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数说微信

·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截止2016年3月底已经达到7.61亿
·60%的微信用户是15-29岁的年轻人
·微信用户的活跃高峰是晚10点
·2015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量为10.1亿次,而到中秋节时达到了22亿次
·80后用户是春节发红包的主力军
(数据来自媒体报道及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

 

■专家观点

·复旦大学教授谢静:微信给组织和个人带来新空间
  与MSN等社交媒体曾被诸多企业组织禁用的命运不同,微信如今被广泛用作组织的媒介,与以往的社交媒体一样,微信把位于不同空间的人们连接起来,其范围远远超出组织的围墙。
  当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把“以人为本”的社会交往渗透到组织逻辑之中,从而给组织和个人都带来新的空间。只是,这种可能性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个体不懈地努力。【详细】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王玲宁: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有一对重要概念即“前台”和“后台”,前者是人们表演的地方,后者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不让观众看到的地方。如果以个人的现实生活作为前台,那么有访问权限设置的微信朋友圈就是相对于个人日常生活的后台,日常生活中不太会展现的那一面有时在微信上可以自由展现,平时不会说的话有时在微信上也可以畅所欲言。在这个意义上,微信朋友圈又成为青年真实情感宣泄、情绪展示的隐秘之地。【详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祥敏:微信群是一把双刃剑
  微信群在缩减交流成本的同时,也在用标签把人的身份固化。从学术上看,互联网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存在很大争议。有人用“信息茧房”、“信息巴尔干半岛”来形容互联网上的这种“小众传播”,批评它在形成同质群体的同时,也屏蔽了异质群体的相关信息,甚至导致偏见的形成。
  微信(群)形成了一种社群文化或亚文化。但这不仅仅是微信的问题,从更大的范围看,技术创新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和人性始终处于动态博弈之中,需要经过不断调试,才能达成更好平衡。现阶段,微信群的利弊同时存在,但我们可以期待它的进化。【详细】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
  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即时化、可听化、可视化交流,本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们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反而离亲密更远、离孤独更近了呢?
  面对面的真情沟通,才是医治孤独最好的良药。没有这种沟通,通讯技术再发达便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现“手机多忙碌,心就多孤独”的尴尬。有了这种沟通为基础,先进的技术就会让交流更密切,让心与心贴得更近。【详细】

·北京日报:微信,怎样让我们变得“孤独”
  不管你承不承认,手机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家的相处方式。“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已经是常态了,而这正是反映出在如今的微信时代,我们生存出现孤独、精神产生孤独感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社交工具让网友变成了朋友,也让朋友变成了网友。3000多个微信联系人,4000多个手机联系人,常联系的却很少。我们每参加一场活动,添加微信号、扫微信二维码成了标准动作,“我微信在线的时候很热闹,不在线的时候很孤独。”这是朋友的生活中的孤独。【详细】

 

■我有话要说

评论首页>>>> 查看所有评论

  

分享到

  不知不觉中,“国民应用”微信已经悄悄渗入了每个人的生活。见面交换名片变成了互相添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多年不曾联系,却在朋友圈中默默为对方的生活点赞。被自拍刷屏、帮朋友投票……微信有时候也会成为人际交往烦恼来源。小小的应用消弭了人与人之间天南地北的距离,让联络变得越发快捷便利。但是翻开长长的联系人列表,却又难免有一种孤单袭上心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际传播的形态已经被重新解构。

微信交流四大法宝一个都不能少

微信时代青年社交方式

·群,让人欢喜让人忧
  微信群突破了时空距离,而且群圈交叉又带来了人们交往的新的可能性,这是网络空间基于“熟人社会”建立的一种互动交流的新形态。但随着加入或是被拉人的群越来越多,很多苦恼也随之产生。【详细】
[微信群依赖症能否克服] [在微信群里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红包,旧民俗焕发新活力
  互联网红包开始形成一种新民俗,就像一些外媒所言,中国的传统红包习俗进入“数字化时代”。“红包热”的背后,形成了以微信为代表的小世界网络。中国的人际网络与技术网络具有同构性,表现为一种小世界网络,诸如以熟人的熟人关系来认识生人,由此构成更复杂的关系网。 【详细】
[互联网+红包新年俗新年味] ["乞讨"红包惹人烦] ["发红包看照片"为何少有人叫好]

·表情图片,无表情不聊天
  网络世界的交流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更加真实,有丰富的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的存在,说谎比起网络世界难多了。在网络聊天时,人们普遍会隐藏自己的欲望,并不想在网络中彻底还原现实的谈话场景。但是,当我们希望借助表情符号来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所发送的表情,有时却替代了现实聊天中的肢体语言,“出卖”我们的心。【详细】
[你会为聊天表情"买单"吗?] ["表情帝"辈出的时代] [网络表情,懂的人自然懂]

·朋友圈,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当前,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每一个用户的“朋友圈”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按照“六度人脉”理论,你的“朋友圈”或许装着整个世界,人人都可能是你的“朋友”。“朋友圈”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网络并不完全是虚拟空间,微信“朋友圈”也是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呈现。【详细】
[揭秘朋友圈"屏蔽"那点事儿] [朋友圈天天在过"愚人节"] [谁动了你的"朋友圈"]

互联网时代改变人际传播

微信人际传播模式研究

·网络人际传播呈现新形态
  人际传播的范畴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的人际传播,能进行面对面谈话,拥有书信等人际交流的工具,通过电子介质进行的网络人际传播具备着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传播受众的扩展性、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传播渠道的平台化以及传播效果的增值性。随着人际传播一步步的发展,网络环境形成了对传统民间人际传播巨大的挤压,越来越多的人们采取社交平台的交流方式,使得人际传播呈现着新的形态和特点,更加丰富着人际传播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的内涵。【详细】

·微信红包的人际传播影响
  微信红包作为社交媒体功能首先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较为基本的社交需求,而其多元化特征也可以进一步使传受双方感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在双方不断从社交中达到实现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当本不相识的用户通过微信红包维系从而建立联系时,可以说微信红包拓宽了人际关系。
  但是微信红包在使用中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的恶化作用。如果将红包作为人际传播中的主要手段且忽略了深层互动时,微信红包便使得传播向浅层靠拢,长久必然会疏远人际关系。而由于微信红包的泛娱乐化倾向,如今人们乐于向好友通过各种手段索要红包。当这种行为逐渐增多在交际中经常出现时,会给对方留下“精明”“贪财”等负面印象,最终造成对人格认知的偏差,很可能使得对方不再愿意交流,从而拒绝和排斥关系的延续和深入。【详细】

·移动互联时代的"点赞之交"
  在网络语境下,“赞”被赋予更复杂的含义,是受众对某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带有讽刺意味。与传统网络人际传播方式相比,将态度表达符号化更加简单便利,这就出现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终端和网络的新型人际传播现象——“点赞之交”。
  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点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点赞”将意义的传达符号化,虽然使交往更加有效率,但同时减弱了现实交往,造成部分强关系的弱化;此外,态度表达的过分简化,不论欣赏还是讽刺,内容可信与否全部“一赞了之”,这种积极参与但缺乏思考的意见表达则会导致受众批判性降低,从而可能走向非理性的网络民粹主义。【详细】

·逐渐滋生的“微信依赖症”
  在互联网逻辑的牵引下,媒介的社交化倾向日趋明晰。连接现实交际与虚拟交往的微信,在架构圈子文化的同时,很容易产生过度依赖微信的现象,长此以往,将会破坏人的主体性意义,麻痹人的精神,产生价值虚无感。正确利用微信、合理使用微信,是新媒体素养需要长期、持续关注的一个话题,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