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社交媒體傳播特征【3】
三、傳播受眾的“契合性”
“受眾”是社交媒體傳播的歸因。“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在傳播“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體現了“寓教於樂”的特點,讓受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產生更親切的理解和更深切的默契,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
1.年輕群體的個性滿足
新媒體環境下,年輕人作為新媒體使用的主要受眾群,他們的網絡用語、創新思維、媒體接觸行為、文化價值觀念等“個性”被引入到電視節目生產中。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將“傳統文化”與“綜藝娛樂”相互契合,滿足年輕群體的“個性”需求,通過觀看、談論、學習和研究,更好地發揮電視節目的“文化”功能。例如《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該節目的微博參與用戶中,“90后”用戶高達55.8%,這個群體正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在傳承古詩詞文化的同時,通過綜藝節目的表現形式和社交媒體話題的持續推進,在年輕群體中實現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2.全民參與的文化共鳴
“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以傳承傳統文化為宗旨,吸引了除年輕群體之外,身份更加多元的全民受眾。例如《朗讀者》節目,其受眾注冊信息表明,普通個人為76.09%,其他受眾集中在教育界、文藝界、媒體界、公務員、醫生、工程師、研究員等職業,呈現出高知識水平、高社會地位、高消費能力的特點。“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既傳播傳統文化的養分,又採用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因此能最大限度地讓各種類型的受眾產生文化共鳴,這也是充分發揮電視“文化”功能、提升全民族文化素養的有效傳播方式。
四、結 語
本文通過對典型電視節目案例的社交媒體數據進行分析,將“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社交媒體傳播特征歸納為傳播內容的“話題性”、傳播渠道的“多元性”和傳播受眾的“契合性”三個方面。其中,傳播內容的“話題性”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訴求﹔傳播渠道的“多元性”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工具訴求﹔傳播受眾的“契合性”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參與訴求。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從微觀層面進行研究,截取電視節目案例在播出時間段內的社交媒體數據作為研究依據。由於社交媒體數據在所截取時段之后將會有所變化,文中所列數據與節目最終的精確數據可能存在偏差,但對本文的研究主題和觀點不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 美蘭德視頻網絡傳播監測與研究數據庫.詩詞大會:泛娛樂時代讓傳統文化走入生活——大數據全面解讀“武亦姝現象”[J].中國有線電視,2017(1):396-400.
[2] 清博大數據.央視現象級節目《朗讀者》全網大數據研究分析白皮書[EB/OL].http://home.gsdata.cn/news-report/articles/1797.html, 2017-05-24.
[3] 劉新業.電視文化類節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4] 劉志峰.大數據時代的文化正能量——《漢字英雄》現象分析[J].南方論壇,2013(5).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