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電視綜藝節目的內容生產策略【2】
二、融媒體時代的電視綜藝節目內容創新
(一)用戶畫像實現定制化內容生產
所謂用戶畫像,就是把電視受眾當用戶,通過融媒體數據庫收集電視受眾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信息,並以此為基礎分析電視受眾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消費觀念、收視特點等,為電視節目內容生產、傳播、廣告植入等提供更為精准的參考依據。需要指出的是,用戶畫像不等同於傳統的收視調查,收視調查或者受眾調查往往后置於內容生產,更多的指向傳播效果,廣告商更為看重,在制播一體的大背景下,對內容生產的影響較為有限。而用戶畫像則直接前置於內容生產,尤其是電視綜藝節目在前期策劃時就能根據畫像結果精准導入受眾需求,定向推送對受眾產生價值的內容產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通過用戶畫像,實現了電視綜藝節目從大眾化生產向社群化生產、從通用性生產向定制化生產、從“留住受眾”到“制造受眾”的過渡。
(二)觀看數據反哺內容創新
受眾觀看行為數據泛指受眾在不同載體上觀看媒介產品的所有痕跡,比如觀看時長、快進、回看、暫停、評論、轉發等。電視綜藝節目制作者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分析,既可以從宏觀上把握受眾的收視習慣與偏好,又能通過收視數據曲線捕捉微觀層面的興趣點、興奮點、動情點,從而整體設計綜藝節目的內容板塊、節奏、廣告植入、現場互動等等。以《爸爸去哪兒》為例,獨家網絡播出平台是芒果TV,湖南衛視通過芒果TV數據平台對受眾回看第一季5~7期的行為進行分析,發現feynman、多多、楊陽洋、貝貝幾個萌娃摘楊梅、趕羊群等游戲互動的環節網友評論最多,且“好看”“歡樂”“可愛”等詞高頻出現,隨即在接下來的5期增加了萌娃任務和游戲內容,在第二季時甚至准備了50多個饒有趣味的小任務﹝4﹞。在后續播出的節目內容中著力呈現星爸萌娃之間的互動細節,增加了大量的表情特寫鏡頭,既穩固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又洋溢著溫暖的情感氛圍。
(三)粉絲數據助力優質內容開發
粉絲,來源於英文“fans”一詞,意為狂熱者、愛好者。粉絲群體因其對支持對象的狂熱崇拜、聲援和社群化傳播,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經濟現象,在以明星作為主角的綜藝節目大生態下,說“得粉絲者得天下”亦不為過。不過,在實踐操作層面,還是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其一,是粉絲數據的整合問題。要利用好百度指數、藝人新媒體指數、微指數、知乎指數、藝恩數據等工具,准確把握粉絲數據的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其二,是粉絲精准定位的問題。粉絲之所以成為粉絲,是因為其自我個性、內心需求與明星的氣質類型、作品類型相契合,所以,粉絲社群既有強烈的依戀性,也有明顯的排他性﹔其三,是綜藝節目文本質量的問題。粉絲數據只是提供了綜藝節目的“引流”入口,留不留得住,質量是根本,優質的內容是粉絲經濟的核心。《聲臨其境》《國家寶藏》讓演員回歸表演本質,用“戲”說話,憑實力“圈粉”,讓電視觀眾領略到一大批“老戲骨”深厚的表演功力和獨特的舞台魅力,也釋放了優質電視綜藝文本本身的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