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南方出版高峰論壇舉行 聚焦新形勢下出版人的使命擔當【4】

2018年08月17日10:3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焦新形勢下出版人的使命擔當

  出版人的使命與初衷不可變

  □中信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斌

  融媒體時代,我個人認為,出版是整個媒體的根基。大眾閱讀,歸根結底指的是讀一本好書。

  出版人的發展觀

  新時代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們必須站到更高的位置。互聯網企業開拓了知識付費市場,新的經濟模式不斷沖擊現存體系。面對困境,我們要表現出積極、努力的開放姿態。怎麼做呢?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我們現在談發展時,首先應該提高政治站位,即出版關乎國家戰略,是民族大業。出版人一定要有社會責任和文化自信,這也是國家戰略和民眾的要求。

  第二,要把握歷史趨勢。出版是文化傳承,出版人應該牢記這一使命。時代一直在變化中,我們隻有努力把握那些不變的基本規律,才能超越時代。

  第三,要不斷更新理解。我們在尋找改革路徑時,首先要准確把握行業特點,了解它復雜的一面。有時我們把出版想得太簡單,以為只是做幾本書,隻關注碼洋,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復雜性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對如今的市場現狀,我們應該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拿出積極的行動和創新的姿態。

  理解大眾閱讀變化

  作為出版人,我們要理解環境的變化。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主題,技術和科技是當今時代最主要的方面。科技進步的背后是為了提高生產力,但是我認為,最深的原因是滿足人性的需求。人要通過價值活動、認知活動不斷推動社會進步,這一過程中,我們對技術的渴望會更加強烈。

  這時,我們更需要理解需求端的變化。一方面,我們要看到知識在進化。知識的融合是大勢所趨,融合過程背后的動力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實用性觀點佔據上風。當我們能處理大量資訊時,功能性、價值性的導向越來越明顯——這可能是當今時代的特點。

  大眾出版的新經濟模式

  面對競爭,如何做到卓然而立?我們存在的理由是什麼?我想有兩個原因:

  一是人們對閱讀的社會價值的認知。中國人對讀書的尊重,是我們這個時代出版人的幸事,這是龐大的社會基礎。

  二是版權制度和定價機制的存在。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商業模式。每一個出版企業成立的第一天,版權體系就決定了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利益分配機制,這決定了出版業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其次是我們的定價機制,這決定了產業的秩序,保障了產業鏈的完整性。

  大眾閱讀到底指什麼?從讀一本好書到看手機資訊,這個范圍都應該叫大眾閱讀。作為出版人,我們需要做的事就是推動大眾閱讀的分層,倡導有價值、有營養的閱讀。另外,要實現內容創造方式的轉變,我們一方面需要為作者服務,幫助他出版好書。另一方面,也要將過去“鼓勵原創,才能鼓勵閱讀”的思路轉變為“隻有鼓勵閱讀,才可能激發原創”。

  我認為大眾閱讀存在幾個可以發展的方向:一是滿足知識系統升級的需要。二是滿足構建價值、提高認知的需求。三是滿足陪伴成長、終身學習的需求。四是滿足個性創作、感受體驗的需求。大眾出版可以關注個體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巨大空間。

  內容驅動流量

  談到新經濟模式,最核心的一條是:隻有你的用戶變成你的資源時,才是新舊經濟的分水嶺。內容的驅動才能變成指數級的增長。這種增長方式,與傳統出版行業按照品種、人力、碼洋來計算的做法是不同的。如何把讀者轉換成用戶,正是出版行業的困境和最大的挑戰。

  在這裡,或許我們可以提及文化的“六產論”。“六產”即創意、版權、知識服務、教育培訓、文化生活消費、傳承和精神文明。這六種產業每一個都應該是大眾出版不斷耕耘的,而且每一個產業的市值都遠高於大眾出版。以版權為例,版權是出版行業的根基,我們要用版權來激發原創,且內容資產一定要市場化,因為隻有經過市場的定價才有可能交易,隻有交易才可能延展,才可能跨界融合,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價值鏈。

  簡而言之,當今時代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版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為出版人應該有更大的眼光。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把內容導向作為出版業的首要發動機,因為真正的流量還是要由內容驅動。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