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工匠精神”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实际上,“培育工匠精神”已经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国家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唤。
培育“工匠精神”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要让蓝图变现实,让梦想成真,需要一砖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时每刻的努力。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应该做一名专注的工匠。
不管你是新闻战线上的记者编辑,还是影视出版行业的导演制片人,传媒界同样在呼唤着“工匠精神”。而近年来那些博得赞誉的作品,也无不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辉……
·全媒体时代呼唤“新闻工匠”
有人说,优秀APP的迭代周期为22天,我们在追新求变中,原本被纸媒分割出的阅读时空,迅速被苹果手机APP头上爬满的小红点吞没。因为害怕自己被代谢迭代,各路纸媒匆匆上马各种APP、微信公众号。一时间,媒体江湖中,全媒体、融媒体“鲜花如锦”。
从“笔耕火种”到“机器生产”,再到现在的“多屏互动”,新闻生产的“游戏”规则始终没变,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如切如琢。只有这样,才能把手中的一件新闻打磨得立体。【详细】
·做新闻首先是门手艺
做新闻、搞媒体,首先是门手艺。媒体融合的大潮下,“手艺化”趋势更加明显。手艺人的祖训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手艺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靠谱、活太粗。手艺不精,不愿做匠,自己都没有“规矩”、找不着北,却时不时唱“引导”、“理想”之类的调调,谁信?媒体融合格局大变,经济下行换挡减速,都预示着媒体裁员潮越来越近。不靠谱、活太粗,却动辄“指点江山”的那谁谁,谁要?【详细】
·文艺也需“工匠精神”
每年,海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出版,电视台播出上万集电视剧,院线上映数百部电影,但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蔓延,真正的经典作品依旧缺乏。而类似IP小说、网络剧、真人秀等文艺形式,虽然带来可观的点击率、收视率,也支撑起相关产业链和巨大利润,但许多内容却“游离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所以,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是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单纯的逐利心理,保持宁缺毋滥的“工匠精神”,完成文化艺术的凤凰涅槃。【详细】
·《琅琊榜》贵在工匠精神
文化领域也要有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这句话让人感慨良多。一方面,我们迎来了空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品丰富多样,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让人心塞、吐血,防不胜防。
文化产品不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更有公共属性,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担当。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踏实严谨、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不投机取巧,不急于求成——在文化艺术领域,这种精神弥足珍贵,也不可或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