾向日趨明晰。連接現實交際與虛擬交往的微信,在架構圈子文化的同時,很容易產生過度依賴微信的現象,長此以往,將會破壞人的主體性意義,麻痺人的精神,產生價值虛無感。正確利用微信、合理使用微信,是新媒體素養需要長期、持續關注的一個話題,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於媒介生態系統的良性互動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