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截止2016年3月底已经达到7.61亿
·60%的微信用户是15-29岁的年轻人
·微信用户的活跃高峰是晚10点
·2015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量为10.1亿次,而到中秋节时达到了22亿次
·80后用户是春节发红包的主力军
(数据来自媒体报道及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
·复旦大学教授谢静:微信给组织和个人带来新空间
与MSN等社交媒体曾被诸多企业组织禁用的命运不同,微信如今被广泛用作组织的媒介,与以往的社交媒体一样,微信把位于不同空间的人们连接起来,其范围远远超出组织的围墙。
当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把“以人为本”的社会交往渗透到组织逻辑之中,从而给组织和个人都带来新的空间。只是,这种可能性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个体不懈地努力。【详细】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王玲宁: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有一对重要概念即“前台”和“后台”,前者是人们表演的地方,后者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不让观众看到的地方。如果以个人的现实生活作为前台,那么有访问权限设置的微信朋友圈就是相对于个人日常生活的后台,日常生活中不太会展现的那一面有时在微信上可以自由展现,平时不会说的话有时在微信上也可以畅所欲言。在这个意义上,微信朋友圈又成为青年真实情感宣泄、情绪展示的隐秘之地。【详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祥敏:微信群是一把双刃剑
微信群在缩减交流成本的同时,也在用标签把人的身份固化。从学术上看,互联网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存在很大争议。有人用“信息茧房”、“信息巴尔干半岛”来形容互联网上的这种“小众传播”,批评它在形成同质群体的同时,也屏蔽了异质群体的相关信息,甚至导致偏见的形成。
微信(群)形成了一种社群文化或亚文化。但这不仅仅是微信的问题,从更大的范围看,技术创新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和人性始终处于动态博弈之中,需要经过不断调试,才能达成更好平衡。现阶段,微信群的利弊同时存在,但我们可以期待它的进化。【详细】
·人民日报: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
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即时化、可听化、可视化交流,本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们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反而离亲密更远、离孤独更近了呢?
面对面的真情沟通,才是医治孤独最好的良药。没有这种沟通,通讯技术再发达便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现“手机多忙碌,心就多孤独”的尴尬。有了这种沟通为基础,先进的技术就会让交流更密切,让心与心贴得更近。【详细】
·北京日报:微信,怎样让我们变得“孤独”
不管你承不承认,手机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家的相处方式。“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已经是常态了,而这正是反映出在如今的微信时代,我们生存出现孤独、精神产生孤独感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社交工具让网友变成了朋友,也让朋友变成了网友。3000多个微信联系人,4000多个手机联系人,常联系的却很少。我们每参加一场活动,添加微信号、扫微信二维码成了标准动作,“我微信在线的时候很热闹,不在线的时候很孤独。”这是朋友的生活中的孤独。【详细】
不知不觉中,“国民应用”微信已经悄悄渗入了每个人的生活。见面交换名片变成了互相添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多年不曾联系,却在朋友圈中默默为对方的生活点赞。被自拍刷屏、帮朋友投票……微信有时候也会成为人际交往烦恼来源。小小的应用消弭了人与人之间天南地北的距离,让联络变得越发快捷便利。但是翻开长长的联系人列表,却又难免有一种孤单袭上心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际传播的形态已经被重新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