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1期

“一帶一路”視域下影視“話語”的生產與傳播路徑

羅敏 謝群
2019年01月09日10:13 |
小字號

來源:《視聽》2019年第1期

摘要:本文立足於“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語境,第一部分首先提出要打造“一帶一路”經濟融合的命運共同體,前提是讓文化先行,利用文化軟實力,消除他國對中國的認知偏差。第二部分指出,獲得國際話語權,進行文化“話語”生產與傳播對於建構國家形象意義重大﹔基於建構大國形象的目的,第三部分主要從影視文化的角度提出“一帶一路”語境下影視“話語”生產與傳播的三種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影視話語﹔生產﹔傳播

一、“一帶一路”與文化先行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本屆政府提出的一種新型合作發展理念,輻射亞、非、歐,甚至太平洋沿線部分國家,旨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以歷史文化概念為基礎,它首先屬於文化影響力范疇,由此才延展出經濟影響力范疇和政治影響力范疇。一方面,文化先行有利於“一帶一路”構想的深入推進和順利實現,通過與絲路沿線國家全方位的人文交流,發揮中國文化軟實力,增進各國對中國的了解,消除誤解與偏見。另一方面,植根於豐厚文化土壤的“一帶一路”,是傳播中國故事,傳達中國聲音的絕好機會。

而不可否認的是,影視文化依托於媒介生產與傳播的特性,視聽結合的特殊表達方式,更易於被受眾接受,本國所倡導的價值觀在“潤物無聲”中被傳達,“國家形象”在影視時空中更加立體生動。

二、話語、權力與國家形象建構

“話語”是批判理論、語言學、文學理論和社會學中的一個重要觀念,福柯稱之為“陳述的整體”,認為“話語是由一組符號序列構成的,它們被加以陳述,被確定為特定的存在方式”①。霍爾對福柯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闡釋,他指出:“話語乃是指涉或建構有關某種實踐特定話題之知識的方式:一組(或一種結構)觀念、形象和實踐,它提供了人們談論特定話題、社會活動以及社會中制度層面的方式、知識形式,並關聯特定話題、社會活動和制作層面來引導人們。”②也就是說,話語結構具有規定性,規定了特定話題的表述,以及與特定話題、社會活動有關的實踐,什麼是合適的,什麼是不合適的。那麼問題是,誰在規定?也就是“誰在控制它”?這就超越了“話語”本身,直接指向權力問題。

過去擁有著話語權的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利用特殊的話語生產比如好萊塢電影,通過一個個救世英雄形象的塑造,向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輸出其倡導的主流價值觀,營造大國形象,同時試圖“妖魔化”發展中國家。由此可以看出,爭取國家話語權與塑造國家形象有莫大關系。隻有擁有了國際話語權,進行行之有效的話語生產,才有可能實現我們自己期許的國家形象塑造。

中國的崛起為自身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話語傳播的機會,“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為我們帶來了獲得國際話語權,塑造大國形象的絕好機會。那麼,如何進行話語生產?又如何進行話語傳播?下文將從影視的角度對上述問題一一進行解析。

三、影視“話語”的生產與傳播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③那麼,在“一帶一路”的新語境下,我們要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面對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取之不盡的中華文化智庫和豐富多彩的當代生活圖景,我們如何進行影視“話語”選擇、提煉、加工、生產並最終實現國際化傳播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