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普惠新闻奖聚焦金融报道 深度报道评论成亮点

2016年01月26日08:4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1月25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蚂蚁金服商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普惠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刘泽中贷款记”、“救市的问题与迷失的监督”等获得殊荣。组委会现场宣布,将启动普惠新闻支持计划,未来一年资助10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深度金融报道。

首届普惠新闻奖,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科院和新榜等国内顶尖机构的11位专家评委联合评审,是中国金融报道领域最为权威的新闻奖项。

首届普惠新闻奖揭晓 深度报道、评论成亮点

首届“普惠新闻奖”评选活动共收到稿件400余篇,19篇稿件入围,最终“刘泽中贷款记:一个农民“贷款难”的典型样本”等3篇报道获得年度深度报道奖,“救市的问题与迷失的监督”等3篇评论获得年度金融评论奖,年度新闻奖(消息类)空缺,财新传媒、华尔街见闻获得年度影响力机构奖。

首届普惠新闻奖组委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介绍,此次普惠新闻奖评选评选标准首先是关注中小企业和民众普惠金融的消息、报道和评论;其次,需要以独特视角深入分析,服务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专业、客观、独立的报道与评论水准,报道和评论的专业性得到实践的验证和支持。

朱春阳表示,从评选过程来看,深度报道依然富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新闻媒体的重武器!消息类稿件偏少,原因或许在于信息的广泛而快速的传播,导致独家信息的难度增加,许多消息也融入到了评论和深度报道当中。最终因所有消息类作品未能获得过半数的赞同票而空缺。这是遗憾,也是挑战!

复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前FT中文网主编、普惠奖评委张力奋表示,希望今年首届普惠新闻奖能够给中国的财经新闻和财经新闻业建立一个比较高的专业标准。作为一个公共品,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整个商业社会的一个普惠。

普惠金融亟需普及 普惠新闻支持计划启动

信息技术大发展,使得金融服务覆盖的人群大大扩展,更多普通人开始享受更便利的、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也开始体验更丰富和透明的金融产品,但民众对普惠金融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提升。

蚂蚁金服商学院院长陈龙表示,中国大概有72%的成人不理解风险分散、通胀、复利这些最简单的基本金融概念。由于大数据的力量,由于我们的触达能力,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懂我们的消费者,我们希望做老百姓的守望者,金融的守望者。代表金融的良心,做金融的守望者,也是报道普惠金融的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希望和更多人一起做“小确信”,一起推广普惠金融。

南京大学郑丽勇教授表示,普惠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导向,通过新闻信息的披露,能够最大程度的消解信息不对称,从而让整个市场更完备、更完善、更高效、更公平、更平等。

为倡导媒体关注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农民,蚂蚁金服商学院宣布未来一年将特别资助10个关注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深度金融报道,一起帮助更多人享受获得平等金融服务的机会。

附:首届普惠新闻奖获奖点评

年度金融评论奖:

财新传媒 凌华薇:救市的问题与迷失的监督

获奖理由: 凌华薇的《救市的问题与迷失的监管》在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拨开种种谣言与芜见的云雾,以专业、持重、冷静而犀利的笔触,层层解析救市的一系列问题,极具建设性地指出:期待迷失的监管找回自己的信念与原则,回归自己的监管职责,让市场回归长期信心。

点评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学部长 李怀亮

经济观察报 文 钊:秉持敬畏之心

获奖理由: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对于经历2015年股市滑铁卢的中国投资者和监管者而言,切肤之痛尤深。股市覆巢之下,舆论喧嚣,甚至不乏阴谋论之联想。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之所以成为喧嚣声音中的高音符,在于它能以宽广的视野,纵深的洞见,理性的判断,穿越浓重的舆论雾霾,一言九鼎,切中病灶,将问题症结剥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稀缺见识的价值。此文对中国股市的局中人给以当头棒喝:在股市逻辑前面,不可任性,当怀敬畏之心。

点评评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张涛甫

光远看经济 马光远:中国股市的最后一滴血

获奖理由:马光远,“中国股市的最后一滴血” 一个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一个有热度与激情的财经评论人,他乐于向公众释疑解惑,?于触碰敏感的财经与公共政策议题,他不骑墙、立场独立,语言独特,甚至冷酷。在评论近期中国股市大跌时,他说:“某些人好大喜功、某些媒体没有节操,某些机构失去廉恥。” 他呼吁“打断狂奔的疯牛的腿,进入慢牛通道。” 他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忠诚的评判者-----马光远。

点评评委:复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前FT中文网主编 张力奋

年度深度报道奖:

新华社 李坤晟:刘泽中贷款记:一个农民“贷款难”的典型样本

获奖理由: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作者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将一个普通农户在向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申请贷款时所面临的困窘描写的淋漓尽致。报道警醒我们,要跨越小微经济主体融资的“麦克米伦缺口”,根本纾解“融资难”、“融资贵”,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点评评委: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胡滨

GQ 曾 鸣:比特币梦幻——货币理想主义的中国泡影

获奖理由:用个体案例见证行业起伏,以人文视角呈现科技金融。《比特币梦幻:货币理想主义的中国泡影》,采访扎实,文字生动,不下结论,只列事实。通过场景展现,让读者对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有了自己的判断。

点评评委: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黄嵩

无界 杨秋波 张婷婷: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30%高息吸引40万人

获奖理由:这是一篇有分量的报道,直接影响40万家庭的生活。作者用不算长的篇幅,清晰简洁地分析叙述了卓达新材百亿融资的背景、性质与风险所在。报道剥丝抽茧,技巧纯熟,惜墨如金。报道引发的社会反响充分彰显了财经新闻的价值与力量。

点评评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郑丽勇

年度新闻(消息类)奖:空缺

年度影响力机构奖:

财新传媒:

获奖理由:2015年,财新传媒在国际国内金融大事件、国内政治经济及民生等的重要事件的报道中表现突出,并在新媒体方面表现突出,对一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的报道,体现了消息+深度报道结合的方式,在新闻报道的探索上屡有创新。

点评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喻国明

华尔街见闻

获奖理由:从一个驻外记者的个人博客发展至今,华尔街见闻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资讯领域不可忽视的海外力量。7x24小时同步直播海外市场动态是他们的勤奋,数据库和交易中心则表现出他们的雄心。创始人吴晓鹏说,他更愿意把自己视作一位产品经理,而最受不了的就是“慢一拍”。尽管仍有对其原创能力的质疑,但毫无疑问,这家新媒体机构在金融资讯市场上的影响力已经走入“华尔街”级别。

点评评委:新榜CEO徐达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