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表情符号带来全球看"脸"时代 不发表情图怎么聊天

2015年09月23日07:17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表情符号:全球看“脸”时代

“表情符号的作用,就相当于那句‘亲’,谁心里都明白,真正熟的人直接叫名字或外号,不熟但是必须一起合作的人才会称呼‘亲’。”Kelly Wu是一家世界五百强外企的合伙人秘书,一天8小时几乎都用来趴在电脑前给各部门同事发邮件协调工作,公司内部邮件禁止使用表情符号的新规让她抓狂:“不让用表情,我都不知道邮件该怎么写了!又要推他们去做活,语气又不能显得生硬,实在太费劲了。要搁以前,句尾加一串小笑脸就OK了。”

这么看来,那串黄色的小笑脸的确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

美国时代 先有笑脸后有脸书

如今,无论是外国人的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还是我们的微信、微博、QQ,都充满了各种表情。表情符号成了现在互联网的标配,不过表情符号的年纪却比互联网大得多。

早在19世纪,就有人用过表情符号了。1862年,《纽约时报》刊登的林肯总统演讲稿中就出现了符号“;)”。不过,后来证据表明,这其实只是个排版错误。《纽约时报》排版工让林肯总统稀里糊涂地成了表情符号“鼻祖”。

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是“笑脸之父”。但是那个“两点一弧”的标志性笑脸符,其实诞生于另一人之手。

1963年,美国商业艺术家哈维·鲍尔受邀为一家保险公司设计Logo。鲍尔只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就让明黄色的底图上流淌出一道欢快的弧度,再配上一双单纯的眼睛。此次设计鲍尔只得到45美元设计费。

费城的两兄弟莫雷·斯班与伯纳德·斯班看到了笑脸符号巨大的市场潜力,1971年他们为其注册了商标,一年多时间就卖出了数千万枚笑脸徽章,营业额达150万美元,兄弟俩成了知名的“笑脸兄弟”。不过,连“笑脸兄弟”也想不到,如今全球的表情符号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50多年前,这张笑脸诞生时的价码仅仅为45美元,就连股神巴菲特,也只能在半个世纪里让1万美元增值到这个数字。

不过,这张单纯快乐的黄色笑脸成为后来表情符号设计的蓝本,还得归功于一个更好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1982年9月19日,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网络论坛上第一次输入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互联网笑脸就此诞生。法尔曼发明这个字符,是想减少论坛里的“火药味”,让网友们愉快地聊天。法尔曼还建议,用“:-(”来表示“让我考虑一下”。但没料到,它迅速被网友用来表达不满、沮丧及愤怒。也许这种情绪在网上太过普遍了,网友急需一种通用的表达方式,法尔曼的建议如同雪中送炭。“表情符号”的概念也由此深入人心。

网友们渐渐发现,字符表情符号不能准确表达微妙的情绪,比如很难判断“:|”这个表情符号代表的是失望还是冷漠,也很难判断“:$”的含义是说错了话还是你正在从嘴里吐钱。他们期待更直观形象的图像表情符号。

于是,在此后的30多年间,表情符号从字符到圆脸图,再到不仅限于纯粹的面部表情,出现图片与文字的组合,发展到如今的动态图,越来越形象生动。

2013年,脸书意识到系统自带的表情符号太平淡,求助皮克斯的插画家设计一套新符号。设计师参考了达尔文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将书中描述的50多种表情绘成一套符号。

但是,脸书重新设计表情符号的新闻并未引起太强关注度,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国家表情符号的发展已经远超欧美。想想,脸书的设计师居然参考的是一个多世纪前关于表情的研究,能不落后吗?

日本时代

Emoji“全球好生意”

Emoji源于日语“绘文字”,即图像文字。它是日本NTT DoCoMo电信公司1999年2月面向手机开发的12×12像素表情符号。“如果有人说‘Wakarimashita’(日文:我明白了),那么你不会知道这是语气平和的‘我了解了’,还是有点不耐烦的‘是是,我知道了’。但表情符号可以告诉你。”在一次采访中,Emoji最初的设计者栗田穣崇解释了绘文字表情的设计初衷。

2011年,苹果在iOS5系统键盘中,加入了Emoji表情符号,最终帮助这些12×12像素的表情符号迅速传遍全世界。至于为什么苹果没有带脸书表情一起玩儿,在表情符号的发展中,为什么美国被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这恐怕是关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深刻问题,最简洁的解释是,在越含蓄、内敛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表情符号的需求越强烈——把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和纠结的情绪,都交给图片来表达。

人们到底有多喜欢用Emoji?根据统计,推特上平均每秒发送250至350条含有表情符号的消息。2010年9月,美国人弗雷德·班奈森根据小说《白鲸记》,创作出了表情符号版《白鲸记》。2013年2月,该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除了情绪表情,Emoji还有日常生活的对应符号,比如花鸟虫鱼、交通工具,甚至还能表示友谊、爱情。当这些符号蔓延到各种网络社交工具时,“只想愉快地聊天”最终变成了“只要肯花钱,总有一款表情适合你”。

拥有超过4亿用户的日本即时通讯软件Line,成为率先开拓表情生意的互联网企业。Line表情商店于2012年4月底在日本推出后,一年多的时间就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营收,尤其是2014年,表情收入几乎占到了Line总收入的1/3。单纯卖表情仅仅是Line生意的一部分,表情家族应用、赞助商贴图、特许服务都是获得收入的重要手段。

