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應對媒介融合時代報紙差錯的新對策

胡金波
2017年07月11日14:36 |
小字號

交互性強是新媒介的顯著優勢。新媒介採用數字化的方式,加快了內容生產和互動的節奏,同時也為報紙預防差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報紙完全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對採訪、編輯、校對、審稿等多個流程進行“補鏈”,加強交流互補,相互監督、相互促進

利用新媒介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的優勢,對報紙原有的採編之間的交流、反饋機制進行提升,強化防差錯意識,提升採編水平

記者要善於運用便捷的通信工具,核實新聞事實﹔使用帶有校對功能的軟件,對稿件進行初步的檢查。對於編輯和校對、審稿等環節來說,要善於通過利用新媒介技術,進行稿件、版面的交叉檢查,達到消滅差錯的目的

媒介融合時代已經到來。對於傳統媒體的報紙來說,記者採訪、寫作方式,編輯的編輯方式,都較過去有了很大不同。由於各種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多樣復雜,對報紙的內容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報紙差錯無小事”,報紙立場的權威性、內容的客觀公正,都依賴良好的出版質量。新形勢下,紙媒工作者需研究新形勢下報道差錯產生的原因,積極尋求應對之策。

新形勢帶來新問題,報紙差錯呈現新特點

與報紙等傳統媒介相比,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具有內容生產速度快、傳播技術先進、交互性強等特點。報紙等傳統媒介在與新媒介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正確面對和應對新媒介的先進功能和技術優勢,應對不當,則可能給傳統媒體帶來麻煩,報紙差錯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麻煩。

1.因與新媒介比快造成的差錯

新媒介的新聞內容生產速度往往都比紙媒快。為了與網站、微信、新聞APP等搶時間,報紙記者、編輯對一些來自政府部門、傳統媒體等權威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加快採編進度,易引發錯誤。

浙江某地報紙在報道當地民警幫助老人的新聞時,指出老人來自“四川省宜昌市”。報道被浙江省內多家報紙,以及網絡媒體轉發。眾所周知,宜昌市位於湖北省,這個明顯的差錯之所以能以訛傳訛、傳播廣泛,與多家報紙的新聞採編人員輕信權威信息源有關。類似這樣的錯誤不勝枚舉。

2.因依賴新技術帶來的差錯

新技術改變了傳統報紙採編的工作面貌。記者寫稿、編輯編稿都實現了無紙化,採編系統也實現了網絡化。新技術帶來了工作高效率的同時,也潛藏著一些隱患。從實踐中的反饋來看,快捷輸入法和復制、粘貼造成的差錯較為普遍。

不管是五筆輸入法,還是其他中文輸入法,隻要輸錯一個字母,或是在輸入時選錯一個選項,都會讓最終的表述與原意大相徑庭。很多輸入法具有聯想功能,運用不慎,也會出問題。這就要求記者、編輯在文字輸入后,認真進行校對,否則錯誤就難免。如南方某報紙將領導的“致辭”寫成了“辭職”。有媒體將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寫成“奧馬巴”。復制、粘貼同樣需要謹慎。某媒體在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表述:“全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主要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該報卻在復制、粘貼時,將來自另外一篇報道中的措辭“因貪污和受賄”,替代了前文中出現的“市委組織部”。

3.因信息交互造成的差錯

新媒介的互動性強,用戶既是受眾,又是信息發布者,這要求報紙採編人員在與新媒介進行信息互動時,增強把關意識,避免出差錯。因信息交互造成的差錯,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新媒介的內容本身有差錯,另一種是新媒介的表述風格帶來的差錯。

新媒介內容差錯包括信息真實性有問題、立場不夠客觀公正等,須引起報紙採編人員注意。有的新媒介上的信息是道聽途說的﹔有的信息源權威性不夠﹔有的是孤証,不足以支撐一個有力的結論﹔有的由於文字表述不嚴謹,引發了政治性差錯。

見招拆招,新手段解決報紙差錯難題

媒介融合時代,先進的採編技術在加快採編進程、為採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報紙出現差錯的概率和負面影響。報紙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一整套預防、處理差錯的理念、制度,包括教育培訓、獎懲制度等。這些制度在防范差錯的過程中,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在媒介融合時代,要善於在新的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在繼承傳統媒體原有的採編管理制度的同時,靈活運用新技術,找到更多、更好的報紙防范差錯的新手段。

1.對報紙採編流程進行“補鏈”,形成各流程相互促進的態勢

交互性強是新媒介的顯著優勢。新媒介採用數字化的方式,加快了內容生產和互動的節奏,同時也為報紙預防差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報紙完全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對採訪、編輯、校對、審稿等多個流程進行“補鏈”,加強交流互補,相互監督、相互促進。

近年來,全國多家報紙頭版頭條的標題出現重大差錯,極大地損害了報紙的權威性。頭版是一張報紙的“臉面”,頭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對於機關報而言,頭版往往是政治新聞最多的版面,防范頭版差錯顯得尤為緊迫。筆者在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工作,去年就在集團的統一領導下,對《嘉興日報》頭版的生產流程進行完善、補充。其中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在《嘉興日報》頭版採編流程中,增加了一個微信審稿環節。每天晚上,頭版編輯將已經編輯好,並經過一校的頭版版面(版面圖片是由技術部門提供的、清晰度較高的PDF文件)上傳至一個微信群中,由5名有著豐富經驗的頭版編輯、編輯部領導進行審稿。這5名審稿人員,雖然當天不一定都在工作崗位上,但隻要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清晰的頭版版面,從自身角度出發,來給稿件、版面“挑刺”。頭版制作流程“補鏈”后,編輯、校對、審稿等各方形成良性互動。該機制運行一年多來,將多個重大差錯消滅在報紙印刷之前。

2.搭建採訪、編輯、校對、審稿等各方交流的平台,強化防差錯意識,提升採編水平

利用新媒介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的優勢,對報紙原有的採編之間的交流、反饋機制進行提升,強化防差錯意識,提升採編水平。過去,報紙等傳統媒體往往都有評報欄、採編會等具有記者與編輯交流功能的平台與機制。新形勢下,報紙可以利用新媒介,搭建更多、交流更便捷的平台,建立新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從記者角度來說,記者應充分利用新媒介時代的各種技術便利,把好預防差錯的第一道關。記者要善於運用便捷的通信工具,核實新聞事實﹔使用帶有校對功能的軟件,對稿件進行初步的檢查。對於編輯和校對、審稿等環節來說,要善於通過利用新媒介技術,進行稿件、版面的交叉檢查,達到消滅差錯的目的。在採編反饋方面,需建立與編校質量有關的採編反饋機制,及時反饋差錯,共同學習規范的表述,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日積月累,採編水平定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嘉興日報》採編隊伍建立了多個QQ群、微信群,集團領導的要求、採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等等,都可以在採編的多個環節中得到有效傳遞。在這些信息交流群中,某一個人發現差錯,可以隨時向所有採編人員進行提醒,效率非常高。每當其他媒體有差錯發生時,也能及時通報,並研究自身的防范方法。今年,浙江省要剿滅劣Ⅴ類水,《嘉興日報》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有編輯發現,記者容易將羅馬數字Ⅴ,錯寫成英文字母V。在微信群中向記者通報后,類似差錯就沒有再出現了。

(作者單位:嘉興日報社)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