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際財經報道中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摘 要:世界經濟紛繁復雜,對國際財經報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涉及到的國家形象問題不可忽視。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中國的媒體來說,在國際財經報道中國家形象傳播的策略也成為新的課題。中國媒體在進行國際財經新聞的報道時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努力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從而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關鍵詞:國際財經報道﹔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財經報道已經成為財經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國際財經報道中,有關中國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不同的財經媒體在報道有關中國的內容時,其選取的報道角度,聯系的採訪對象,引用的經濟數據都不盡相同,因此,報道所反映出的中國經濟情況也略有不同,這導致在國際財經報道,中國的國家形象也不盡一致。
所謂國家形象可以理解為在國際視野下,公眾對於特定國家的整體評價和綜合印象。作為軟實力的重要象征,國家形象的潛在影響力不僅對增強本國人民的國家榮譽感和凝聚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波及到其他國家及國際社會與該國的關系,甚至會影響到相關政策的制定[1]。因此,在國際財經報道中樹立良好的中國國家形象既是中國媒體的責任也是義務,特別是對於具有執行對外報道的功能,擔負著宣傳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對外方針和立場任務的媒體來說,這一點更顯得重要。
在國際財經報道的實踐中,中國媒體應該主動作為,採取適當的方法,及時、准確、全面地對中國經濟情況進行報道,並努力提升媒體自身的國際傳播影響力,從而為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作出貢獻。
一、國際財經報道中影響國家形象的主要因素
廣義的財經報道是以整個經濟領域為報道范圍的[2]。對同一個財經新聞事件或話題的報道,不同的媒體從自身出發,選擇的報道角度,聯系的採訪對象,引用資料數據等都可能不同,導致受眾對不同媒體呈現出的報道會有不同的感受。
在不同媒體的國際財經報道中,影響國家形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報道內容的選擇,也就是新聞選題。國際財經領域,經濟事件層出不窮,這給媒體提供了廣泛的報道素材,這些素材的選取透露著媒體想要向受眾傳達的信號,國家形象的呈現往往會因素材選取的不同而不同。一個財經新聞事件發生了,要不要報,怎麼報,從哪一個角度切入進行報道,這些都可能影響到報道呈現出來的國家形象。雖然說不同媒體的報道方向不同,在選題上各有側重,可以理解,但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媒體的報道也會帶有一定傾向性,這和媒體自身的立場、利益密不可分。比如有研究表明,美國三大報紙《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中關於中國的報道,負面新聞遠高於正面、中性或者平衡的報道[3]。
其次是消息源的選擇。消息源是新聞報道的重要因素,消息源是否權威往往決定著報道的公正性。一旦在消息源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則新聞的客觀公正、可信度都可能受到損害。這一點在國際財經新聞報道中更為明顯。比如,同樣一個經濟數據,官方機構的數據與民間機構的數據可能存在差異﹔同樣是信用評級,不同評級機構所參考的數據可能不盡相同,得出的結論也可能不一致。依據不同消息源撰寫的報道,其呈現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在國際財經報道中,消息源林林總總,有本國的,也有外國的﹔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有一手的,也有轉載的。不同消息源的選擇導致經濟數據不同,所呈現的經濟狀況也就不同,很可能會對國際財經報道中的國家形象產生影響。
最后是報道形式的選擇。盡管目前媒體發展迅速,特別是新媒體發展方興未艾,但媒體報道形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文字、圖片、視頻、音頻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報道形式。同一個新聞事件在不同報道形式的呈現下,給受眾的感覺可能不盡相同。通常,文字的沖擊力可能不如圖片,而音頻、視頻的沖擊力會更大。如果文字與圖片結合呈現,則效果又會與單純的文字或者單純的圖片不同。此外,文字的篇幅長短,圖片的大小,音頻視頻的時長都可能影響受眾的感受。在國際財經報道中,能夠展現國家形象的素材非常多,通常媒體會選擇最為適合的報道形式來呈現報道主題,但由於媒體有自己的立場,所以,不同媒體對同一新聞事件所採取的報道形式不盡相同也會導致報道所呈現出的國家形象有所不同。
國家形象不能靠新聞媒體來打造,但是新聞媒體和國家形象的塑造並非沒有關系[4]。中國媒體,特別是專業的財經媒體,在國際財經報道中,應該主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
二、堅持真實性策略,反應客觀中國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堅持新聞真實是廣大新聞從業者的基本原則。但在信息爆炸,新媒體、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新聞真實性的底線卻不斷被突破,一些媒體求快不求真的做法令人擔憂。在財經領域,一個事件、一個數據很可能引起國際市場的波動。對公眾而言,財經報道是他們把握經濟金融形勢和市場機會以調整、優化決策,以增加福利和收益的一個渠道。因此,財經新聞所提供的信息一旦為受眾所接受,必然帶來一定的行為。而此時,如果報道失實,很可能導致市場波動與混亂,甚至造成社會動蕩[5]。
國際財經事件因為涉及到多方利益,往往較為復雜,重大國際財經事件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的真實性尤其重要,媒體在國際財經報道中必須堅守新聞底線,堅持真實性。對於財經數據、時間節點、消息源等重要因素要仔細核實,確保報道的真實准確。在涉及中國立場的問題時,應積極反映中方作為。
對外傳播媒體的宣傳應該是絕對真實的。或許在有些時候,某些事實真相的傳播會暫時損及國家的形象,那隻要適當控制事件發布的節奏就可以了,用不著憑空杜撰那種看起來有利於我們的故事。真實、客觀的對外傳播是對於未來的投資,在目前一段時間內,可能隻看到付出,但在不久的將來則會取得巨大的收獲,那就是對象國家目標受眾持久的信任和發自內心的支持[6]。
此外,媒體在進行國際財經報道時還應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調動自身資源,做到平衡報道,盡量平衡各方觀點和聲音,盡可能反映財經事件的全貌,使得財經新聞報道更加具有說服力,同時也增強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平衡報道的概念起源於西方,近年來逐漸被中國所接受。中國媒體在進行國際財經報道時需要提高平衡報道的技巧,在消息來源上不必回避多元的意見及材料,盡可能地呈現多種聲音。在選題上也不要有太強的選擇性關注,可以嘗試多些微觀視角,讓國際受眾對中國經濟的理解更直接、更客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