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級新聞媒體公信力芻議
摘要:在全媒體時代,加強傳統媒體公信力建設,既是媒體社會屬性的外在要求,也是融媒體發展面臨的一項新任務。而區縣級媒體的本土化特點,使得其公信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媒體的生存和發展,可以說,公信力就是區縣級媒體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生命力。
關鍵詞:區縣級﹔新聞媒體﹔公信力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4-0000-03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1]。總書記提出的這“四力”要求,為新時期各級新聞媒體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從“四力”之間的關系來看,公信力無疑是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的前提和基礎,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所謂媒體公信力,是指新聞媒體本身所具有的一種被社會公眾所信賴的內在力量。它是媒體自身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所佔據的位置,是衡量媒體權威性、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的標尺,也是媒體贏得受眾信賴的能力[2]。
因此,在全媒體時代,加強傳統媒體公信力建設,既是媒體社會屬性的外在要求,也是融媒體發展面臨的一項新任務。而區縣級媒體的本土化特點,使得其公信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媒體的生存和發展,可以說,公信力就是區縣級媒體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生命力。
一、新聞媒體公信力探源
新聞媒體的公信力由多種因素決定,其中的輿論導向、內容構成、隊伍素質、品牌形象,以及社會心理、大眾審美情趣等都可以對媒體公信力產生重要影響。
1、輿論導向:在我國,各級新聞媒體的政治屬性,明確了各級新聞媒體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按照習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48字要求: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3]。要充分發揮各級新聞媒體在形成輿論、影響輿論、引導輿論中的重要作用,匯聚經濟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正能量。正確的輿論監督,對於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熱點問題、推動各項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大提升媒體的公信力。可以說,導向作用發揮得越好,媒體的社會公信力就越高,反之亦然。
2、傳播內容:各級媒體首先是要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虛假新聞、不實報道在讓媒體喪失信譽的同時,還會給社會輿論帶來混亂,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其次,新聞媒體生產的新聞作品是否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新聞報道是否反映了群眾意願、是否被受眾接受、讓受眾喜聞樂見,直接決定其公信力的高低。
3、媒體形象:一個媒體的社會形象是由媒體的日常宣傳報道風格、從業人員隊伍素質、新聞節目品牌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同時與社會大眾心理、審美標准、文化水平等也有很大的關系。在媒體的整體形象中,新聞報道、新聞欄目等的公眾形象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新聞宣傳節目、新聞欄目的定位、風格、內容等,是否受老百姓認可和歡迎,直接關系到媒體形象的高低,長此以往,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就會在受眾心中自然生長。
4、隊伍素養:我們都知道,新聞職業道德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它要求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恪守法律法規,弘揚時代精神,保持職業操守。在日常的採編工作中,記者是處於新聞宣傳第一線的從業人員,提高記者的政治理論水平、業務能力、職業道德素質,對於提高新聞公信力來講至關重要。
我們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扎實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培養記者的“眼力、腳力、腦力、筆力”,讓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城市街巷、企業車間、項目工地,採制出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新聞作品,樹立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良好社會形象。
二、區縣級新聞媒體公信力現狀
在區縣級新聞媒體的日常採編工作中,公信力建設往往被忽視,媒體自說自話的現象比較突出,媒體在受眾中的信任度下滑,由此帶來影響力式微,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漸行漸遠。結合採編工作經歷,筆者認為,影響區縣級新聞媒體公信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節目形態“八股化”
受制於傳統的宣傳思維,區縣級媒體在新聞報道理念、樣式、
手法等方面,往往沿襲陳舊、機械、老套的做法,從而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的“八股化”現象。在報道視角上側重於領導活動、會議活動等政務報道,題材單一,報道流於形式,缺乏受眾關心的實質內容﹔在報道文風上大而空、淺而浮,重面上、輕基層,重宏觀、輕微觀,缺乏鮮活生動的細節和感染力﹔報道方式上偏離受眾站位,綜述類、經驗類、簡報式報道的稿件佔比較大,現場特寫、人物特寫等反映基層生產生活的“活魚”較少。
2、選題策劃不接地氣
近年來,面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區縣級媒體加強了新聞宣傳的選題策劃工作,節目形態有一定程度的變化。但總體來講,選題內容、表現手法還是缺乏創新,離地方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廣大受眾的期待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有關精准脫貧題材的選題,大多是宣傳典型做法、典型成果方面的題材,而對於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老百姓反映的難題、困難群眾的呼聲卻少有涉及,正面宣傳就成了“報喜不報憂”,典型報道“隻見森林、不見樹木”。
3、記者採訪“走馬觀花”
區縣級媒體由於沒有同城媒體競爭的壓力或壓力不大,記者習慣於“跑會、泡文”的工作狀態,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思維和採訪的“惰性”。在具體採訪報道中,隻圖完成採訪任務,不善於挖掘細節、了解背景、深入分析,局限於一些新聞事實的表象。對新聞背后的本質交代不夠、闡述不清,對一些需要媒體引導、幫助公眾判斷是非曲直的新聞事實淺嘗輒止、模棱兩可,讓受眾霧裡看花、無所適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