2014年,Emoji打入时尚圈,时尚教父卡尔·拉格斐标准的白发马尾加墨镜造型被做成表情符号,卡尔还推出自己品牌专属的表情符号App。表情符号成了跨界通吃的“全球好生意”。

中国时代 全民“表情帝”

业内人士总结各国在表情符号设计方面的区别:“日韩的表情符号比较精致,更多是静态表情。欧美的表情符号比较正统,不可爱,但是很实用。而中国的表情形象萌、贱、草根、接地气。”

2012年,就是这样一只“萌、贱、草根、接地气”的兔子蹦跶着出了国门。这只兔子名叫“兔斯基”,耳朵细细长长,圆圆的脸上永远只有眯成两条线的眼睛,转动着两根面条般的手臂做着搞笑动作,开心了就四肢乱舞,生气了就四处拍砖,郁闷伤心时直接拿脑袋撞墙……韩国90%以上智能手机用户都在使用的消息软件Kakao Talk将它选入付费表情,使它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从摩托罗拉到肯德基,各种公司将它用于促销活动。今年4月它还蹦进了脸书表情库,风光无限。

兔斯基的主人并不是专业表情符号设计师,而是85后女孩王卯卯。9年前,还在念大学的王卯卯窝在宿舍里,随手画出一只长相和性格都挺像自己的兔子,做成动漫表情,在QQ上传给同学。一周后,一个校外的朋友在网上跟她说:“最近有一只兔子表情特别逗,我传给你。”王卯卯一看:这不就是我设计的兔子吗?

2008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毕业后,王卯卯已经能靠“兔斯基”在北京买上房子。

“兔斯基”的横空出世拉开了网络表情符号井喷时代的序幕。它刺激了很多原本表情符号的使用者投身于创作中,网络表情符号的创作者从此不仅仅局限于聊天工具开发人员。

一个经典例子是暴走漫画。暴走漫画拥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网友可以随时绘制、上传自己独创的暴走漫画表情。暴走漫画团队每天能收到6000至7000份作品,掀起“全民创作表情符号的高潮”。

全民“表情帝”时代的到来,还依赖于表情制作技术越来越简单,即使你不懂专业绘图软件,各个网站也提供了专门为普通网友设计的表情制作软件。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制作、捧红极具个人风格的表情符号。

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争相上线原创表情,仍然不能满足网友“几何式疯涨”的表达需要,一大波DIY表情疯狂来袭:被P成“表情帝”的马云那神一般的“不约,姑娘我们不约”表情,熊猫金馆长掩面哭泣的“当时红包距我只有0.01厘米”表情……不用表情符号,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对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做出《甄嬛传》里皇后那经典的哭诉表情:“臣妾做不到啊!”

延伸阅读

表情“出卖”你的心

发表情符号时,我们在想什么?

很多人都跟上文中那位秘书Kelly Wu一样,习惯了在发微信、微博和邮件时,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语气、态度和情绪。当然,除了准确表达情绪,表情符号还用于敷衍对方而又避免尴尬。当你感到无语、不快,甚至厌恶到想开启“逃离模式”,又不能用“呵呵”来结束(因为大家都明白“呵呵”的反讽意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贴上标准笑脸,至于微笑背后的意思,没人会深究。

网络世界的交流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更加真实,有丰富的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的存在,说谎比起网络世界难多了。在网络聊天时,人们普遍会隐藏自己的欲望,并不想在网络中彻底还原现实的谈话场景。但是,当我们希望借助表情符号来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所发送的表情,有时却替代了现实聊天中的肢体语言,“出卖”我们的心。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心理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试验 ,他们向20名被试者展示了真实面部、笑脸表情符号以及无意义的字符串的图片。当被试者浏览不同图片时,研究人员利用电生理学确定大脑里电活动的模式,结果发现,我们对表情符号的反应与真实面部的反应是一样的。

“人类对表情符号并没有与生俱来的神经反应。但现在不同了,因为我们知道表情符号也代表了一张脸。”研究人员说,“这完全是文化产生的神经反应,真是不可思议。”

人类察言观色的能力又进化了一步,通过表情符号也能猜出心理状态。而且,大数据还来帮忙,甚至能分析出表情符号背后的社会心态。

腾讯分析QQ表情数据,竟发现QQ用户发送表情的活跃度,居然能反映出股市的涨跌——股市波动程度与人们的线上活跃度成反比。当大盘指数涨幅接近4.7%时,直接导致QQ用户的消息量减少11%。而跌近7.4%时,用户线上活跃度竟增加了30%。或许股价越跌,人们越想发泄,在网上狂敲表情符号也算发泄渠道之一吧。

自不待言,股市大涨时,表达高兴和喜悦的表情符号当然大幅增长,“激动”表情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67%;而股市大跌时,“心碎”表情增长率也远超其他表情,高达108%。其余大增的表情还有“骷髅”、“手枪”、“炸弹”等,看来股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还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针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数据调查显示,当股市暴跌时,上海人的内心最“脆弱”,发送“流泪”表情的数量占比高达8.2%,位列第一;广州与深圳占比同为7.4%,并列第二。出乎意料的是人口密度爆表的北京,竟以6.7%的占比数量位列最后——在首都生活的人,心理素质果然不是一般的强悍。

大数据是不是让你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把表情符号拉到大数据这面镜子前仔细观察,是不是更能读懂人心?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