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0期

從《神秘巨星》看寶萊塢電影的跨文化傳播【4】

陳亦新
2018年12月18日09:2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神秘巨星》對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啟示

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文化的進步,都少不了文化傳播的健康進行。《神秘巨星》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高票房與好口碑,對我國電影走出去有諸多啟發。

談及啟示前,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國產電影在走出去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在電影的跨文化傳播中,必須要意識到文化差異性和文化沖突性,包括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沖突、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沖突、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那麼面對這些沖突和矛盾,如何進行國產電影的跨文化傳播呢,接下來主要從電影制作內部方面和電影宣傳發行外部方面來說。

1.講好“中國故事”,以情感認同引發文化認同。我們說向海外輸出電影,其實就是輸出自己的文化。文化深層的東西包括集體經驗,共同情感,文化精神和價值觀等,將這些作為辨析電影屬性的標准。這種內在於文化深層的東西,就好比文化的精髓,電影追求和把握的是講故事的深度和整體性。《神秘巨星》通過伊西亞努力追夢的故事,宣揚了追求自由,努力奮斗的價值觀,也表現出了要與封建束縛,與社會不公做斗爭的決心。故事發生在印度,電影價值觀是包含一種對立,即印度本土主流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的對立。電影把伊西亞的故事和印度社會價值觀渾然融為一體,這才是有深度的好故事。同樣的,中國電影走出去,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故事,故事主人公要有中國特征,精神符合中國主流價值觀,這才稱得上中國故事。

電影《神秘巨星》中的印度元素很豐富,從舞蹈、音樂、服飾到宗教儀式和傳統習俗,這些印度元素都蘊藏和熔鑄在故事之中,都在明確有力地解讀著印度特有的宗教信仰、文化精神、族群心理,這樣不僅凝聚了印度本土觀眾的情感,也成為了對外展示印度文化、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印度電影用國際通用的表現手法揭露國際共有的問題,比如鏡頭的遠近切換。《神秘巨星》最后伊西亞上台發表感言,感謝自己的母親,鏡頭直接由遠及近推到母親的臉上。盡管這個獲獎橋段設計有些刻意,過分戲劇化、套路化,甚至還不能經得起邏輯的推銷,但當觀眾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還是難免熱淚盈眶,為之感動,這就是運用一些大電影慣用的手法和技巧,往往使電影邏輯的不合理變得可感可親,最終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

國產電影跨文化傳播,最重要的是要講好中國故事,而一個故事最先打動人的地方不是文化宣傳和價值觀披露,相反這些都是傳播手段,而打動人的地方是情感的真摯深沉。唯有將社會思考和價值觀念熔鑄在渾然一體的戲劇性、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細節呈現中,才能使觀眾在盡情享受觀影視覺聽覺快感的同時完成對電影意義的追尋,對背后文化的認同。建立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文化認同通常才更加深入人心。這就需要電影創作將角色放置在錯綜的關系中,如人與命運、人與人、人與他人中,為情感的豐富性提供足夠的空間,愛的歡樂與痛苦、對家庭的珍視、對信仰的堅守都在《神秘巨星》中並存交融。在劇情框架和主體事件的選擇上,電影中的故事需要破除宏大敘事,隻用一個個細枝末節的小故事為主體,構成觀眾所熟悉的日常世界,這樣更貼近大多數人的情感經歷,更容易贏得感情共鳴。

2.樹立全球意識的傳播觀念,建立世界性品牌。在今天,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與運作。也就是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運作是實現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物質保障。近年來,印度電影不斷拓寬國際市場,這就包括多方資金的融合、不同語言版本電影的制作,還有實景地的跨國拍攝,電影創作團隊的跨國合作等等。印度電影致力於與海外主流陣營的合作來提高影片的國際影響力和海外傳播力。《神秘巨星》的國內發行方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選擇主流發行方,對於電影在國內的排片和宣傳都有積極作用。

樹立全球意識的傳播觀念,我們要時刻銘記:過度教條的政治化的文化傳播、漫無目的的觀念宣傳都無法讓不同地區的人們產生共鳴,要學會用全球通用的傳播模式,合理而不張揚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另外,建立國際化品牌亦是關鍵一步。國際化品牌會帶來可靠、持久的世界性聲譽。企業在市場運作上,應該引進一套完整的國際慣例。就像印度寶萊塢一樣,積極尋求和世界各國品牌的合作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180-199.

﹝2﹞阿雷恩-鮑爾德溫,布萊爾-朗赫斯特,斯考特-麥克拉肯,邁爾斯-奧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 文化研究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5-143.

﹝3﹞陳曉偉.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維度、現狀及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

﹝4﹞熊芳芳,趙平喜,陳旻.好萊塢電影文化的跨文化傳播﹝J﹞.新聞愛好者,2011(2).

﹝5﹞周方元,孟雲,朱琳.標准化生產與國族意識形態:印度電影海外傳播路徑與內核﹝J﹞.當代電影,2017(8).

﹝6﹞張慧瑜.印度寶萊塢電影及其對“中國大片”的啟示﹝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3).

﹝7﹞胡黎紅,藺晚茹.從“印度故事”看“中國故事”﹝J﹞.當代電影,2016(9).

﹝8﹞李璇.論印度勵志影片《摔跤吧!爸爸》的現實關照﹝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7).

﹝9﹞康夢影.象意韻——論當下印度電影中“東方美學”的復興與重構﹝J﹞.當代電影,2018(3).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