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0期

傳播學視角下的國際新聞誤讀現象解析【3】

徐利蘭 商敏慧
2018年12月18日09:0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傳播學視角下國際新聞誤讀的影響

國際新聞誤讀不僅歪曲了傳播者的真實意圖,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對受眾產生誤導,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對傳播者的影響體現在傳播者話語權的剝奪和新聞理想的幻滅。傳播者在傳播新聞時,勢必會通過議程設置,刻意去發布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的內容,以增加閱讀量,提升親近感。但在這種過程中,受眾由於被遮蔽了一部分真相,對新聞的誤讀大大增加。而傳播者在各種壓力的擠壓下,逐漸喪失了話語權和公開表達的機會。

對傳播內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受眾刻板印象的加強。國際話語權的爭奪和國家形象的構建越來越多的表現為傳媒力量的角斗。在國際新聞傳播中西方媒體慣用的手段就是對我國的丑化、妖魔化和歪曲化,造成一種威脅性的、不合作的、非民主的中國形象,形構“中國威脅論”。而正是因為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失實性報道,也導致了我國受眾對部分西方國家的消極偏見,比如對美國的印象是強權主義、恃強凌弱,而日本的形象則是漠視歷史、缺乏責任意識。在國際新聞報道中構筑的他國的刻板印象,極其容易造成本國受眾對他國信息全方位的誤讀。

對傳播渠道的影響表現為媒體公信力的下降和輿論監督的障礙。傳統國際媒體的接觸門檻較高而將大多數他國受眾拒之門外,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和語言能力的制約,大多數受眾都無法自主接觸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所以受眾想要接觸國際新聞,最好的渠道是新媒體,這就給傳統的新聞傳播渠道帶來了一些影響。第一,“人人記者”“公民記者”應運而生,更多的受眾、事件目擊者等參與了新聞傳播過程,甚至成為新聞傳播者。由於缺乏專業的新聞知識和必要的把關過程,會加劇誤讀,使傳播更加快速和便捷﹔第二,網絡輿論成為公眾意見的一種集束式表達,傳統受眾的輿論監督作用被空前加大,有力的影響了公共決策。而新聞誤讀則在蠶食和荼毒著網民輿論監督的作用和功能,他們以一種逆向化、貼標簽化或娛樂化的解讀傳遞一種錯誤的信息,造成網民在輿論監督過程中的誤解和障礙。

對受眾的影響在於群體極化現象的出現。國際新聞誤讀極易造成國家與國家、國家與群體、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刻板印象,進而造成群體極化效應,比如“帝吧出征”事件。2016年1月,Facebook上一個台獨賬號上突然出現了大量大陸網友的評論,表示支持兩岸統一,這是大陸網友自發組織的一次活動,目的是描述一個真實的大陸生活。但台獨勢力迅速組成一個“台獨傳聲筒組織”,以台灣三立電視台、蘋果日報和自由時報為主攻擊大陸,甚至用南京大屠殺來詛咒大陸。“台獨傳聲筒”發出的一些誤讀性報道甚至虛構的事實和言論,令台灣民眾真假難辨,陷入混亂,充斥著對大陸的極端怨恨和不信任。

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則表現為公共領域的重塑。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提出了公共領域的概念,認為在公共領域中,公共意見能夠形成。但19世紀以來,報刊開始向政治手段和商業工具轉變,壟斷資本主義集中加劇。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家和社會相互重疊,公共領域開始解體。而國際新聞誤讀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溝通習慣和行為方式,而且正在重塑著人類社會的權力結構和文化生態,人們對於“公共領域”的希望重現,而互聯網使得受眾可以更加自由和快捷的表達自己的聲音,公民新聞快速壯大。這徹底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收受關系,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網上與任何人交流,將自己的意見與更多的人交換。這種討論由於是匿名的和虛擬的,所以不會受到國別、種族、文化、宗教等的影響,也就構成了公共領域的基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