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编者按

  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工匠精神”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实际上,“培育工匠精神”已经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国家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唤。
  培育“工匠精神”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要让蓝图变现实,让梦想成真,需要一砖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时每刻的努力。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应该做一名专注的工匠。
  不管你是新闻战线上的记者编辑,还是影视出版行业的导演制片人,传媒界同样在呼唤着“工匠精神”。而近年来那些博得赞誉的作品,也无不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辉……

 

■媒体评论

·全媒体时代呼唤“新闻工匠”
  有人说,优秀APP的迭代周期为22天,我们在追新求变中,原本被纸媒分割出的阅读时空,迅速被苹果手机APP头上爬满的小红点吞没。因为害怕自己被代谢迭代,各路纸媒匆匆上马各种APP、微信公众号。一时间,媒体江湖中,全媒体、融媒体“鲜花如锦”。
  从“笔耕火种”到“机器生产”,再到现在的“多屏互动”,新闻生产的“游戏”规则始终没变,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如切如琢。只有这样,才能把手中的一件新闻打磨得立体。【详细】

·做新闻首先是门手艺
  做新闻、搞媒体,首先是门手艺。媒体融合的大潮下,“手艺化”趋势更加明显。手艺人的祖训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手艺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靠谱、活太粗。手艺不精,不愿做匠,自己都没有“规矩”、找不着北,却时不时唱“引导”、“理想”之类的调调,谁信?媒体融合格局大变,经济下行换挡减速,都预示着媒体裁员潮越来越近。不靠谱、活太粗,却动辄“指点江山”的那谁谁,谁要?【详细】

·文艺也需“工匠精神”
  每年,海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出版,电视台播出上万集电视剧,院线上映数百部电影,但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蔓延,真正的经典作品依旧缺乏。而类似IP小说、网络剧、真人秀等文艺形式,虽然带来可观的点击率、收视率,也支撑起相关产业链和巨大利润,但许多内容却“游离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所以,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是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去掉浮躁、去掉单纯的逐利心理,保持宁缺毋滥的“工匠精神”,完成文化艺术的凤凰涅槃。【详细】

·《琅琊榜》贵在工匠精神
  文化领域也要有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这句话让人感慨良多。一方面,我们迎来了空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品丰富多样,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让人心塞、吐血,防不胜防。
  文化产品不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更有公共属性,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担当。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踏实严谨、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不投机取巧,不急于求成——在文化艺术领域,这种精神弥足珍贵,也不可或缺。 【详细】

 

我有话要说

评论首页>>>> 查看所有评论

  

日积月累、精雕细琢,迎来众人点赞

大众视角透视"工匠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投资150万、由7人团队拍摄的纪录片如此火爆?贴近大众的平民影像表达、精致的“慢生活”态度以及极致的“工匠精神”内核,这些个性十足的纪录片元素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营造得趣味盎然,其走红网络也就不足为奇了。【详细】

[高冷纪录片要接地气] [耐得住寂寞才能出精品]

"舌尖"是怎么拍出来的

■《舌尖上的中国》
  几年前,纪录片"舌尖"也曾火爆媒体与网络,并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总编导陈晓卿曾透露,为了力求画面的生动,一个简单的镜头不惜动用三台摄像机来拍摄。为追求影像的品质,还首次使用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详细】

[摄制组大海捞针找美食] ["舌尖"有节奏有故事]

还有多少英雄可以归来

■《大圣归来》
  2015年夏天,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引爆院线,导演田晓鹏说,要找回中国动画的自信,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有自我文化认同的底气。正是这份“初心”,让整个制作团队“八年磨一剑”,坚持要做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英雄”,做一个“全年龄向”的大电影。【详细】

["自来水"助票房逆袭] [从无到有八年"取经路"]

属于处女座的剧是如何炼成的

■《琅琊榜》
  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琅琊榜》,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挡也挡不住,除了颜值爆表的主演、紧凑精彩的剧情,剧中考究的服饰、传统礼仪也引来热议,因细节完美获赞“属于处女座的剧”……仿佛在一夜之间,观众因为雷剧对国产剧丧失的信心被重拾了。【详细】

["良心剧"成网络爆款] [侯鸿亮把作品做成品牌]

《新华字典》怎样让差错率为零

■《新华字典》
  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获得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红色的封面,蓝色的字头,编辑《新华字典》有何不为人所知的匠心?一本《新华字典》的出版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要当好辞书编辑,不仅要有工匠精神,还要有专业知识,两者缺一不可。【详细】

[11次修订体现时代变迁] [为何是它破了吉尼斯]

《大国工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报道
  央视新闻频道把镜头对准八个领域最普通的工匠艺人,生动具象地讲述了他们平凡的人生故事,浓墨重彩地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以鲜明的主题弘扬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以鲜亮的范例礼赞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精神。【详细】

[用心讲好劳动者的故事] [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

相隔63年的两位新闻人

■冯雪松15年“寻找方大曾”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用15年的青春,对一位25岁便“消失不见”的人,进行着一场“没有结局的寻找”。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会用15年去追寻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年轻记者?他说,小方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寻找小方,其实也是寻找我们自己。【详细】

[没家国情怀成不了大记者] [新闻人的职业精神]

跟风炒作、粗制滥造,难逃惨淡下场

"三低"让网络垃圾横飞

■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产品
  低质生产,粗制滥造降成本、求速成;低端模仿,“复制”“粘贴”抓用户、追流量;低俗出位,博眼球、抢头条。都说新媒体海纳百川、百花齐发,而如今,粗制滥造似乎正成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代名词:许多文章似曾相识、大同小异,只换了个“马甲”又在不同账号被推送;有的文章标题看似抢眼,读了之后却味同嚼蜡……【详细】

电视节目同质化之痛

■严重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
  在电视荧屏上,每当一种节目火爆的时候,总有一批跟风兴起的模仿者。这种行为迅速消耗着节目的收视卖点,对短期收视率形成了强刺激,其结果是令观众在短期内产生审美疲劳,然后心生厌倦。于是,电视人用较短时间就把这类节目“做死”了,然后转而去做另外一类节目。这种做法,损失的是观众对于电视媒体的信任感、满意度甚至是基本的尊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