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范式--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5期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范式

蒋  琳?

2013年05月16日13:4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促使高校危机事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已经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的以受众“参与”和高校“对话”为主体的范式转型正在逐步形成,并开始重新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高校危机观。

关键词:全媒体;危机事件;传播范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期,较之信息化以前的高校生存与发展,高校新媒体如手机、网络在学生生活和教师工作中的普及,改变了其内外部媒介生态环境。全媒体,这个在新闻界频繁出现的词汇,逐渐地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它的出现,促使高校危机事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的以受众“参与”和高校“对话”为主体的范式转型正在逐步形成,并开始重新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高校危机观。

一、参与——对话范式的理论依据

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一个理论体系,在他看来范式是一群学者认为值得研究的一组概念和变量以及对其如何运作的专门看法[1]。1977年库恩对范式进行了再思考,认为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2]。

在今天,范式这一概念早已超出了库恩赋予给它的原义,它被广泛的用来表征或描述一种理论模型、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框架和一种理解现实的体系。高校危机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传播,对它的传播态度、传播认知都来自于价值观的影响。格鲁尼格坦言:哲学乃是公共关系领域的愿景和目的。基于此,高校危机传播要解决的是“下”与“上”的问题,如此,才能把握高校危机传播的核心价值。高校危机传播中“参与——对话”范式的提出源自危机传播管理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进而指导危机管理的实践,衍生出指向实践的方法论。

(一)受众参与理论与高校危机传播的参与范式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伦在他的著作《对报刊的参与权利》文中提出了受众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众参与媒介的观念迅速扩散,渐成体系不仅要求大众传媒媒体应当致力于在一般民众中发展多元的文化,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而且认为,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对于公民来说,传统媒体时期“媒体中心论”中的受众缺乏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而今,技术支持下的媒介融合,让新媒体拥有了广泛的用户群和信息量,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低成本、高互动、高开放、零等级的传播特点更加方便受众使用,让民众找到了理想的“公共领域”,提高了参与意识。此时的危机传播,已经不可能完全被媒介掌控,更不可能被仅有校园媒体的高校所控制。全媒体时代受众中心论的崛起,让校内外民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成为社会生活的评论者、参与者甚至是管理者、决策者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参与”把更多的人和更多事拉进了媒介生活,让校园危机无处可逃。尊重师生的知情权、重视民众的参与度是高校把握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与高校危机传播的对话范式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是现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根本前提[3]。最早提出“二分法”问题的是休谟。他认为,“是”的命题无法直接推导“应当”的命题。“是”指向事实知识,“应当”则指向价值知识,“是”不必然指向“应当”。随后,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建立了价值哲学。经由康德及其后来者的补充和深化,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发展为“成熟”的认识论命题,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过程、状态和属性的总和;而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情感、态度、道德和信念的总和。

其实,仔细分析二分法就会发现,事实与价值并不是真的“对立”,两者之间维系的纽带根源于统一的方式。马克思的“实践论”有效解决了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断裂和缠结问题,这意味着弥合二者鸿沟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恰恰是“人”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高校危机传播管理至关重要。因为,高校危机传播管理就是在学校教学常态秩序遭到破坏和颠覆的情况下,通过事实层面的应急补救,降低损失,化解矛盾,通过价值层面的理性处理,彰显关爱、再造信念,重建利益互惠机制和和谐机制。这时,对话就成为了危机传播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学者胡百精看来,“事实对话与价值对话既是为危机传播管理的思维基础,也是其展开方式,二者统一于对话实践”[3]。全媒体背景下,高校的危机难以掩藏,与其遮遮盖盖不如坦然面对,利用“对话”实现危机公关,恢复人的主体地位,掌握危机事件的主动权,构建开放性的话语结构,避免危机走向极端,出现更大的校园恐慌。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