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1期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交通廣播垂直化探索【2】

姚保安
2019年01月09日10:10 |
小字號

二、步入融合誤區的成因分析

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影響媒體融合的決定因素不在執行層面、技術層面,而主要在決策層、管理層,主要成因是:

(一)思維止步於技術性修補,沒有按照“用戶需求”的邏輯布局

一是缺少用戶思維。在媒體融合中,聽到最多的是“我有什麼資源,能夠做什麼”——隻從自身需求出發,想著盤點資源,而不是從用戶需求出發,搶佔意識形態新陣地,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更沒有從滿足用戶新需求出發,研究市場動向。這樣自拉自唱,延續的是傳統媒體的思維慣性,不能讓受眾產生共鳴,難以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也難以將媒體融合推進到產生消費關系的用戶階段。二是缺少頂層設計,媒體融合是觀念、體制、機制、內容、管理、運營等系統性的轉型,單一部門或層級難以制定方案推動實施,單獨新聞內容或者經營的創新都難有成效,必須對內容、應用精准細分,實施全面徹底的融合,才能產生實際效用。這隻能通過自上而下的布局,才可能實現。

(二)資源錯配在紅海,沒有鼓勵藍海試錯的人、財、物創新機制保障

首先是缺少回到初心的膽識。融合階段的媒體,就像移動互聯網行業中的一個初創公司,腳踏實地從滿足用戶需求出發,梳理出產品,按照產品線重構管理架構,重新核定分配機制,或能從根本上脫離融合困境。對於交通廣播來說,忍住做大平台、做大項目的誘惑,放下身段,聚焦用戶“大出行”中的單一痛點,在精准細分的垂直領域深入開挖,才能突顯差異化優勢,實現媒體融合時代的重生。其次是缺少壯士斷腕的勇氣。真正的媒體融合,實現的是消費層面的融合。不深入市場的廣播,觸不到市場脈搏,不與市場深度互動,就無法形成消費閉環,不能產生消費就無法在移動互聯網生態化趨勢中生存。但頻率廣告代理制度,仍是支撐交通廣播實現經營創收的主要方式。廣播頻率從用戶到市場的產業鏈,客觀上被廣告代理切斷,以用戶為基礎的運維圈層無法建立,隻能畸形發展。最后是缺少回應市場疼點的智慧。基於生產、傳播、閱讀的傳統模式,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元、分散,無特殊爆點內容,無法跨過圈層,無法引發共鳴,不能送達目標受眾。其實,用戶端一直都存在海量的疼點等待社會回應,比如處理審車排隊、智能停車誘導等,大眾的這些新需求考量著各級媒體決策者的眼光和胸襟,是見樹木還是見森林?答案在於轉型改革的決心,在於“功成不必在我,責任自有我擔”的勇氣。

三、垂直化的路徑探索

如何回應市場新需求?基於近幾年的實踐,一些交通廣播在不斷嘗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移動互聯網轉型思路,開始在垂直細分領域發力,逐步構建交通廣播的媒體創業創新生態系統。具體從以下三個路徑入手:

(一)嘗試管理機制從管理職能到服務功能轉型

首先是政策創新。一是形成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培育機制。轉型目標是向移動互聯網企業轉型,近期搭建媒體轉型的創業服務平台,鼓勵內部一些市場認可度高的節目、欄目、項目,去和用戶深度互動,逐步選育出適宜本媒體的垂直應用項目。遠期以垂直應用為基礎產品,構建起自主、可控、市場認可的生態級企業平台,形成適應交通廣播在精准細分領域發展創新的體制保障。二是建立適應全媒體發展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以交通廣播為例,除了收聽率,也要讓新媒體平台的傳播、用戶反饋等和編輯記者的績效挂鉤,激勵員工根據用戶需求調整傳播方式。三是出台鼓勵媒體產業創新的政策。通過借鑒國內外媒體改革經驗,跨行業學習移動互聯網轉型經驗,結合媒體自身實際,出台鼓勵媒體產業創新的政策,讓冒著熱氣的激勵措施,點燃員工創業創新的熱情。

其次是路徑選擇。一是拆。根據交通廣播頻率實際,拆掉現有廣播內部的部門之分,與報紙、廣播、電視、移動互聯網的介質之分。頻率管理轉型成為服務平台,負責戰略統籌、橫向聯絡和后勤保障,少管、多理。把對用戶有實際服務價值的節目、項目升級為創業創新單元,形成蜂窩式的事業部、項目組,負責生產媒體產品。二是建。把交通廣播轉變成平台,聽眾、觀眾轉變成用戶,員工轉變成執行者、創業者、合伙人,激發內部創新活力。為什麼這麼建?現有廣播的職能設置是按照單向傳播的傳統模式延續下來的,而今天,媒體生態以及和用戶的互動形式已經變化,比如,廣告更多按照到達率、轉化率等效果付費,要想精准引流,得按照市場認可的機制來調整媒體生產方式。在這樣一個市場化的創業創新平台之上,員工隻要有想法,有可以創新的項目,即可在媒體內部創業孵化,保留工資、身份,給股份,給后勤支撐,鼓勵員工以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到新產品、新項目、新服務的研發。三是支撐。一是管理體制保障:在保証新聞宣傳等核心的基礎上,實現管理的融合,不按條塊分權,而緊盯目標聚力。二是人財物保障:圍繞中心目標,集中人財物,保重點產品、項目。未來在移動互聯網企業轉型中,缺失重點保障,耽擱時機,可能錯失的不只是一個產品、項目,失去的可能是一個媒體融合轉型的時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