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1期

“一帶一路”視域下影視“話語”的生產與傳播路徑【2】

羅敏 謝群
2019年01月09日10:13 |
小字號

(一)家國同構,平等傳播

中國儒家早就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實質就是將“家”與“國”統一起來。藝術作品中的家國同構,是指“以一個或幾個中國家庭為中心場景展開廣闊的人生境界和復雜的社會關系,將家庭的悲歡離合與民族、國家的盛衰巨變密切聯系起來,通過家的命運走向生動形象地映照出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和社會國家的興衰起伏”④。家國同構的理念,對中國影視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從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到謝晉的《天雲山傳奇》《芙蓉鎮》等,都是將個人、家庭與國家三者交織在一起,個人、家庭的命運與生活變遷跟國家緊密相連。以“家”為載體表現“國”的意志,“國”是最高的價值取向,在表現“家”的過程中,傳達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塑造國家形象。

因此,將家國同構的理念融入“一帶一路”中國故事的影視化表達是水到渠成的。愛國即愛家,“家”是小國家,“國”是大家庭,國家的繁榮富強帶來家庭的幸福生活。這是影視“話語”生產的前置命題。例如,習總書記提到過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熱播,反響十分熱烈。劇中所表現的兩個家庭的故事以及中國80后的新婚戀觀令坦桑尼亞觀眾津津樂道。習總書記出訪拉美所帶的“國禮”包括三部電視劇,分別是《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戀33天》,這些劇反映的均是中國當下年輕人的真實生活處境及其樂觀勇敢的態度,都是以“家”為主要敘事空間,以中國當代年輕人為主要表現對象,沒有任何的宏大敘事和“高大全”式的人物,但是隨著“家”的空間變化,背后體現的是“國”的發展和強大。這種家國同構的敘事理念,使得影視作品真實自然,讓中國“家和萬事興”的家庭觀、“義以為上”的義利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等主流價值觀,以及當代中國百姓生活面貌所映射出的大國崛起景象潛移默化地浸潤著觀眾。

“一帶一路”作為由中國牽頭的世界區域性政治話語,已經引起其他一些國家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中國威脅論”等負面言論,這表明他們對中國還存在諸多誤解和偏見,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崛起的焦慮。因此,為了消解其他國家的疑慮和認知偏差,我們必須要以平等的視角進行中華文化的傳播,必須弱化大國崛起的概念,淡化政治色彩和對意識形態屬性的強調,避免以自我文化為中心,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平等交流的姿態,贏得他國對我國文化身份的認同。

(二)英雄與平民典型,引領“議程設置”

習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上的講話中提到:“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⑤如果一部影視作品成功塑造了英雄典型形象或者成功講述了動人的平民故事,它往往能輕易地實現價值引領。

“一帶一路”的宏大主題,也可以通過普通人的人生故事或生活閱歷呈現出來,以小見大,反映出不同國家、各經濟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折射大時代的變遷。比如電影《戰狼2》塑造了一個鐵血丹心的中國式孤膽英雄形象冷鋒,成功地將英雄形象與中國故事、中國的義利觀、中國國家形象傳播以及大眾的愛國主義精神融合在一起,同時也是中國文化與非洲文化的一次直面碰撞,反映了我國與非洲國家的深入交流與合作。《戰狼2》不僅創造了國內票房奇跡,也成功引導了國際話語的“議程設置”,歐美的諸多媒體如美國CNN、英國BBC紛紛對此片予以關注和討論。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和偉大革命歷程中不乏英雄,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等待著我們挖掘,讓全世界認識和接受我們的民族英雄應該是中國影視努力的方向。

美國學者拉斯韋爾在《宣傳的藝術》中提出七種典型的宣傳手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平民百姓法”,指的是“對一項政策或產品,尋常百姓的案例可能更具說服力”⑥。《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主題的紀錄片,舍棄了宏觀敘事,轉向微觀視角,專注於“人”,通過講述絲路沿線50個個人奮斗的故事,展現絲路各國人民的經貿、文化往來。比如,在“小商品之都”義烏,一位伊朗商人在此娶妻生女,安居樂業,與當地人深入交流,儼然成了“中國通”。在巴基斯坦,一位老者任憑日晒雨淋,成為中國人最忠實的守墓者……一個個普通人的生活及其奮斗故事,展示出一個和平崛起、開放包容、與世界共享的中國形象。

不管是英雄塑造,還是平民故事,背后都是主創們有意為之的“議題設置”,這些議題設置關乎個人,關於英雄,關於生活,卻是見微知著,以點帶面,所有的議題均指向——當代中國形象。

(三)中國聲音,國際“編碼”

“在國際傳播中,常常是信息發出者用一種文化的符號進行編碼,而信息接收者是以另一種文化符號進行解碼,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用的是兩種不同的碼本,在兩種文化符號的編碼和解碼過程中,誤解、誤讀是經常發生的。”⑦因此,在“一帶一路”主題的影視作品進行跨國傳播時,我們應該重視對中國聲音的“編碼”。

首先,主創們應該深入了解各國的歷史文化、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准備深入全面的背景資料,以便在創作時避免觸碰個別國家的文化禁忌,完成與當地人民的跨文化交流。“一帶一路”主題紀錄片主創在異國他鄉進行採訪拍攝時,必須要掌握准確而全面的資料,這樣才能更好地與當地民眾進行溝通,對紀錄片內容“編碼”也更有針對性。

其次,尋求國際合作,嘗試國際化表達。比如,我國與印度合拍的電影作品《大唐玄奘》是一部描寫玄奘西行取經苦難的寫實作品,它為中印兩國搭起了一座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已經成功舉辦兩屆,它以電影為紐帶,以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參與主體,搭建電影交流交易的國際平台,通過聯合拍攝、片源共享、業務交流等方式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這樣的深度合作有助於更好地完成跨文化“編碼”工作。

另外,在視聽表達和后期包裝方面,除了中國聲音的表達之外,應盡量考慮他國的接受特性,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特點,嘗試採用不同的配音和民族包裝風格,盡可能地為人所喜聞樂見。

通過國際“編碼”,中國聲音的到達率和接受度會隨之更高,中國故事與中國形象的傳播效果自然更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