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让典型宣传"三贴近" 让"福建精神"活起来--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走转改"让典型宣传"三贴近" 让"福建精神"活起来

高建进

2012年11月07日07:40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免费接济困难群体的石狮市永恒阳光馒头店、为救落水女而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托举哥”……近来,福建新闻媒体深入“走转改”,发现并宣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身边榜样”。新闻媒体主动深入地报道,使这些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走进千万百姓心间,有效地引领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受到广大受众的热议和欢迎。

  “典型宣传难搞,典型报道难写。”许多媒体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而福建新闻媒体改进典型宣传的探索,根植于“走转改”,体现了“三贴近”。他们在实践中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即:“走转改”要怎么走?典型要怎样发现挖掘?舆论要如何引导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走”出新路

  早在去年8月,福建省新闻战线就组织了100多名媒体记者兵分三路,奔赴全省各地基层采访宣讲,在全国新闻战线中率先开展“走转改”实践。面对大千世界,“走转改”到底要怎么走?福建新闻媒体的做法是深入实施“四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基层”活动,探索把集中式“走转改”和蹲点式“走转改”结合起来,推动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感知最火热的实践,总结最新鲜的经验,思考最紧迫的课题,反映最热切的呼声。

  去年年底,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带领中央驻闽和省属主要媒体,赴龙岩老区采访宣讲,发现并报道了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做法,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前,福建新闻媒体共建立840多个联系点,组织了3.5万多人次编辑记者走进基层。

  挖掘“身边榜样”

  “我们最怕的,就是别人看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曾经犯过错。可是,詹妈妈让我们相信,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就像其他孩子一样。”这是福建媒体在采访詹红荔的事迹时,失足少年的一番肺腑之言。它形象地诠释了法官妈妈詹红荔对他们的关爱。如何发现和挖掘典型,福建新闻媒体的做法是在“走转改”中发扬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挖掘“身边榜样”,让典型人物贴近群众、可亲可学。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省广电集团等媒体广泛发动读者推荐、评议他们心目中认可的先进人物,寻找平民英雄,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传递坚持奉献、积极向善的价值理念。

  真实产生力量。福建新闻媒体开展体验式采访写作,用典型人物的真情实感打动受众心灵。各媒体派出采编人员深入先进人物的工作环境,体验他们的工作,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充满感情的笔触,采写刊播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先进人物。在福建省仙游县,记者与先后资助9000多名贫困学生的助学老人曾德梅一道走访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在南平延平区,与帮助失足少年重塑人性、回归社会的法官妈妈詹红荔一起探望住院的新生少年家属,为他们排忧解难……

  让“福建精神”活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福建新闻战线深化“走转改”活动,把“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作为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品牌、新亮点,策划推出“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评选等活动,将福建精神立体化、具象化、人格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榜样,在全省干部群众中掀起了热议福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今年以来,福建媒体陆续推出30个群体和个人先进典型,通过报道他们鲜活的事例和真善美的言行,让群众感受到强大的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接了“地气”,引发了受众深入讨论,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热情、助人的真情、拼搏的意志。

  配合先进典型报道,福建各媒体开展相关的征文、短信、对联大赛等十余项活动,搭建参与平台,带动群众踊跃参与到弘扬社会新风尚的各项活动中,让宣传先进典型的过程成为社会大众净化心灵、自我教育的过程。截至目前,共有1157万人次参与群众投票,发送原创短信2万多条,对联4000多副。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